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蹴鞠舞”源流考证与形态辨析

2014-04-29 06:08王钦
北方音乐 2014年2期
关键词:百戏

王钦

【摘要】汉代,蹴鞠逐渐成为百戏中的一类,被称为“蹴鞠舞”。寻根溯源,蹴鞠舞流传至汉代时淡化了竞技性与训练性意味,而多具有娱乐性质,即游艺性和观赏性。依据汉画像石之所表,汉代蹴鞠舞之“蹴”可以分为踏鞠、踢鞠、顶鞠、抛鞠、悬鞠5类,蹴鞠舞的形态也呈现在这5类上。

【关键词】蹴鞠舞;舞蹈形态;汉画像;百戏

一.“蹴鞠舞”探源

蹴鞠或作“踏鞠”、“蹋鞠”。汉·许慎《说文》:“蹴,蹋也,以足逆蹋之日蹴”,“鞠,蹋鞠也。从革,匊声”。

西汉刘向著《别录》,载“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或日起战国之时”。言源于黄帝时期,见长沙马王堆三号西汉墓出土的帛书《十大经-正乱》:“黄帝身禺(遇)之(蚩)尤,因而禽(擒)之。剥其口革以为干候,使人射之,多中者赏。断其发而建之天口,日之(蚩)尤之旌,充其胃(谓)以为鞠。使人执之,多中者赏”文献中记载黄帝时期就已经做“鞠”戏,用以训练士兵。“战国策·齐策一》:“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同鸡走犬,六博跆鞠者。”“说文》:“腧”同“踏”。文献表明战国时期,齐地富有而殷实,人们没有不喜爱蹋鞠的,“蹌鞠”即“蹴鞠”,可见当时的蹴鞠活动形式已经初具规模。

至汉代,蹴鞠技艺继续发展,逐渐成为百戏中的一类,称之为“蹴鞠之戏”、“蹴鞠舞”。人们使其除了具有对抗特质的竞技训练特性以外,更多地具有娱乐性质,即游艺性和观赏性。 《盐铁论·国疾》记载平民人家“里有俗,党有场,康庄驰逐,穷巷蹋鞠”,《盐铁论·刺权》:有记“贵人之家,蹴鞠斗鸡”。表明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贵族之家对于这类娱乐性的活动都是积极参与的,使得“蹴鞠”活动成为一种大众性的游艺形式。其观赏性表现在汉代善“蹴鞠”者被作为专门人才对待,豢养在贵族之家,供其戏赏。《汉书·东方朔传》记载:“董君贵宠,天下莫不闻,郡国走马、蹴鞠、剑客辐凑董氏。常从游戏北宫,驰逐平乐,观鸡鞠之会,角狗马之足,上大欢乐之。””汉武帝时期,馆陶公主男宠董偃得到武帝宠幸,天下皆知。于是“走马”、“蹴鞠”、“剑客”都投奔到董偃这里表演,此处的“蹴鞠”和“剑客”一样,都是专门的表演人员。这些人经常在宫中蹴鞠走马、斗鸡玩乐,引来武帝及其他达官观赏。另《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第八。一卷引“弹棋经序》日:“昔汉武帝平西域,得胡人善蹴鞠者,尽炫其便捷跳跃,帝好而为之。”川武帝得到西域善蹴鞠者,引入宫中,让他们尽情地发挥技艺,武帝喜爱观看,并会参与其中。 二.“蹴鞠舞”形态分析 蹴鞠舞即是以“鞠”为道具来作舞,汉画像石砖上较多地保留了汉代百戏原貌,笔者根据汉画像石上所绘舞人对“鞠”的施力方式,将汉代“蹴鞠舞”分为:踏鞠、踢鞠、顶鞠、抛鞠、悬鞠5类。 踏:“踩”也,踏鞠者,将单脚或者双脚踩在“鞠”上,如两幅南阳汉画像石A与A1”。,两幅画像有相似之处,右起第一舞人都是“踏鞠者”,其余杂耍者与乐器演奏人员分列顺序也是一致的。两舞人均梳高髻,着紧身舞衣,长袖伸展,扭腰出胯,不同的是第一幅舞人使用单脚而第二幅舞人使用双脚踩在鞠上。图A中舞人单脚立于鞠,重心落在主力腿上,另一腿屈膝抬起,其动势为向右斜上方运动。两臂伸展方向为斜上和斜下,长袖飞舞,具有轻捷飘逸之态;展袖跃动,飞身出胯的动作增加了蹴鞠舞的难度。图A1中,舞人双脚分踏一鞠,重心落于两腿之间,双腿弯曲,俯身起臀,有下蹲的趋势。舞人立于上而能保持平衡,侧首而能平展双袖,显示了舞人高超的技艺。再如南阳方城汉画像石砖B[6】分为上中下三层,中间两舞人,头戴高冠,着紧身舞衣,一臂扬袖,一手叉腰。其中左边舞人单脚踩一鼎状物,右舞人侧首,单脚踩一鞠,两人对舞。结合以上三幅图,图A与A1所绘踏鞠舞动态性较强,舞人主力腿踩在鞠上必须时刻运动才能保持身体平衡;而图B所绘舞人的主力腿在地面,动力腿踏鞠,极尽稳定之势。

