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才培养的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探索

2014-04-29 00:44饶宣丽
成才之路 2014年27期
关键词:发掘特点人才培养

饶宣丽

摘 要:信息技术课程由于基础性、操作性和实践性,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果,让学生产生主动接受探知的能力,就必须探索出中学信息技术的有效教法。

关键词:发掘;主体;目标;特点;人才培养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课的教师,在有效课堂教学的探索上,使我最有感触的是要善于发掘学生的兴趣,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通过信息技术课上的知识传授,能培养学生掌握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意识。在几年来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我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了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讲练相结合

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教育的目标在于使人能够继续教育自己。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奠定一节信息技术课堂成功的基础。因此,每节课的开始,我都做精彩的内容导入,这不但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渴望。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对网络上的知识都充满了强烈的求知欲。作为教师,我们则应该高度利用好学生的这种年龄特性。我的课堂就是根据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运用课堂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使他们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信息技术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强调学生操作能力胜过理论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单纯的理论知识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知识储备,留下充分的练习时间就显得很重要;反之,我们在课堂上过多的让学生信马由缰地发挥是难以保证他们的转换能力的。目前的中学生自学能力不是特别的强,面对新信息技术无从下手,过多的练习会让他们失去对该课程的兴趣。我的课堂基本上是安排10分钟~15分钟进行讲解、示范,之后留下知识点让学生进行实践,等他们耳熟能详之后再讲下一个知识点。这就要求教师的讲课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适当调整,力求在精讲、少讲的基础上让新的知识点及难点作为主要内容来讲,这样便于学生把握住重点,让学生在课堂上记忆力高度集中起来。通过这几个学期的实践证明,学生在练习中遇到问题远比讲理论时提出的问题多,这样就可以验证学生的掌握程度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二、课堂模式多样化

进行信息技术课程的讲解过程不同于其他学科,它内容丰富,涉及广泛。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不能完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要让信息技术课的模式变得多样化。我通过长时间的教学,看到学生刚开始时抱着很大的好奇心来学习,但是当知识点增加后,一些理论、记忆的东西就显得呆板枯燥,学生的兴趣就没有那么强烈,这个时候就要找准时机,发掘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并结合大纲的要求,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学习神经,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达到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学校通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情境设置法、直观观察法、操作演示法、个性激励法、游戏导入法等。学习内容有别,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也是大不相同的。如我在讲“信息与信息技术”时,通过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各种信息实例来讲解,让学生体会到信息和大家生活的关系紧密相连。通过这些学生可见的生活的实例,增强了他们的理解度。当学生意识到“信息”概念后,学习起来就会有目标。利用业余时间,我会让学生从周围能获取各种信息,如广告宣传、招生内容、新闻等信息。通过实践引导教学,学生很容易将生涩的理论形象化。有的时候,我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做相关教学内容的游戏,让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有一个感官上的真实认识。在遇到难消化理解的内容时,学生会自己进行演示,通过情景再现能让他们很容易地把握教学大纲。这种自主学习的培养,提升了学生的相互配合,让整个集体都变得团结上进。

三、分层次教学

在分层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给予不同的评价,这样能让学生分别在各自的求知道路上选择不同的速度,更充分地获取知识信息。通过教学观察,不难发现学生在不同的情绪影响下,认知过程和接受速度是不同的。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中,不是单纯的机械划分,而是视情况而随时调整。我会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实施分层教学,在每一节课前先把教学目标分层为共同基础目标、预备内容目标和扩展内容目标。我设置了学生整体的共同基础目标,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节课的学习中都可以达到大纲的要求,同时还为少数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提供高标准的教学要求。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他们不会因为压力太大而感觉到厌烦学习信息技术课。而当学生完成共同目标的学习任务时,争强好斗的学生会向更高一级的层次目标挑战。这样一堂信息技术课下来,学生都掌握得都相当不错。在课下,我会深挖教材,根据课程的难易度进行分组。这样不仅调动了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增加了我在学生心目中的分量。不同的层次评价要注意用不同的言语,我在设计作业的难度上会让学生根据差异的练习,通过基本题、提高题和综合题,让各层次学生都能达到大纲规定的要求。当学生做完之后,我会根据不同的答案给予不同的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我会以鼓励中下等生为主,对层次高的学生要求的也比较高。通过激发学生的层次差异,让学生获得了学习的热情和进取的精神。

综上所述,我们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要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教无定法”就是引导我们要具备多样性、灵活搭配性和创新性。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实践、创新,设计行之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真正成才。

参考文献:

[1]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

[2]韩玲玲,李晓东.中小学信息课现存问题与应对策略[J].科技信

息,2008(18).

(贵州省遵义市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发掘特点人才培养
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考古发掘之后的文物保护探讨
美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作文立意的探究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