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鹭迪
摘要:新课程改革为教育教学吹来一股清新的春风。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运用新课改的心得体会,提出抛旧识,获新生;换角色,变方式;抓教研,促课改;重实践,敢创新等四点建议,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生物教学;新课改;体会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80
课改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简称,是把学生当成课程建设的主体,并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的改革。课改的具体内容是从应用教材、教育模式、教育理念到考核模式所发生的有目的、有标准、有成果的新尝试、新变化。课改的实质是唤起教师的教学热情、唤醒学生的内在潜力、唤醒本我、塑造人格、建构人生发展体系、让学生的发展走向健康之路。
现如今高考题型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因此,课改势在必行!
一、抛旧识,获新生
观念转变的问题是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内容,但是仍有少数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意义认识不足,教育观念陈旧,在教学教研和评价工作中受传统思想与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较深,造成教师在思想上一时难以转变。对此,就需要学校认真加以研究解决,特别是通过加大校本培训力度,进一步改进培训方式和教学研究方式,使教师从思想上引起重视。
二、换角色,变方式
新课改的实施,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需要做到两点:第一,变权威者为组织者,担负学习与探索的重任。教学工作的职业要求,决定了教师在课改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根据课改的需要和学科特点,应积极参加各种集中学习、教材培训、集体备课、教学研讨会,共同探究提高教学水平的方法和途径,为广大教师展示才华、相互学习提供机会、构建平台。第二,变指导者为参与者。在新课改中,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已经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因此,教师要从旧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探究式学习,着眼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目前,笔者所在学校已初步建立了问题情境——共同探究——多项交流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以期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宽松、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
三、抓教研,促课改
教学课程改革注重的是在高效课堂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搞好教研是做好课改的基础,教师应在组内认真研讨、形成共识课案、设置探究问题、搜索资料、归纳总结。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把新课改的模式应用得如鱼得水。
四、重实践,敢创新
教育教学改革的模式固然很好,但好的理论也需要结合学校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有理论结合实际,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应用。教育教学改革要因材施教,对于不同层面的学生要不同对待、分层教学,才能有更好的效果。在讨论时,教师可让A层的学生为B层和C层的学生做讲解和引导,使三个层次的学生共同进步。
我校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并不是很好,这样能划分A层的学生相对较少,讲解能力相对较差,对B、C层的学生辅导不是很到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对一些疑难问题需要在学生讨论过后做必要的讲解与补充,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另外,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提下,教师应在新课改的基本模式之上,大胆创新、打破常规,开创适合自己的课改套路。
五、课改对生物学科的影响
对于生物教学来说,新课改对其具有重要的影响。学生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对课堂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了解;在课上,对探究案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并由教师做相应的总结与补充。这样,学生学起来轻松愉快,而且在课前搜集资料和预习教材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记住概念性的知识与边缘性的常识。对于比较抽象的课程,就需要教师将课堂节奏与时间进行合理分配,适当增加教师讲解的时间,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疑难问题。
六、课改的经验与教训
运用课改的新模式教学,我们也总结出一些经验。在课上,学生通过自学可以解决的教师可以不讲;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弄懂的教师可以不讲;学生通过互相讲解可以理解的教师可以不讲。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可以为教师进行备课、设计课堂教学、运用教学策略提供更充足的时间。另外,新课程教学策略的立足点不应是如何教的问题,而应是引导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合作、讨论、探究、对话、积累、整合等都应建立在“学”的根本基础之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形成一套个性化的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是新课程的应有之义。这包括预习的方法、听课的方法、讨论的方法、复习的方法、自学的方法等。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以及个性心理特点帮助和引导学生克服不良的心理倾向,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寻求教学效率的最高化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总之,课改是一种新鲜事物,是教育教学的一场革命,革命就意味着改变,这一过程是艰难而痛苦的。但是我们要坚信,革命总会带来新生、带来美好而崭新的未来。
(作者单位: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第一高级中学 12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