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的哲学缜思

2014-04-29 14:38庞跃辉
理论探索 2014年3期
关键词:群众路线价值取向实践路径

庞跃辉

〔摘要〕 我党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人民主体的唯物史观,为把握群众路线奠定了坚实思想基础;人民利益至上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利益观,为把握群众路线价值取向提供了清晰认知逻辑;依靠群众取信于民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运用群众路线工作方法指明了有效实践路径。从哲学高度深刻把握我党关于群众路线的思想,对于深刻领悟群众路线的丰厚意蕴,有效运用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切实增强贯彻群众路线的自觉理性,不断提高群众工作水平,具有特殊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群众路线,价值取向,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D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4)03-0044-04

我党对群众的认知有着深层的哲学底蕴,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以依靠群众取信于民为行为方式,在新的理论高度和实践路径上提出了群众路线的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从哲学高度深刻把握党的群众路线,有利于从根本上领悟群众路线的丰厚意蕴,消解对群众路线的认识误区,切实增强践行群众路线的自觉理性,不断提高群众工作水平,充分赢得群众信任和支持,积极带领群众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

一、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人民主体的唯物史观,为把握群众路线奠定了坚实思想基础

我党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思想,集中体现为崇尚人民主体地位的唯物史观认识视角和高度。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社会财富的伟大创造者,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性力量。马克思恩格斯曾深刻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 〔1 〕 (P287 )列宁也曾深刻指出“具有优秀精神品质的是少数人,而决定历史结局的却是广大群众。” 〔2 〕 (P679 )我党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要思想,正如毛泽东所深刻指出,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因而毛泽东认为党的路线,就是人民的路线。邓小平也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胡锦涛也深刻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3 〕 (P369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从党的领导人的重要论断可以看出,他们把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作为群众路线的思想核心,丰富和发展了人民主体地位的唯物史观,在新的认知高度和时代高度,赋予了人民主体理论更加鲜明、更加深刻的思想内涵,为群众路线提供了有力理论支撑,彰显了党对群众路线的哲学思考,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我党不仅对群众路线的唯物史观有着深刻的理论认知,而且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与坚持党的根本宗旨紧密联系,认为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就是要尽心竭力为人民服务,这充分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与群众路线的内在统一。对此,毛泽东认为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因而毛泽东深刻指出:“如果把自己看作群众的主人,看作高踞于‘下等人头上的贵族,那末,不管他们有多大的才能,也是群众所不需要的,他们的工作是没有前途的。” 〔4 〕 (P864 )邓小平认为党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中先进分子的集合体,深刻指出确认这个观念,就是确认党没有超乎人民群众之上的权力,就是确认党没有向人民群众实行恩赐、包办、强迫命令的权力,就是确认党没有在人民群众头上称王称霸的权力。胡锦涛也深刻指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说到底就是要忠实实践党的宗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3 〕 (P510 )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指出:“我们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决不搞特权,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5 〕 (P118 )党的领导人的这些重要论断,不仅思想深邃、内涵丰富,而且针对性极强,不仅十分鲜明地指出了党的根本宗旨和与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本质区别,而且极其深刻地揭示了坚持党的根本宗旨与崇尚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联系,充分体现了党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人民主体理论的新飞跃,为牢固树立人民主体地位重要理念,深刻认知群众路线精深要义,奠定坚实思想理论基础。

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与党的群众路线有机联系起来,深刻把握了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把为崇高理想而奋斗化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自觉行动。对此,毛泽东曾明确指出:“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 〔6 〕 (P285 )邓小平也曾明确指出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又有代表那个阶段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奋斗纲领。因此才能够团结和动员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叫做万众一心。江泽民也明确指出:“我们共产党人是全心全意为党和国家的事业、为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有什么个人的东西不能抛弃呢?” 〔7 〕 (P133 )今天,我们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是中国人民创造自己新生活而奋发图强、梦寐以求的伟大事业。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觉行动,就是要带领人民群众努力完成这一伟大事业,把坚持党的崇高理想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有机统一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指出崇高信仰始终是我们党的强大精神支柱,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的坚实执政基础,只要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就能无往而不胜。我们从党的领导人的重要思想可以看出,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与党的群众路线紧密相联,就要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把为崇高理想而奋斗落实在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自觉行动中。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正是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这一崇高理想而奋斗,就是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与中国人民创造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抱负的理想相契合。因此,坚持党的崇高理想与坚持以人民主体地位为核心的群众路线是有机统一的。

