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014-04-29 00:44覃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23期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教育

覃升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现代化教育手段已在语文教学中产生了巨大的效应。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在信息时代里凸现,时代呼唤着教育教学的改革,多媒体不再是传统的辅助教学工具,而是为构造一种新的网络教学环境创造了条件,多媒体网络是一种更理想的传播工具。多媒体本身具有:融合生、无结构性、相互交涉性、可编辑性、实时性等特点;同时运用在教育教学上又有其特长:利于信息的存储利用,是培养发散性思维的工具、促使学习个别化的实现。

关键词:语文;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作用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的转轨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教师已从“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笔”的传统教学中走出来。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其特有的科学性和形象性,显示出独特的内在魅力,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特别是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传播知识,教学媒体作为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起到了中介作用。国外研究表明,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促进学生知识的获取与保持。有关研究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视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剌激获取的信息量,使学生耳目一新,更利于掌握知识而受到教师的青睐。下面就我多年来的教学作以下表述:

一、优化情境,激活兴趣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强烈的求知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学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之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一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研究和行动”。由此可见,兴趣的激活、保持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供大量的表征,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激活学生的兴奋点,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多媒体以其强大的表现力,使客观事物的形、光、声、色等直接作用于学生感官,对学生有极强的吸引力,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心理场让所。

1.“情”的诱导文学作品以塑造形象为手段,达到教育、启智的目的。现代教学技术——多媒体以其极强的表现力,将形象放大、缩小、连续、定格等,展示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兴趣。如:《背影》中作者描写父亲的背影,特别是离“我”有一定“距离”的背影,由于视觉角度的限制,无法对父亲的脸部及其正面表情动作作种种描绘,作者只用极简练的速笔写法,抓住传神的细节,勾勒出一幅淡淡的背部轮廓画,如果只从书本文字段落去了解,学生对父亲背影就只能是只有一个模糊的形象,很难达到与作品产生共鸣,这时假如在教学中适时地出现父亲背影这样一个个画面,就很易了解到作者创造出的一种意蕴丰富、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给人自由想像的广阔天地。从离别的背影,想像父亲老境的艰难使人有更多发人深思的想像。从而使学生从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产生“情”的冲动。

2.“真”的感受模拟,即写真。通过程序设计,模拟过程,达到真的目的,使学生获得真的感受。多媒体的模拟功能,能帮助我们实现这一愿望。它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微观和宏观的限制,把客观世界、文学艺术展现在学生面前,既缩短课堂教学时间,又增加课堂信息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阿长与<山海经>》写到长妈妈时:“她生得黄胖而矮;常喜欢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切切察察低声絮说什么事,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让学生通过影像真实感受到长妈妈——一个中国古代农村妇女的形像,为更好理解课文作了铺垫。

展现美的画面,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展现丑的情景,激起学生对美的追求。调动学生的情感,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

二、启迪思维,点化难点

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紧扣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在教学活动中,要抓住重点和难点,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给我们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通过设计课件,突出重点、分化难点,化难为易,逐步解决问题。

1.抽象为形象,化概括为具体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障碍主要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情趣创设和形象思维的帮助造成的,语言文字作为描绘客观世界的符号,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由于多媒体可以提供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的客观世界的表象,将抽象、概括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具体的可感的东西,使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建立了联系,化难为易,辅助教学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加上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讲解,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把握,从而突破学习的重难点。

如《社戏》写作的意图是通过写“我”看戏过程的耳闻目睹,说明:如果不能把人民从封建的思想文化的束缚当中解救出来,人民仍旧处于麻木状态,那么一切革新都将是空读。然而希望究竟在哪里呢?在“乐土”上生活的童年伙伴们的身上,因为他们有着美好的精神世界,他们不受封建思想文化的束缚。为了使我们的后代不再过“辛苦展转的生活”,或者“辛苦麻木的生活”……而过上“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那就必须战斗。如果只靠读课文很难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如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老师再加以拔这样,从感知→理解→运用,从抽象→具体→抽象,词语的理解在表象的作用下真正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化静为动,化虚为实以多媒体为载体,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主观感受,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如:《荷塘月色》:外面的世界的光线很暗,于是,走进清华园看河塘,用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伤从文学的门廊走过。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随着作者的观察想象——虚实结合、动静相生,整个难点的突破是在欣赏的过程中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驰骋于美的画面中,积极参与进教师的教学之中。以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培养创新,放飞想象

想象,是借助表象在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电教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的表象,以激发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去创造的热情。

教《赤壁赋》: 朝廷容不下你的八斗才情,“乌台诗案”的风波涟漪将你倾覆的山高水远,一片草屋,一杯辣酒,一支怨曲,再加上一两清风明月,天地之间,顿时,天地横贯豪迈之气,大江东去,淘尽风流无数,赤壁江边,临风而立,一立就是千年,转过烟云之身,你依然诗遨游的飞仙。徐徐展示在學生的眼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产生无限遐想。这里借助电教媒体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材料,架起一座表象与思维的桥梁,加速进入文章的情境之中,使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层层深入,对情感的体验步步加深,学生在趣中探索,在乐中求知。

由此可以看出,现代教育技术对课堂教学不仅是锦上添花,更是雪中送炭,发挥了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一个人拥有的潜在独创力与想象力是无穷的,作为教师应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挖掘学生潜在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以兴趣激发为先导,以视听为手段,以提高课堂参与率为目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整个学习过程充满着乐趣。

猜你喜欢
多媒体语文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