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国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43-01
笔者在授课中遇到爱探究的学生质疑:“《关雎》为什么是《诗经》的第一篇?”当初编纂《诗经》的人,在诗篇的次序排列上是否有某种用意呢?本人在翻阅一些资料后,给学生作了如下答复,希望能得到同行商榷研讨,专家学者的指正。
上海古籍出版社、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对《关雎》的题解是“《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也是全书首篇。《毛诗序》以为此诗是吟咏‘后妃之德,是以《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现代研究者多不信此说,认为是描写恋爱的作品。”
我认为古人置《关雎》为《诗经》之首篇,有深意,它吻合古代以礼治天下的思想,就是寄托于母仪天下的周后妃以德范天下的婚姻家庭。这样的编排目的一是明礼,正教化;二是有鼓励婚配,滋生人丁,促进生产的情感蕴寓其中。
一、“后妃之德”:明礼,正教化
孔子《论语》中多次提到《诗经》,但作出具体评价的作品,却只有《关雎》一篇,谓之“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在他看来,《关雎》是表现“中庸”之德的典范。我们始想,刚从蒙昧中建立的帝国,虽是文明的始端,但很多需要建立的东西还未建立,广泛存在的原始婚姻形式与国家需要的规范稳定家庭单元矛盾,落后的生产力与维护国家政权稳固的物资需求矛盾,恶劣的自然环境、极高的死亡率与人力资源需求矛盾,以及诸侯间、部族间因土地和奴隶争夺战事频繁,这些都不利于王权的巩固,周王室除了用战争,军队来建立和巩固王权外,还积极推崇能束缚个人私欲无限膨胀的法则——礼制,可惜当时的中国没有产生“汉谟拉比法典”,他们在全力否定商纣王的酷刑同时,倡导以“画地为牢”的宽松形式维持社会正常秩序,所以思想上的教化成为礼治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广泛流传的《诗经》就是“下以风刺上,上以风查政治得失”的桥梁。上层统治阶级也是有意的利用一些 “风”来明礼,正教化。《关雎》就是其中之一。汉代的《毛诗序》说:“《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这个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一种伦理思想:在古人看来,夫妇为人伦之始,天下一切道德的完善,都必须以夫妇之德为基础。它可以用来感化天下,既适用于“乡人”即普通百姓,也适用于“邦国”即统治阶层。
从诗的主旨来看,它所写的爱情,一开始就有明确的婚姻目的,最终又归结于婚姻的美满,不是青年男女之间短暂的邂逅、一时的激情,更不是“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与公子同归。”(《诗经》<七月>)奴隶主贵族的强取豪夺。这种明确指向婚姻、表示负责任的爱情,更为社会所赞同。同时它规范了婚礼的形式及内容。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萌动、“求之不得,辗转反侧”的思慕、到“琴瑟友之”的追求、最后以“钟鼓乐之”隆重而热烈场面迎娶,符合礼制,更有益于改变部分地方仍残留的原始群居杂交的落后婚姻形式,使不稳定的家庭结构更趋于稳定,有利于周王国政权的巩固。所以,朱熹在“《诗》集传序”中说,“惟《周南》《召南》亲被文王之化以成德,而人皆有以得其性情之正,故其发于言者,乐而不过于淫,哀而不及于伤,是以二篇独为风诗之正经。”故史官和乐师就把这份功寄托到分担着后勤,家政内外的周帝国王妃身上,选取这首吟咏正规爱情,婚庆仪式的民歌为“风之始”来教化天下。
和西方相比较,中国的宗教产生比较晚,老庄之道只能说是一种文化思想,借助了浪漫手法来表现,不是宗教。而宗教的主要功能是从道德伦理上约束和规范人的行为,没有产生宗教,要想束缚人无限膨胀的私欲这就只能依赖政府了。而西周时期反对酷刑提倡文治,所以能广泛流传,收束人心的只有民间歌谣了,所以《诗》便成了教化民众的最佳首选了。正因如此,西方中世纪的发展史都集结在对宗教教条的反抗斗争上,西方人的宗教情结是虔诚的体现在对情欲的压制上,东方则贯穿始终的是反对封建家长专权制,才能有人性的自由,情欲的施放。
