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烈维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重视,而人们对此在认识和实践中还存在着许多误区和狭隘化倾向,这已严重影响了初中学生正常的生活与学习。因此,重视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在根本上搞好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纠正其狭隘化倾向的现状。我认为初中学生最常见的心理问题如下:
一、不能处理和同学的关系
自我中心意识强,人际交往能力弱,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显得人际关系不协调。学生在咨询中向教师倾述:"我真不知道怎样与人建立好朋友关系"。"她们总喜欢背地里说我,我总感觉每天他们都在我背后指指點点" "我总加入不进同学们的谈话中","我感到孤独、寂寞",这些学生常产生焦虑不安,甚至恐怖感。有的因嫉妒心理而与同学搞僵关系。
二、学习压力大
总怕家长骂,因而产生厌学心理。望子成龙,家长们对孩子的要求太高。在咨询中不少学生倾说:"每次月考都排名,学习压力大,既难以接受又不能摆脱","一旦成绩不好,不能升入好的高中,","我自认为我学习是努力的,但考试又是班上的尾巴,这样下去还有什么意思","我是从乡下来城区读书的,如果学习不好,我无脸见父母","有时真想不读了。",于是厌学感、挫折感油然而生",表现为焦虑、失意、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和同学的言行敏感、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
三、自信心欠缺
由于家长、老师(主要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常因一次考试失败"老觉得自己智力不高","自己老是失败,考高中肯定没有希望了"于是恢心丧气,"前途渺茫",失去自信心。
四、早恋问题的困扰
有些初中生自身的生理发育较早,开始对异性有一种朦胧的渴望,导致"早恋问题",现在这种现象也较突出,在我们的咨询中略占20%,"总是想看到他""我总想和他在一起""我和他说话心情总是很兴奋",由此感到"烦燥不安,吃不下,睡不香",成绩开始下降。由于走进了恋爱的误区,心理冲突加剧,产生种种心理病态反映。
五、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没有得到足够的爱的时候,就觉得没有人关心我,没有人爱我,怎么办呢,就出去找那些看起来好像很关心我的人,往往就是带坏他的那些人。来心理咨询的时候,大多同学都没有办法理解自己的父母。甚至憎恨自己的父母。
六、留守学生缺乏必要的家教氛围
无论是隔代监护还是亲戚监护,在监护上都存在很大的盲区。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孩子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家里的老年人文化知识有限,有些还是文盲,很难辅导留守学生的学习,也不能监督他们的学习,造成留守学生对学习的自律性差。很多学生面对繁重的学习压力,没有父母的鼓励,出现成绩滑坡现象。便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他们遇到学习生活上的问题时,存在沟通障碍,无人倾诉。中学阶段是身体发育关键期,女生碰到月经初潮、男生首次遗精一类的事情,不好意思和长辈、亲戚说,造成心理上的阴影,也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七、电脑游戏导致学生们荒废学业
虚拟世界是非常适合中学生,生活不顺心,学习压力大以及很强的逆反心理等因素导致了他们选择了一个发泄的空间——虚拟空间。他们可以摆脱现实生活中的一切,去做平时在现实中做不到的事情。这时,电脑游戏就像鸦片一样,使得许多学生越陷越深,逃课、夜不归宿、睡眠不足等问题接踵而至,厌学心理就更重了。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尚处在萌芽阶段,与此同时,家庭结构的变化,社会变革同许多传统习惯的矛盾致使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的产生远比健康教育的发展来的快。针对以上我在心理咨询室碰到的最常见的问题,我认为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要多进行个体辅导,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
利用自己的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去感知学生的行为。在平常和学生的交往过程直至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都注意观察学生的精神面貌、言谈举止、行为动作、兴趣爱好、待人接物的表现。和学生交朋友,进行倾心谈话。经常与学生的促膝谈心,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的心理或思想问题。谈话可以最亲切、最直接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还可以察言观色、随机应变,获得或发现学生心理的一些重要信息。心理学研究表明,谈话过程实际上是交谈双方之间的一种交往与认识过程。谈话双方的心理特征、态度、期望、动机、知觉、情绪和行为等对谈话的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2.要进行团辅导:团体活动功能与目标有三个层次:矫治、预防和发展,且预防、发展重于矫治
也就是说不是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才需要进行团体心理辅导,而是通过辅导,一方面帮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和社会技能,学会用有效的、合理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要,提高人际交往水平,学习自主地应付由挫折、冲突、压力、焦虑等带来的种种心理困扰,减轻痛苦、不适的体验,防止心理疾患的产生,保持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另一方面协助学生树立有价值的生活目标,认清自身的潜力和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承担生活的责任,发挥个人的潜能,过健康快乐的生活。使同学们在懂得珍爱自己的同时,在生活、学习中学会帮助其他需要帮助与关心的同学,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助的氛围,懂得珍惜。
3.用无限的爱心感化学生: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热爱学生是形成教育艺术的基础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对爱抚情感的渴求是每一个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需要。老师只有把爱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田,师生间才能产生心心相印的体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育艺术之树只有植根在爱的土壤里,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第一初级中学5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