会计确认基础的优劣及发展

2014-04-29 17:49谢予
时代金融 2014年18期
关键词:权责发生制发展趋势

【摘要】会计确认基础是企业或者政府机关完成会计循环的重要环节,传统意义上可供选择的会计基础有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在过去的会计工作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权责发生制会计模式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本文将对两种会计确认基础进行探讨比较,着重分析现行的权责发生制的缺陷及发展趋势,并分析现金流量制这一新的确认基础。

【关键词】权责发生制 现金流量制 发展趋势

一、两种会计确认基础的比较

在会计实务中,逐渐发展出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会计确认基础。

权责发生制是指以权力和责任的发生作为标准,决定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凡是在本期内已经收到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一切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收到或付出,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而收付实现制与现金收支行为相联系,以款项的支付为计算的标准确定本期的收益和费用,不用考虑业务是否在本期发生,期末不需要对收益和费用进行调整。

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主要有:

一是两者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对会计事项是否进行跨期处理。采用权责发生制时,只有当交易活动发生,才能以发生的确切时间确认该笔业务的会计分期。于此不同,收付实现制只关注实际发生的现金往来,将每一分期的收入支出确认为收益或费用。

二是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处理的都是已经实现的财务数据。权责发生制更为侧重数据的起源,并与历史成本相结合,因此能够有效地反映企业的历史信息。而收付实现制侧重计算每期的经营损益的绝对量,在反映经营成果时具有内生性的不足。

三是两者对于稳健原则的理解不同。收付实现制只将真正流入的资金作为收入,能够保证会计主体不会因为盈利虚高而过度缴费,但是这一确认基础容易掩盖未来的现金流出,同时不能有效地追踪资金的产生源头,导致信息使用者的认知偏差。而权责发生制将已经发生但并未实现的收入作为当期的盈利,将过高表现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但是,该确认基础能够预见未来的现金流出。

二、对现行会计确认基础——权责发生制的分析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权责发生制会计确认基础的局限性正在凸显。

权责发生制是面向过去的会计确认基础,采用历史成本原则。因此,其局限性主要有两个:一是当历史成本不能反映生产实际时,权责发生制将无法估计经营状况;二是不能反映未来的现金流和业务。

此外,权责发生制还与诸多原则相矛盾:与配比原则相矛盾,收入和费用的确认与现金流动常常发生背离,不利于反映现金流量的信息;与稳健性原则相矛盾,权责发生制有虚增利润的可能,导致账面利润与支付能力不一致,出现利润超常分配的现象;与相关性原则相矛盾,在一些市场行为中,参与主体的权力义务在正式交易前就确立,但因为没有活动记录,就不能进行会计确认。

权责发生制存在着缺陷,但其效果仍旧十分突出,在一个较长的阶段内依然会在会计确认中占据主导地位。权责发生制的优势体现在提供历史信息上,在这方面,其他会计确认基础难以发挥明显的作用,当会计工作仍以处理历史信息为主和历史成本未被替代的情况下,其地位在短时期内是无法撼动的。

三、会计确认基础的发展趋势——现金流量制

现金流量制从盘存制思想出发,彻底摆脱了交易观的限制。相比权责发生制而言,现金流量制的优势非常明显:一是现金流量制不仅可以提供历史现金流量信息,还可以提供未来现金流量信息;二是企业采用现金流量制监测商业活动,不仅能够计算经营过程中的资产变化,还能够获取所持资产的变动情况,获得全面的财务状况;三是以现行市价作为会计计量基础,考虑物价变动因素,更为科学可靠;四是真实反映了企业的损益,避免了利润虚高以及提前缴税的情况发生;五是现金流量制不受会计分期的约束,满足了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六是摆脱了交易与事项的限制,能计算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

尽管现金流量制的优势突出,但由于经济活动中的各方利益,企业的经济契约需要事后履行、监督,为了在总体上降低企业的契约成本,现金流量制还无法在短期内取代权责发生制,成为会计确认的主要基础。

但是,现金流量制和权责发生制并不是完全的取代关系,权责发生制和现金流量制可以出现融合,所以未来最常用的会计确认基础应该是现金流量制和权责发生制的共同使用。当无形资产成为重要的资产形式时,更能反映企业真实经济价值的现金流量制将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

参考文献

[1]张丹青.对现行财务会计确认基础的思考[J].新财经,2011(12):137-138.

[2]申仁柏.论权责发生制会计确认基础的发展趋势[J].经济师,2008(10):153-154.

作者简介:谢予(1992-),男,广西南宁人,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社会保障。

猜你喜欢
权责发生制发展趋势
权责发生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应用分析
分析我国品牌营销的管理及发展问题
我国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问题浅探
试编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难点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