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晓阳
【摘要】2008年的金融危机,把公允价值计量推到了风口浪尖,支持者认为公允价值会计增强了财务信息的透明度,而反对者则认为其夸大了损失。在金融危机过去没多久,我国颁布第39号企业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其意义何在?本文就公允价值计量在财务会计的运用中存在的争议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意见,同时于文章结尾对该新型计量属性的去从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 相关性 混合计量
一、前言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规范企业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财政部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以下简称CAS39),并于2014年1月26日发布。新准则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在境外上市的企业提前执行,该准则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同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又向前迈进了一个步伐。
二、CAS39颁布的意义及公允价值的特征
首先,从准则中我们不难发现,公允价值的定义“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与FAS157中对公允价值的解释完全相同,另外准则中的大部分内容均借鉴了相关的国际会计准则,这说明我国会计国际趋同的决心和信心。其次,证明了我国对市场经济发展程度充满自信。我国市场经济的地位得不到世界经济大国承认的原因之一,就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采用的是历史成本这一单一的计量属性,而作为最能反映市场经济发展状况的公允价值没能得到重视。如今,CAS39的发布是在向世界宣布,中国已经具备了相当成熟的市场经济。
对于公允价值的特征,我们主要通过与其他计量属性的对比来说明。第一,公允价值是以市场为基础计量的,而其他属性则强调以特定的主体进行计量。第二,其他计量属性下交易的计量是实实在在发生了的,而公允价值计量下的交易通常指想像中的某一天可以假定的价格进行交易,即是假想的交易,这时的计量日不同于交易日。第三,其他属性下的数据都是有实际数据为依据的,而公允价值下需要依靠相关的估值技术对价格进行估计。
三、公允价值运用中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可靠性与相关性的难以调和
可靠性要求对于经济业务的记录和报告,必须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而且我国基本会计准则也要求财务会计报告要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也就是说尽量要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但是相关性则体现的是会计信息应该与投资决策相关,与投资者决策最密切相关的计量属性应该就是最能够反映市场经济变化情况的公允价值了。虽说公允价值增加了信息的透明度,但同时也大大增加了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从而降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可见,可靠性与相关性是很难同时满足的,通常呈现此消彼才能长的情形,所以将可靠性置于相关性前,或者相反,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的成熟度。
(二)信息披露成本和监管成本较高
公允价值的计量条件之一就是出售资产或者转移负债的有序交易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或者最有利市场进行。但是我国市场的发展程度往往是不平衡的,这就造成公允价值的获得具有相当的难度,而且目前我国独立的可信赖的评估机构较少,如果强制要求公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或者披露公允价值信息,势必大大增加信息披露成本,更甚者可能会进行财务造假,使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大打折扣。另外,我国大部分资产负债采用的仍是历史成本计量,所以如果没有对计量模式统一的话,也必然增加监管部门的监管成本,同时也导致不同地区同行业之间或者同行业不同时期之间的可比性降低。
(三)投资者的低理性阻碍公允价值计量的实施
会计信息的一个重要用途就是能够为外部投资者做决策时提供依据。投资者为了尽快收回成本并获得利益,公允价值计量下企业利润的波动,往往会使投资者倾向于购买短期公允价值上升的股票,不断地进行股票的买进与卖出,表现出过度的投机行为。这时,企业为了保持财务报告的相对稳健,也不太倾向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四、公允价值的有效运用
(一)加强对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理论研究
只有具备了完善的理论基础,才能为企业提供更为有效的计量标准。我们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同时结合我国实情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准则框架。
(二)加快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只有资本市场成熟了,投资者的理性程度切实得到了提高,才能推动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
(三)规范资产评估流程,努力提高财会人员的整体素质,特别是估价与判断水平
(四)大力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素质和独立性,提高他们对公允价值估计的审计能力
五、对公允价值的展望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历史成本作为唯一的计量属性,有其必然性。历史成本能够如实的反映一家企业已发生的经济活动,并真实客观地反映出该企业的经营业绩如何,为有关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可靠的依据。但是,市场经济是动态经济,会计信息不能无视市场的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使用者渴望获得预测信息,而非历史信息,另外价值波动较大的衍生金融工具的问世,使投资者希望得到能够连续反映价值变化的信息,对于这些历史成本显然无能为力,于是公允价值应运而生。但是公允价值也有其局限性。公允价值毕竟是一个依靠估值技术的估计价格,缺乏可靠性,特别是在金融危机条件下,缺乏活跃市场和有序交易,由此导致公允价值更加不可靠,使投资者丧失投资信心,最终导致市场的混乱。
认识到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的优缺点之后,我们有理由相信,两种计量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而且不可替代。就我国目前现状来说,采用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混合计量的模式,是一个正确的选择,而且这种混合计量的模式在今后必将得到长期持续运用。
参考文献
[1]王乐锦.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意义与特征.会计研究,2006.5.
[2]葛家澍.关于在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的探讨.会计研究,2007.11.
[3]葛家澍.关于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面向财务会计的本质特征.会计研究,2009.5.
[4]葛家澍,窦家春,陈朝琳.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双重计量.会计研究,2010.2.
[5]张奇峰,张鸣,戴佳君.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的财务影响与决定因素:以北辰实业为例.会计研究,2011.8.
[6]徐杨伟.公允价值计量对报表的影响.财务审计,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