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活动课与应试教学能否“冰炭同炉”?

2014-04-29 05:58刘丽萍
江苏教育研究 2014年23期
关键词:大组测验活动课

在新课改背景下“应试”是高中教育教学的主题,探究活动课——尤其是为数有限的几节探究活动课实在估计不出对高考应试能产生什么直接有效的积极影响,却耗费了“极为有限、极其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得不偿失。过激一点的甚至认为探究活动课与应试教学根本就是“冰炭不能同炉”的,至少也是“理想和现实之间有很大差距”。

上个学年我在高二接手了一个文科班,该班的特点是学生性格很活泼,有较强的求知欲,但学习基础较差,尤其是优等生与后进生两极分化现象很严重。开学以来我给他们分析了学习基础相对落后的原因,并开出了药方:提高课堂听课效率,课后强化作业、背诵、默写各个环节,并持之以恒,若不能做到,应受到相应处罚。学生们还是挺配合的,日子就在既紧张又平淡的氛围中一天天过去,但我似乎感觉到学生中有一股不安分的因素在积累涌动,果然,它在开学后第二周就不大不小的“爆发”了一下。

周五上午的历史课快结束时,我宣布了一个通知,说下周二要进行必修3前二个单元的测验,请大家周末在家认真复习,周一复习课上一方面先检验下大家复习成果,另一方面带大家进行一次两单元知识结构整理兼查漏补缺,争取在周二单元测验上取得好成绩。话音未落,教室里就热闹起来,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说:“天啊又要考试了”,有的说:“啊?已经两个单元了?”……这时后排有个大男生举手请求发言,得到我示意允许后,站起来嗡声嗡气地说:“老师,这单元还有一课没上完呢。”我很诧异:“没上完?那一课?”“喏,探究活动课!”我愣了一下,出人意料的是此时几乎全体同学都在响应,我连忙解释道:“我们高二阶段学习任务很紧,时间并不充分,单元测验可以让大家巩固所学知识,锻炼一下知识运用的能力,非常重要,理应予以重视。探究活动课毕竟与我们将来的高考关系不是那么密切,又势必挤占我们宝贵的复习时间,影响全班考试成绩,这个节骨眼上,只好舍鱼而取熊掌了嘛!大家要理解……”“但是探究活动课不是也能培养我们能力吗?”那男生又嗡声嗡气地接了一句。我一时无语,于是随口将了他一军:“那么说,如果上了探究活动课,能让我期待你单元测验及格吗?”需要说明的是,该名男生平时上课倒还态度挺积极,但回家基本不做复习工作,以往考试成绩多在三、四十分,是个典型的后进生,如何做好对这类同学的转化工作,也正是我近期常在思考的问题。我这样一问,全班同学齐刷刷地看着这名男生,只见他脸红了一下,嗫嚅道:“应该可以的……”看了大家一眼后,又提高音量强调:“肯定能及格。”这时下课铃声响起,我忙说:“那好吧,让我考虑一下,一会儿给大家一个答复。下课。”说完夹起书本,颇有些尴尬地“逃”离教室,留下全班同学议论纷纷……

回到办公室后我无心备课,考虑了很久。这种情形的出现的确出乎我意料,原本我以为高中学生通常早已在应试教育的传统模式下学会“逆来顺受”,并跟老师一样忽略与高考“无关”的东西。但这件事情的发生,让我感到学生在自身发展中,主观上还是有这样的需求的。既然到了这一步,我想逃避已是下策,挫伤学生们正当的积极性可能会因小失大,文科学习培养兴趣始终还是重中之重的。眼下我势必要准备冒一次风险,在单元测验前安排一节探究活动课,即便会对考试成绩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也只能当是“失之东隅,收之桑隅”了。

打定主意后我开始为这堂被“逼”出来的探究活动课做紧张的准备工作,为本活动课作了些调整:

活动任务:以“我所了解的祖国传统文化”为专题,收集资料,展开研究,集中进行成果展示并撰写历史小论文进行总结汇报。

活动目的:

1.通过探究活动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发展、传承,培育学生重视传统思想文化、尊崇传统思想文化的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

2.通过探究活动尝试对历史现象进行评价,可以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通过探究活动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学习到坚韧刻苦的精神和踏实细致的作风。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科学的思想。

4.通过探究活动了解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多姿多彩,培养学生体验美,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丰富生活内容,培养艺术情操。

活动过程:

1.全班分四个大组,根据组内学生爱好、特长,讨论选择承担哲学、科技、文学、艺术(书画、戏曲)任一分课题。

2.大组内部分若干小组,按“分课题资料汇总展示”“我与传统文化表演”“历史小论文撰写与汇报”等项目,分工合作。

3.全体同学都充当评委,对其它组探究活动过程及成果评分,并书面简要陈述评分理由。

4.最终评选出本次探究活动课最佳大组、最佳小组和最佳个人三个奖项,由历史老师自掏腰包给予适当物质奖励。

这里又要坦白一下,以上活动过程中的第2条,多半又是因我打着“周二测验”的小九九,怕学生只顾着自己的那块自留地。现在既然要给其它组打分,并要陈述理由,自然需要对至少是教材相关的其它部分知识有一定的熟悉程度。

