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困生的成因

2014-04-29 10:42:12芦磊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23期
关键词:农牧区学困生家庭

芦磊

^不管是哪一所学校,哪一个班级,一般都有学困生的存在。所谓“学困生”,一般指的是那些学习成绩比较差、平常喜欢调皮捣蛋,上课不遵守纪律,不求上进,品德较差的学生。这一部分学生,在班级占的比例虽小,但若是教育不当,对整个班级会有很大的影响。不仅班级工作难以开展,更会影响到整体的教学质量。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每一名学生,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情感,帮助学生走出学习困境,在教学中这是每一位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学困生在学习上没有成就感, 没有创新精神、动手实践能力差,所学的知识不能很好地应用于实际问题中。那么究竟什么因素导致了学习困难生呢?

一、由教师因素导致学困生成因分析

造成学困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由智力因素所致,但大多是由非智力因素造成的。28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学困生的形成,教师是关键因素。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所说: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教学失误积累所致。现就由教师因素导致学困生成因分析如下:

1.教育方法失当“逼”出学困生亲师信道,厌师则厌学。每一位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鼓励,尤其是学习成绩差一点的学生更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与鼓励。可我们常常忽视学生的心里感受,过多的批评,过多的责备,甚至讽刺挖苦或体罚与变相体罚,让学生的心里蒙上阴影,产生逆反心里,导致厌师厌学的局面。这些面临学困生边缘的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心里承受能力差,自暴自弃就沦为了学困生。如,有的老师,经常说学生是笨蛋,还经常大发脾气,时过一个学期,他真的算得上名副其实的学困生了。

2.教学节奏过快“落”出学困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赶进度,超进度。因此,讲课速度过快,常常是拉着学生跑,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太短,一部分学生由于跟不上节奏就只能当听众或观众了。常此以往,它们思维闭塞,就沦落为学困生。经过长期的观察了解,大多两极分化的班级,或多或少都有一点这方面的原因。

3.教师视线偏高“挤”出学困生教师希望自己教的每一位学生都聪明,都勤奋,都优秀。常常忽视每一位学生都是有差异的,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因而制定同一教学目标,提同样的要求,布置同样的作业,视线偏高,那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相对较弱的一部分学生,由于常常达不到目标对学习失去信心,在学习上表现出懒散、不认真,从而沦为学困生。

4.教师缺乏耐心“弃”出学困生现实表明: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学困生人数逐年增加,一方面是因为随着年级的增高知识难度加大,知识面增广所致,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放弃所致。一些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往往要花费教师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教师经过长时间教育与辅导,收效甚微,于是心灰意冷,干脆弃之不管。

二、由家庭因素导致学困生成因分析

1.家长自身文化素质较低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农牧区家庭。在农村牧区,绝大部分家长文化素质较低,他们对孩子的学习态度不明确,对子女的学习漠不关心,只顾忙农活、放羊,甚至有时还要挤占孩子的学习时间,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把孩子的教育问题不负责任地交给学校。

2.家庭结构不完整 家庭,本应是幸福的港湾,本该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随着社会的急剧变革,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欲望需求和人际关系都随之产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家庭发生裂变,走向解体,心理学家李?索克说过“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离异带来的创伤仅次于死亡。”这种心理创伤甚至影响其一生。心理阴影很难抹去。这种家庭的孩子成为学困生也就不足为奇。特别是单亲家庭甚至让孩子成了无人管的孤儿;学困生中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孩子占四分之一;暴力或吵架家庭虽不多,但给孩子造成的影响是深重的。有的家庭教育方式粗暴,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错误观念,对孩子动辄一顿家伙,考差了罚站、不给饭吃等,使孩子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有的家庭夫妻不和、婆媳矛盾、邻里纠纷等,孩子生活在猜疑、指责、纠纷之中,哪还有心思学习;溺爱家庭对子女的千依百顺,深怕孩子吃了苦,受了累,放松教育,使孩子养成自私任性的习惯和蛮横放肆的性格。这类孩子学习不刻苦、不坚持,听不进老师和同学的劝告,不接受别人的帮助和督促,长此以往就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学困生;放任家庭对孩子的行为不管不问,对其学习是否努力也不关心,孩子对学习无所谓,成绩好坏也随其自然,考好了得不到肯定,考差了得不到批评,得过且过;压力家庭对子女的成绩期望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以至于揠苗助长,还美其名曰“没有压力哪来动力”,使孩子谈学色变,心理压力大,恐惧。使学生对学习丧失兴趣,甚至产生逆反心理……特殊家庭对子女学习的影响不容小视,这样的家庭环境如何能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让学生背着这样的心理压力去学习,又怎么能学得好?

