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宁辉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工具性特点的体现,它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加强对学生读写等作文基本功的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那么,如何去训练学生读与写的基本功,就是今天我想谈论的话题。
一、作文教学中的存在问题
时下作文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作文未能从条条框框和思想禁锢中解脱出来,使本来应反映学生心声,张扬学生个性,流露学生真情的心灵告白,却变成充满套话、假话、空话,千篇一律,千文一面,影响了学生健康人格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教师的教法老套。很多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法进行常规的作文教学,忽视作文基本功的训练,导致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无从下手。二是教师的指导思想功利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短期行为严重,只注重作文表面框架的传授与学习,忽视利用教材等进行作文技巧和技法的训练。有的甚至要求学生背范文,考试时套用范文,目的是为了得到高分,使作文教学背离了作文的本质要求,弱化了学生对作文教学的认知。三是教师较少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由于学生没有足够的生活阅历以及缺乏对社会、人生的观察和深入思考,对社会现象不能进行理性、辩证的反思。行文时言之无物,虚情假意,只会套用别人的观点,不会表达自己的思想。甚至出现泛政治化思维倾向,只会说口号性语言,要么幼稚可笑,要么年少老成,表现出与青少年年龄极不相称的特点。
二、学生读写训练的途径
加强阅读教学,提高语文素养,夯实作文基础阅读教学包括教材文本学习和课外书籍的学习,它都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明了读书与写作之间的内在联系。加强阅读教学有助于学生提高审美能力。文学作品无论是描写正面的美好事物,或是描写反面丑恶事物,都会使人产生情感的共鸣。因此,通过阅读这些文学作品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加强阅读教学有助于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广泛地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学习、借鉴文学作品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手法。多读优秀文学作品对学生思维、语言表达能力等多方面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实践证明,阅读面广的学生,他们的写作思路如行云流水,文章内涵丰富多彩,语言表达能力强。反之,阅读面狭窄的学生往往畏惧写作,所写的文章淡而无味。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阅读教学。(1)营造氛围,鼓励阅读。教师多向学生说明阅读是取得写作成功的保证,如向学生介绍文学大家们勤学苦读,博览群书,最后完成影响世界的文学巨著,写就流芳百世的千古文章的事迹激励学生重视阅读。其次把“开卷有益”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知识就是力量”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等名言警句制成条幅挂在教室,在这书香浓浓的氛围中,让他们懂得多读书、读好书,写起文章才能得心应手,下笔有神,从而调动他们阅读的积极性。再次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比赛。如让学生汇报读书情况,看谁读的书多,同时让学生谈阅读的感悟和对自己写作的帮助,这种现身说法更能激发学生的热情,促使他们参与阅读。(2)培养阅读习惯。如经常开展讲故事、成语接龙等比赛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当然,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的过程中,要遵守由浅入深、由少到多的原则,规定一定数量的阅读内容,同时加强检查监督,在慢慢累积中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3)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教材的容量是有限的,教学活动也受时间的限制,无法满足学生学习扩展性需要。因此,在教学中在完成课文教学任务前提下,要不断拓宽阅读渠道,增加阅读容量,让学生从课堂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当然,学生的课外阅读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多过滥而影响阅读的效果。一般是把体裁相同,题材相近的文章和现有教材内容结合起来,进行比较阅读。教师列出课外书籍的目录,供学生自主选择,这样阅读的效果会更加明显。
2.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动手的习惯,提高写作能力写是作文的关键,角度怎么选择,篇章怎么布局,结构怎么安排,词汇怎么运用要在写作前有统一的思考。文如其人,每个人的生活經历不同,观察的角度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构思技巧和语言习惯也不同,但作文的写作也有其自身的规律。时下中学生写作水平低,跟平时懒于动手的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从实际情况看,学生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作文之外,平时就基本没有写作的活动了,这势必影响到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基于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养成勤于动笔的良好习惯。(1)要求学生写日记、周记、随笔,把自己所看、所想、所感写下来。不要求长篇大论,一段话或几句话都可以,目的是练练笔,积累经验。(2)学会整理资料。如做好读书笔记,指导学生在阅读时做到边读书边动笔,对书中的内容要圈一圈、点一点、划一划,好词好句要摘抄起来,文章的结构线索要理清,文章的中心要抓住。同时把平时看到的、听到的名言名句、格言、谚语、经典语录等记录下来。总之,勤于动手,多积累写作素材,写作起来就能文思泉涌,下笔有神,写出的文章自然就会文采飞扬,动人心魄。
3.参与实践,贴近生活,体现作文的人文关怀写作是一种高度综合化的精神活动,是主体内在精神和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是生命力、创造力的文字外化。因此,作文应该是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心路历程的呈现,是学生对自然、社会、人性认知的思考感悟。从学生作文中,能折射出作者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审美情趣、个性风格。所以,作文教学应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呵护学生的生命成长。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帮助学生打开写作的思路,从日常生活、从自我个性、从真善美中挖掘素材,把作文主题从泛政治化思维中转到亲情、爱心、个性、自由、民主、感恩、敬畏中来。同时要鼓励学生说真话、写实感、抒真情。作文应是学生思想真情的流露,是心灵之声的自然流淌,学生的文字应是掠过天空的彩虹,美丽多姿,色彩斑斓。只有这样,才能使作文教学回归作文的本真。
三、结语
1.总之,作文教学应把学生的主体发展作为目标取向,要把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看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要立足长远,把加强学生读写训练,作为作文基本功培养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系统工程,使作文教学既有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又使学生能够体验到成长的人文关怀,使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达到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