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日红
摘要: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人们对语文的理解不同,决定了语文学科不一样的学科功能和定位。语文曾经主要用于教化,后来被人们认为是一种语言工具。现在,人们认识到,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是美好的,语文学习也是美妙的。语文永远是最基础、最博大、最富文化内涵和最具人文色彩的学科。优美的文章能激发学生对人类智慧、想象精神的领悟,并给学生以丰富美感享受的同时开发他们的想象力。
关键词:建构;倾听;关注;体味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7-0114
语文教学可以说是人类最古老的教学活动之一。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教学之余,笔者对自己所从事的语文教学活动有过一些思考。
一、功能定位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为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语文教学应突出营造和培养“心灵栖息的家园”和“看世界的眼睛”。毕竟语文的工具性意味着语文课程具有承载社会机构或个人有关思想、政治、道德以及审美价值的功能;人文性则强调语文学习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
诚然,如果语文教学没有诗意,就不能构建精神家园,而只把博大精深的语文教学简化成非此即彼的科学工具论,这是语文教学的悲哀,也是无视生命,对人生的一种摧残。语文教学应给予学生超越于功利之上的人文关怀,让学生感到作为人的尊严和喜悦,正基于此,教材收录文学作品的比重达60%,因为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宝藏,是文明人类在几千年发展历程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人文精神的荟萃,是人类的良心,毫无疑问是滋养、熏陶、锻造、培育现代国民的精神、灵魂和人格的最宝贵的资源。
有了“心灵栖息的家园”,就有了梦,就有了自己的天堂,有了作为人的尊严和喜悦。可除此之外,人还必须实实在在地生活在尘世,只有把丰富的精神内核外化为生活的智慧方是完整的人。感受生活、关心生活、创造生活同样是语文生命的细胞。可以设想,关在阁子里奄奄一息的语文能给学生什么?毕竟生命里最具想象与浪漫的岁月,不能只存活于精神的王国里,不能一回到与书本完全不同的真实世界就跌落曾经所有的梦想。奔向学生心灵、也奔向生活才是语文教学的真谛。所以,培养看世界的眼睛、理性地生活是语文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教学方法
1. 诗意建构,倾听心灵
诗意建构离不开倾听来自心灵深处的声音,即让学生学会对文本的解读与表达,通过文本来实现人文精神的体悟与捍卫。只要教师教法得当、活动有效、注意倾听来自学生心灵深处的声音,那么每一堂课都是师生人生中美好的回忆,都是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语文课堂上最令人心动的场景就是:学生抑扬顿挫的朗读、明亮闪动的眼神以及由文本生发出来的富有个性的阐述。这是学生对文本的个性解读,是他们用自己的经验世界和理解方式对文本的阐释,这是天然的由“内”而“外”的精神表达,是任何枯燥的讲解所达不到的。毕竟诗意的建构来自学生切身的体验和感受。
例如《孟子》,孟子的游说诸侯、宣扬“仁政”、四处碰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使人看到了他心系百姓疾苦、执着追求理想的形象,虽然他的理想在“群雄逐鹿”的战国是多么的不合时宜,但人们的内心却不能不震撼,正是有他为人们勾勒的这么一幅理想的社会蓝图,人们才没有迷失自己并一代又一代地为之努力。作为炎黄子孙,为有这样的先驱而倍感骄傲和自豪。又如:当我们走到严子陵垂钓的富春江畔、走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走到李白梦游的天姥山,走到杜甫的草堂……一直走到徐志摩的康桥、戴望舒的雨巷、朱自清的荷塘时,发现这片家园是这么的充实而富足,它们已深深地烙在了我们心灵的深处,已与我们的世界割舍不开了,这片家园是他们的,也是我们的了。当我们吟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时候;当我们体味“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时候;当我们念着“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时候;当我们想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的心头暖烘烘的,为能与这些情感丰富的人交流而幸福。我们落泪了!谁说我们的人生是单薄的,谁说我们苟且地活着?我们的生命正传承着一种精神、一种文化,我们是富有的人、是幸福的人,我们为活在这个世界而庆幸!
2. 关注生活,体味人生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法的改革要以“大语文教育观”为指导,打破把语文教学和语文课堂教学等同起来的观念,构建一个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语文课外活动和良好的语文环境为两翼的新的语文教学体系。这个新的体系要求教师在着力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强化语文活动、优化语文环境、沟通语文课堂教学同课外活动的联系、沟通语文教学同其他学科和各项教育活动的联系、沟通语文教学同生活的联系,从而变封闭的语文教学为开放的语文教学。毕竟语文学习最终的成功是回归生活,是使人能诗意、理性地生活。
首先,跳出学科的界限学习语文。学生可借助报纸、杂志、电视等文化载体学习语文。从《焦点访谈》学关注社会,担社会责任;从《南方周末》学政治敏感;从《读者》学人文关怀;从《电视散文》品文化底蕴;从科普著作学科学幻想;从新闻调查类电视节目学冷静深入地剖析。当然,学生也可跳出时空环境,借助信息网络学语文。通过信息网络平台发表评论、见解,交流经验,夯实基础,增长见识,丰富感情,不断提高语文水平。
其次,生活即语文。语文的学习既不限于语文课堂,也不限于一般意义上的课外阅读和课外练笔。美国教育家科勒斯涅克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也就是说,生活的范围有多大,语文学习的范围就有多大。关注生活、体味人生是语文的开始,也是语文的归宿。“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我们所抛弃的,也是与语文精神格格不入的。一个只活在自己精神世界里的人,他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他缺乏最起码的社会责任感。当我们在真正学语文时,我们就会知道“希望工程”、“活在城市边缘的人”,就会了解“非典”“禽流感”,就会知道“靖国神社”、“台独”、“恐怖分子”,就会关注百花金鸡奖、诺贝尔奖,就会听说牛玉孺、任长霞的名字……
比如,有人抱怨作文难教、作文难写,这种现状的产生关键在于其脱离生活。狭隘的作文教学受教材内容和授课时间以及所谓写作方法的制约,客观上形成学生怕作文的现象,即使有“乐作”者,也是乐于编写故事而已,将那些所谓的好词佳句进行机械地组合,拼凑成一篇看似内容丰富的“佳作”,至于文中的真实情感则根本无从谈起,学生很少能写自己生活中的真事,抒发真情。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一句话,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洞悉、用耳朵倾听、用皮肤触摸、用心灵感悟,引导他们学会“生命体验”,引导他们用自已的手写出自已生活中的精彩,真正实现“以我手写我心”。比如:“爱心是什么?”它其实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它可能就是你儿时淘气,父母给你的一顿棍棒;它可能是你去考试时,母亲在家的深深祝福;它可能是你上大学时,母亲脸上的一串泪珠;它可能是你成家后,母亲背井离乡,来到异地,带她的儿子的儿子;它也可能是你工作深夜归家,蒸在锅里的一碗桂圆蛋……作文真的不难,它需要让我们的学生在自己的心灵王国徜徉,让我们的学生在自己的路上散步。
人是需要有精神的,而语文正好能给予这种精神,它给我们的人生打下对真善美追求的精神底子。钱理群教授说得好:“人在年轻时代有这样的精神垫了‘底,以后无论遇到了什么艰难曲折,经历了怎样的人生的、精神的危机,都能从容应对,坚守住基本的精神路线,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势,不至于在精神上被压垮。”笔者认为这就是语文教学的终极意义,也是语文的真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