3.家长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很多家长都认为只要勤奋了,就会取得好成绩,没有取得好成绩就是学习不努力、不勤奋,而根本不去考虑怎么让孩子巧学,带着兴趣去学。现在不少家长给孩子列下成长计划,今天逼孩子参加XX培训班,明天又替孩子报名学书法……想当然地为孩子安排一切,对小孩缺少最起码的尊重。孩子对家长的安排不感兴趣,即使家长再用心良苦,孩子也是学不好的,反而让他们产生厌学和逆反心理。

三、由社会因素导致学生成因分析

1 .生活环境的影响我校地处农牧区县城,学生主要来自农牧区,因此农牧区的生活环境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着极大的影响。目前,农牧区的人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水平不高,尤其现在党的扶持政策使农牧区的大部分人生活条件很好,在闲暇时间他们以骑走马、玩赌博为主要的娱乐方式,对孩子的教育不关心,久而久之就使学生不注重学习。

2.文化环境的影响我县是一个典型的以传统农牧业为主的牧区县,虽然县有图书馆,乡镇有阅览室,文化站但其发挥的作用不大,除了电视网络还带着点儿文化气息外,在这里看不到一处高雅的文化娱乐场所。人们闲暇时除了放牧就是看电视,也没有人愿意看书,更别说买书藏书了。对农牧区孩子来说,他们最富有的也就是有一两本童话故事或卡通故事。父母最舍得给他们买的书就是作文书,或教科书的同步辅导,因为这样的书都可以代替家长的辅导,免去了家长辅导学生课外学习的烦恼。学生但凡有不会做的作业,就可以抄一抄这些书或书中答案。时间一长,学生也产生了依赖思想,他们没体验到读书有什么樂趣,反倒认为读书是一种苦差,一种累赘。他们从不认为能从书中汲取到什么精华,更别说闻到书香了。他们倒是觉得电视香。父母爱看电视,而不让孩子乱动乱烦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孩子看电视。这样就不用担心孩子到外面玩水玩火而出危险。对孩子来说,这也是一种享受,既不用动脑,又不用费力,久而久之,这些沉迷于电视机前的孩子是书没读好,眼睛倒近视了。要说他们从电视中汲取到了什么精华,最大的好处就是记住了广告中好吃好喝的食品、饮料的名字,如生字扩词,“佳”字就只知“上好佳”、“佳人有约”。“娃”字也只记住了“娃哈哈”,“蒙”字只知有“蒙牛”等等,这些孩子忘记了生活中和书本中还有更丰富的词汇,他们几乎成了不用脑的人。事实证明,学困生中有95%以上的孩子,他们的业余生活就是看电视,很少看书,更别说与别人交流读后感了。

综上所述,学困生的形成有其社会原因,也有源于家庭、学校的客观原因,还有其自身的主观原因。一些教师的教育及教学方法欠妥,造成了学困生队伍的壮大。为了改变此现状,要想对他们进行转化,必须究其根源,对症下药,同时还要呼吁社会、家长对教育的重视。还要深入的进行学困生的转化对策的研究。只有多管齐下,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方才有效。

猜你喜欢
农牧区学困生家庭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6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48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44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44
家庭“煮”夫
安邸AD(2019年2期)2019-06-11 05:29:18
西藏农牧区户用沼气发展的思考
农牧区中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要对症下药
恋练有词
山南地区农牧区防雷现状和对策
西藏科技(2015年9期)2015-09-26 12:15:32
西藏农牧区妇女健康的调查与思考
西藏科技(2015年1期)2015-09-26 12: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