方案拿出来后我用中午的时间召集同学们布置下去,最后我还意味深长地把目光聚焦到那位大男生身上,一字一句地道:“我可是最终屈服于群众的呼声了,接下来看你们的了!”下午我联系他们班主任把周一历史课调到下午最后一节,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做准备工作,并接受了若干批次同学的咨询,给予他们一些指导和建议。忙到下班,我对于本次探究活动课的前期准备工作算是告一段落,接下来是怀着忐忑的心情度过整个周末,等待这堂被“逼”出来的探究活动课最后的展示和评价等环节。在我内心里虽然对紧接着的单元测验乐观不起来,但至少从学生们兴奋的目光中预感到了一些未知的精彩。

星期一上午无事,中午的时候课代表特地跑来告诉我说让我千万不要提前来班级,等上课铃响了由他来请,说要给我一个惊喜,我说行,都依你们。下午终于等到这堂历史课了,当我在课代表带领着走进教室时还真让我吓了一跳:学生们把教室布置得像联欢会现场,课桌围教室一圈,把中间空了出来,教室的四个角落已经布置成四个大组的探究活动资料汇总成果演示区,我到场后在几个学生干部的安排下开始了三个环节的活动,先是大家自由参观四个大组资料汇总成果演示,接着是最被期待的“我与传统文化表演”,最后是各大组代表依据撰写的历史小论文进行总结汇报。

毫不夸张地说整个过程精彩不断,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

先是资料汇总区图文并茂的介绍令人眼花缭乱,尤其是哲学组展示材料结构编排相当合理,分类、阶段、人物、思想、影响等有板有眼;接着传统文化表演精彩纷呈,艺术组同学让大家注意资料汇总区的文字书法发展史示意图中所有示例书法,都由本组小书法家亲笔撰写——当然甲骨文之类特殊字体基本是依样画葫芦画出来的;文学组四个女生集体朗诵一段《长恨歌》,到“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这一句时同学们笑作一团;更绝的是科技组同学当场拿出一套用十三块硬纸板自制的牵星板,给大家模拟演示如何在夜间以牵星术来确定位置,虽然方式手法上颇多谬误,但实在很有创意;而最让我看重的是最后一个环节中几个大组的总结汇报,不时迸发出同学们因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而产生的自豪感,对如何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忧虑和创见,以及对美好事物的体验和追求。文学组同学甚至大胆质疑新教材忽略了一些不该忽略的伟大文学家如魏晋时的曹氏父子、陶渊明和“光芒万丈”(学生语)的唐宋八大家,真是有胆有识!

我以为在经历了这样一个精彩的过程之后结果并不那么重要了,比如哪个组优胜谁能获奖之类。但却又发生了一件“出乎意料”的事情:本班在随后的单元测验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基本与其它班级不相上下,视其基础而言应该说是有所进步。历史学习成绩不退反进,这是这次被“逼”出来的探究活动课的真正结局!另外还有一个小插曲:前面提到的那个大男生,在这次测验中考了五十八分,进步明显,当我把他叫来准备鼓励鼓励他时,刚拿出卷子,就只见他满脸通红:“其实许多题目我会做的,没做好……下次……下次单元测验我一定及格,我保证!”我看着他认真的表情心想:这就是那个习惯于考三、四十分的学生?看来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下一次测验,他一定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承诺。

这样近乎完美的过程和结果,引发了我大量的思考。

思考之一:新课改来临前和来临后也曾经历了不少理论培训和学习,感觉自己对新课改理念不乏认同之处,但仍固执地认为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对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定位没错,只要高考的大前提、大背景不变,作为中学教师带领学生直线追求高分是对学生最负责任的做法,时常信誓旦旦地对学生说:“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以任何理由干扰了自己追求最佳高考成绩的努力最终都将抱憾终身。”但在看到学生们在本次探究活动课上展现的姿态和取得的成果后,我是否应该要好好想想,一张漂亮的学科成绩单和一份高校录取通知书是否就代表了中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最高成就?

思考之二:再从功利一些的角度出发,就以本案例为切入点,看探究活动课与应试教学究竟能否“冰炭同炉”?是否能以恰当的时机和正确的引导既让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充分培养实践能力、团队意识及相应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又在应试教学的考查结果中取得令人满意的分数?当然我在陶醉于单个案例完美经过的同时应该清醒认识到其中必然存在的偶然因素,两者兼顾的想法似乎也有落入中庸俗套的嫌疑,但我觉得这仍不失为课改之初解决基层教学中一些实际矛盾的有效思路,至少也会是一些有益的探索。

思考之三:这几天的经历和思索更令我意识到自己在新课改教育理论的学习方面一直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一是少,无论是在量和面上都知之甚少,难免导致抱残守缺,坐井观天;二是浅,对教改理论研究只流于表面,缺乏深刻认识,不能“心领神会”和“融会贯通”。而这恐怕是许多基层教师在经历了新课改新理念理论学习后却随之而来的是不正确的操作过程的共同根源。

至此我想,这堂被“逼”出来的探究活动课还真“逼”出了很多东西,而尤其关键的是“逼”出了一个基层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自身成长发展的良好契机!

(刘丽萍,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214000)

责任编辑:颜莹

猜你喜欢
大组测验活动课
单座物流车专利布局分析
船体曲型分段外板板架吊装工艺优化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活动课
《新年大测验》大揭榜
两个处理t测验与F测验的数学关系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
你知道吗?
高中生物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巴克夏猪与长大二元母猪杂交对后代胴体性能及肌肉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