从诗的来源和形式分析,也可以发现诗是经过加工整理的,高亨在《诗经今注》中解释:“所谓国风,就是各国的乐曲。”《周礼》言象胥属官为“上士一人,中士二人,下士八人,徒二十人”,象胥类似后世的翻译,能雅训语言。他们将各地风歌收集起来,交由行人主持润色。孔子曾说:“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 “关雎”是诗歌,韵是诗歌之魂, 关于“关雎”篇的押韵形式,朱熹在《诗集传》中说“关雎三章,一章四句,二章章八句。”三章中的押韵形式是:第一章中为一二四句押鸠洲求;二章中二四句押流求,六八句押服侧;三章中一二四句押菜采友,六八句押芼乐。以上共有韵字12个,其中第一章中的鸠、洲、逑押幽韵;第二章中的流、求押幽韵,服、侧押职韵;第三章中的菜、采、友押之韵。芼字明钮属幽韵、乐字来钮属药韵,明来二字为邻钮,可通借。幽药二韵可旁对转,故芼、乐二字同韵。所表现出来的两个特点:即语言多以开口呼和齐齿呼成音为字;押韵字多为阴声韵字,是人类语言产生最初的基本发音形态。也是《诗经》的押韵范本,其后的“周南”11首诗,“召南”14首诗,全部吻合以上的特点。不难看出,这就是民间歌谣被采到朝廷之中,诗官根据执政者的要求而给予加工,采用“兴”的手法,使以下的由恋到结合的过程变得“合理”,“合理”的阐释是用自然之中鸟儿的成双成对,交颈和鸣来启示周王朝的子民,鸟成双,交相鸣与君子逑淑女同出一辙,合乎礼,合乎自然。因为最初的人类都是师法自然的。这说明,《关雎》之所以放在首篇,是周王室采之于民,由专职乐师予以加工后,又施之于民,起到明礼,教化民众的功用。所以,朱熹又在《诗卷第一·国风一》中说,“旧说二南为正风,所以用之闺门乡党邦国而化天下也。”
二、鼓励婚配,滋生人丁,生产强国
西周建立初期,人们面临的主要矛盾仍是生存矛盾,面对自然这个强大无比的对手,人们仍然是弱小无助的,还有部族之间的争斗,这些都依赖人类社会的团结,协作,就是集团作战,这就需要一个基本因素,就是部族成员的多寡,人口众多是取胜的关键。例如,黄帝战蚩尤的神话传说,实质是部落战争,其中,传说蚩尤有八十一个兄弟,他们全是猛兽的身体,铜头铁额,吃的是沙石,凶猛无比,这八十一的数字就是古人渴求人丁兴旺的直接体现。因此,周王室无论在生产生活,还是部落的争强示威,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所以鼓励婚配,滋生人丁,促进生产,稳定社会,巩固国防是周王室首要的工作。首先,极低的生产力需求大量的劳动力才能生产出更多的劳动产品供给周王室国家机器的运转。其二,恶劣的环境、横行的疾疫、极低的医疗水平、过高的死亡率也要求以更高的繁殖率来补偿,西周时期人们的平均寿命只有20岁左右,人力资源的缺乏是我们可以想象的。再者,国家机器的运转也对人力资源提出了要求,周王朝的版图已经十分辽阔,巩固边防,治理内乱,筑渠修路都需要人力。周发动有记载的战争有18次,主要是和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事,没有记载的诸侯争霸,国都建设,筑路修渠,奴隶主的陵墓寝宫建造等等,都是以人力资源为基础才能完成,故此,《关雎》才选择鸟儿作兴,因为鱼鸟是多子多育的象征,以赞赏的口吻鼓励青年男女早婚早嫁,并祝愿他们能多生优生,以致在《诗经》其他的篇幅中,不停地咏叹妇女们采摘车前的热烈场面,因为生殖崇拜是关系当时国计民生的关系大事,所以才有周乐师借后妃之口谕,把《关雎》置于首篇。近代学者观点似嫌简单化,未能深究远古的生产生活、政治经济需求,还是更接近诗之源头的毛氏说更合理。
参考文献:
[1]张克峰.《上古谏诤传统、献诗、采诗制度与诗歌讽谏论》.《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6).
[2](唐)孔颖达.《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
[3]《诗集传》宋朱熹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