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敏
摘要: 小学语文新课标标准强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给新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怎样才能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勇于创新的精神呢?这是许多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本人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欲就课堂中的一些经验与大家探讨,以探索如何有效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关键词: 多媒体; 游戏; 朗读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活动的动力之一。”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积极首先来源于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学好语文的必要保证。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促使学生去追求知识,探索知识的奥秘。有了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全身贯注的积极思考,这样所学的知识就能迅速的牢固掌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使课堂教学收到意外的效果呢?我认为如果在课堂上能创设生动、有趣、愉快、宽松的教学情境,则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互相探讨、积极合作。
本人认为如果在课堂上如能创设生动、活泼、有趣、愉快、寬松的教学情景,则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互相探讨、积极合作。怎样创设这样的情景。
首先,可在引导上下功夫,围绕课堂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灵活多变,而又能吸引学生的问题。使学生能对这些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
其次,在课堂适当穿插一些有趣的故事,名人典故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
再次,还可以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结合课文组织一些课内活动,使学生动起来。 如教学《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丢羊人”“劝告人”“小羊”“偷羊的狼”把它当一个情景剧来演,学生可以自己发挥,但是要把握一个点,就是丢羊人听了劝告以后,再也没有丢过羊,告诉我们只要知道错了能及时改正就不算晚。
最后,教师应充分端正新课标准下的教学理念,立足于学生学习语文能力的培养,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采取灵活的教法。
二、利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通过计算机文字、图表、录音、动画等功能为一体。它的直观性,智能性得到充分的体现。很多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适当的运用多媒体,可以让“活”的东西更加生动。逼真的音响,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创设动态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此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利用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心理学分析儿童的心理特征无意注意占优势,容易被一些新奇的刺激物所吸引。而新疑的、活动的、直观的刺激物最容易引起儿童的注意,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往往还停留在,学前时儿童所具有的那样的对游戏的兴趣爱好。这样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以游戏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如:今天有一个小宝宝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我们一起来帮帮他好吗?教师准备好卡片,教师让学生上黑板贴上生字,或是把字卡发给学生,教师把画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来找相对应的图画。使他们产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利用朗读欲望、激发兴趣
朱熹说过: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牵强嗜记。只要多朗读数遍,自然上口、永远不忘。”反复朗读,久而久之,就会起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效果。可见朗读是很重要的。可如今许多学生却怕朗读,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是学生怕读不好而让其他同学说笑。那如何排除这种心理障碍呢?
在教学中,我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自己的存在和作用,让其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激发他们去想、去问、去说、去学。如在教《王冕学画》朗读时,不实行领读,而是让同学与老师之间展开平等挑战,同学之间进行挑战,展开朗读比赛,读完后互相指出不足之处。这样一来,课堂变活跃了,学生的自信心有了,朗读兴趣也高了。
(作者单位:河北省曲阳县燕赵镇北平乐小学 073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