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嚼”慢“咽”,方得文味

2014-04-29 00:44李梅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24期
关键词:鸭蛋诗词文本

李梅

摘要:语文教学要想真正提升每位学生的素养,不能一味追求大容量快节奏高负荷,应该有意识地放慢,去贴近每一个孩子的实际需求。本文结合作者自己的教学尝试,从文本的解读、诗词的诵读、名著的深读三个方面论证“慢”的重要作用,力求达到深入文味,得知求真悟情。

关键词:慢语文;语文味“文味”作为典型的民族美学话语,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审美观,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重整体把握、重直觉感悟、重和而不同”的思维特征。

时至今日,社会上流行“浅阅读”、“快阅读”、“碎片化阅读”甚至是“读图时代”之类的概念,迎合乃至强化了人心的浮躁;中考指挥棒的挥舞,课内现代文不再直接作为考试的语段,这都不可避免地冲击了学校的语文教育,以至于教也匆匆学也匆匆。

而语文,只有沉下心来才能深得其中真味是众所皆知的,那就放慢我们的脚步吧。

一、慢解文本求其真

常常感叹,某些观摩课示范课的容量之大是我们平时根本无法仿效的,满目此起彼伏的如树林搬的举手,两耳声情并茂如辩论家般的回答,煞是热闹。因为节奏快,因为负荷重,一小部分孩子成为表演舞台的主人,热闹是他们的,精彩是他们的,而大部分的孩子被摒弃在课堂之外,课后翻阅一下,繁华散尽只留书本的空白。

怎样的语文教学才能激活所有孩子的思绪?慢慢来吧,面对文本,学会真正沉入词语,游刃于文字构筑的意趣;面对文本,学会真正与文本亲密接触,引发对语言的感悟;面对文本,学会真正自如地穿行文本情思之中,内化为自己的素养。有的文本,平淡质朴不事雕琢,粗粗读来,近乎流水账的风格,常常让教师无所适从让学生无从入手。教者与学者都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品尝,才能求得其中真味,如汪曾祺《端午的鸭蛋》。

汪曾祺保有童心,他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寄乡情,花鸟虫鱼,瓜果食物,无所不涉。叶圣陶先生说:“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慢下来,教师做好课前充足的准备;慢下来,课堂成为师生共情的世界。好的语言不一定就等同于华美的辞藻和整齐的句式,看似平淡的语句同样有韵味有情致。如:“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柠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全是大白话,就像一个白发老人闲坐着向一个初来乍到此地的异乡人聊着家乡的风俗,言语之间透露满心的欢喜,“红一道绿一道”仿佛就显现在你的面前,大花猫一个却有无比的喜气。“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如果你走马观花,一定难以明白“还不就是个鸭蛋!”是鸭蛋,又何止是个鸭蛋啊,鸭蛋分明是汪老怀念故乡的载体,这平平常常之物,勾起了他的对于故乡的真情。

再例:“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一个普普通通的鸭蛋,在作者笔下居然写得如此别具一格,这是一般人通常不会注意的,但仔细一想,却又大合情理。可不是吗?淡青色的蛋壳就比白色蛋壳更有“格调”,而鸭蛋的形状也确实有蠢笨与秀气之别。一个“蠢”字,让人忍俊不禁,一个“秀气”,让人心向往之,可见,生活中的情趣是无处不在的。

这些一看就差不多明白的文本,客观上我们对它的风格体悟不够深邃认识也相对肤浅,可越是平淡的文字越需要咀嚼,在咀嚼中咂摸到别样的滋味,寻找到语言的使用规律,体会到作者的独具匠心,浮光掠影是品不出鸭蛋的高邮味的,浅尝辄止自然会忽视鸭蛋所蕴藏的风情雅致。放慢节奏,师生一起循言探理,正本清源,会在“疑义相与析”中触碰亲近这些干净圆润的语言,并感受到与那种生命状态的合一。

二、慢读诗词悟其情

古典诗歌的教学,现在有许多老师喜欢利用多种媒体来反复冲击孩子们的视听觉,文化大百科的作者介绍,FLASH的画面增趣,古诗今唱的流行演绎,一霎那繁花似锦,令人目不暇接。其实,古典诗歌只要慢读细品,文火慢熬,孩子们都能穿越与作者产生共鸣。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传承千年光耀依旧,仝根草老师先用充满激情的说评书一般详细推出苏东坡的生平,给学生营造了一个特定的情感环境,然后反复拉长声腔、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地吟诵,甚而至于手舞足蹈,这点令我叹为观止,没有一定的文化功底是无法使用这“引入”的。课堂中舍弃声色光电时尚类手段,放手让孩子们去读,一而再再而三反复读,首先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语速读出停顿,注意语气语调读出味道(低沉延宕——迷茫苦闷,短促激越——急切焦虑,高亢昂扬—乐观旷达),不要急于求得完美而随意否定孩子的读法,只要能让自己的心灵沉浸于那充满灵性的诗词,就应该尊重他们的元认知,给与表扬和鼓励。

古典诗词需要老师的导,也需要学生的悟,巧妙无痕的导能引领学生的认知方向,提升孩子解读文本的适宜高度。置身诗境,发挥想象,化身作者,说说:在那个宁静的月圆之夜,在贬谪僻远的异乡,你的心中蕴涵怎样的情思才写出这旷世绝词?带着明确性的目的,孩子们会在诵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深读。有的读出了熙宁九年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苏轼面对一轮明月,是思念兄弟的忧伤让他乘酒兴正酣挥;有的读出了词人政治失意后入世与出世的矛盾心理,见月而问天,追月而迟疑,在“天上”与“人间”徘徊不定;有的悟到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从幻觉回到现实,最终选择了入世;有的悟到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似为月亮开脱,实质上为强调对人事的达观;有的悟到了“但愿人长久”突破了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打通了空间的阻隔,虽然月圆人未圆,但明月千里,同此天空,则人若得生命长久,自有与月共圆之日。人是广袤宇宙中的一粒沙,渺远历史中行色匆匆的一过客,即使仅有此感慨,足矣。

诗歌带给人的就是美和自由,诗意美感是文味的终极回归,再品再读,品其构思立意之美,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奇逸飘妙,以超现实的遥想,以虚无飘渺的幻想世界,表现非常现实而具体的人之常情。再品再读,品其理趣情趣兼备,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品其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的的确确感受到“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返璞归真,抛弃华丽丽的视听刺激,潜心贯注于诗词,给孩子们足够的时间,加以因人而异的指点,孩子们便能剥开语词,打通情脉,缝合文理,并能举一而反三。

关于语文修养的提升,我们总不厌其烦地说积累再积累,却常常忍不住寂寞急躁轻率前行。放缓我们的脚步,时间可以作证——细“嚼”慢“咽”,方得文味。

猜你喜欢
鸭蛋诗词文本
鸭蛋大约有多重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鸭蛋去哪儿了
鸭蛋小厨神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