踢:合乎现代竞技类足球的基本动态,即用脚触击。如山东曲阜出土的汉画像石C[6】上的蹴鞠舞,舞者为三女子,梳高髻,着紧身舞裙(或宽口长裤)。周围伴奏乐队手执乐器或仰或俯立于四周成圈,圈内三人长袖飞舞,上方舞者两臂伸展,侧首俯视,单足向后踢起,身体左右两侧各有一“鞠”。下方两舞者相对而舞。于此图也可看出,虽然是三人舞,但是往往“蹴鞠”者是一人,而且一人可以蹴多鞠。另在河南南阳出土的汉画像石C1【】上有一女舞人,着衣和图c中的舞人相像,舞人两臂前后摆动挥舞长袖,上身前倾,腰部后躬,一脚站立,下蹲欲起,另一脚高抬起,用脚尖作踢鞠姿势。从此图看,应是单人蹴鞠舞蹈表演。

顶:可分为用头部顶鞠和用膝盖顶鞠两种,头部顶鞠者见于山东临沂出土的汉画像石D[6】,画像石从左起第三人,双手按鼓(或鞠)倒立,头带高冠,冠顶有一鞠。两腿前后弯曲分开,其中一腿足部接近头顶鞠,可见当时的蹴鞠舞人的技艺之高。左起第四人单腿跪地,似对“弄鞠者”做保护,又似做争夺表演。膝盖顶鞠者见于南阳汉画像石E[】,这是一幅建鼓舞鞠图,在建鼓的两侧各有一名舞人,右侧舞人手执鼓槌,边敲建鼓边做“踢鞠”状。左侧舞人,头戴高冠,着长袖,做“顺风旗”舞姿,上身后倾,支撑腿稍弯曲,另一腿屈膝抬起,用膝盖做顶鞠动作。观其舞人姿态及鞠的运动轨迹,似乎下一个动作将是用胸部来顶。

抛:即投掷,将“鞠”抛人空中。此类见于陕西绥德汉代画像石F16】,该画像石中间部分有三人为一组,其中两人相对而舞,足前方共有五鞠,身体前倾,扭腰出胯,双臂做顺风旗姿态。值得注意的是,与两人身体同样高度的方向上有一“大鞠”,似是两人合力抛起来的。由于舞人均是长袖或手执道具,此类“抛鞠”的发力点应该不在手,而在手肘或脚亦或膝盖。此图也能看出汉代娱乐性的“蹴鞠舞”区别于竞技性的踏鞠运动其中一点是前者可以两人“踏”多“鞠”。

悬鞠,从河南新野出土的汉画像石G蚓可以看出,四鞠分别被钩挂于建鼓鼓面两侧和建鼓木柱两侧,两名舞人立于建鼓两侧,两臂前后挥舞,弓箭步站立,边击鼓,边蹴鞠。鼓面两侧的鞠尚能使舞人弓箭步而蹴,木柱上的双鞠则要求舞人腾空跳跃击鞠,因此舞人一定要有高超的技巧才能完成此类动作。将鞠悬挂于建鼓之上应是考虑舞人在蹴鞠时不至于使鞠远离自己。需要说明的是,“悬鞠”是以鞠的摆放位置定名,而不同于前面四类的是以舞人作用于鞠的方式而定。对于悬鞠的施力方式综合了前面四类包括踢、膝顶和抛等,其表演形式是一种综合性的动态形象。 作为道具舞,汉代蹴鞠舞对道具“鞠”灵活运用,其方式包括“踏鞠、踢鞠、顶鞠、抛鞠、悬鞠”,动态各异,姿态变换万千。踏鞠舞与其他艺术共存于百戏之中,并与之互相吸收,使得蹴鞠舞既有建鼓舞类的雄浑刚健、豪迈大气,又有袖舞类的柔美舒畅、轻盈飘逸。一方面,汉代蹴鞠舞继承了前代“楚舞”的风格,舞人运用折腰、舞袖的技艺,一边扭细腰、舞长袖,一边尽情蹴鞠为乐。真可谓长袖袅袅,妙不可言;舞姿翩翩,令人惊叹。另一方面,汉代蹴鞠舞吸收了百戏中其他姊妹艺术的风格,如借鉴杂技技巧进行倒立顶鞠、腾跳击鞠等动作的表演,舞人高纵轻蹑,疾缓有序,高超的技艺,极具欣赏价值。蹴鞠舞符合汉代那健朗明快、欣欣向上的时代精神,虽然其艺术生命在汉代以后逐渐光华陨落,但蹴鞠舞仍是汉代百戏中极具艺术个性的舞蹈之一,在中国古代舞蹈艺术长河里熠熠生辉。

猜你喜欢
百戏
茶百戏非遗传承人章志峰:从古籍中复活失传茶技
散乐与百戏关系考
长安地区唐墓中的百戏内容
“百戏之祖”:昆曲里的古典传承
2019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112个剧种118个剧目献演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唐代百戏诗的主题与功能
唐代百戏诗的主题研究
邹城汉画像中的乐舞百戏
《百戏梦幻夜》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