二、人民利益至上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利益观,为把握群众路线价值取向提供了清晰认知逻辑

我党人民利益至上的思想,集中体现为确立人民利益至上的重要价值取向。这一重要价值取向,就是充分满足人民主体的利益需要,积极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最大化。党的群众路线所彰显的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利益的重要观点。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列宁认为劳动群众利益是最大利益,因为“正是劳动群众才应该是全部国家生活的基础。” 〔8 〕 (P166 )党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民利益观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群众路线价值取向。毛泽东就深刻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邓小平也曾明确指出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指出检验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改善。因此,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价值取向,就是以人民利益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以人民满意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其实质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准绳。我党把人民利益至上作为价值观的根本选择,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利益观,为深刻把握群众路线价值取向,提供了清晰认知逻辑。

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群众路线价值取向,就是要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对人民群众负责。对此,毛泽东认为共产党的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向人民负责,因而必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胡锦涛也明确指出,对人民群众负责就是应当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置,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指出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党的领导人的这些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人民利益至上”与“对人民群众负责”的内在统一性,对于深刻把握群众路线的价值取向具有重要启迪:首先,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因此,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其二,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代表好人民的利益,对人民高度负责。权力就是责任、干部就是公仆、领导就是服务,行使权力就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千万不能把权力变成牟取私利的工具。其三,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总之,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原则,体现群众路线价值取向,必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对人民高度负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

我党彰显人民利益至上的群众路线价值取向,并不是虚无缥缈的诺言,而是要把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真正落到实处,给人民群众以实实在在的利益,不讲空话。对此,毛泽东曾明确指出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毛泽东还明确指出,一定要每日每时关心群众利益,时刻想到政策措施一定要适合当前群众的觉悟水平和当前群众的迫切要求。毛泽东自己就是时刻关心群众利益的典范。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带领部队向井冈山进发,有战士纪律性不强,饿了就偷吃老乡的红薯,老乡对此有意见。毛泽东认为偷吃一个红薯事小,可损害群众利益事大。于是,他立即召集队伍,郑重宣布: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第三,打土豪要归公。这就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纪律”的最早雏形。毛泽东还明确提出:“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 〔9 〕 (P138 )邓小平也明确指出:“要注意听取群众的呼声,同群众商量办事,共同克服困难。有的学校学生提出生活问题,说厨房没有人管,菠菜就切这么一下,连沙子都煮到锅里去了。你切细一点,把沙子淘干净,这总可以办得到吧,这并不要增加经费。” 〔10 〕 (P229 )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可见,我党彰显人民利益至上的群众路线价值取向,不仅高度重视从大政方针制定上,在宏观方面充分考虑满足群众的利益需求,而且十分重视从生活细节之处,在微观方面努力满足群众的利益需求,真正帮助群众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而切实不断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三、依靠群众取信于民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运用群众路线工作方法指明了有效实践路径

我党依靠群众取信于民的思想,集中体现为对依靠群众取信于民实践路径的深刻把握。依靠群众是取信于民的前提,取信于民是依靠群众的结果,两者在实践中实现有机统一。马克思恩格斯曾深刻指出:“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 〔1 〕 (P320 )列宁也曾深刻指出:“只有相信人民的人,只有投入生气勃勃的人民创造力泉源中去的人,才能获得胜利并保持政权。” 〔11 〕 (P281 )我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提出了依靠群众取信于民的群众路线实践路径。毛泽东就深刻指出:“应该使每一个同志懂得,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 〔4 〕 (P1096 )邓小平也深刻指出党的领导的好坏,关键在于能否依靠群众。脱离群众,看不起群众,遇事不同群众商量,不同非党人士商量,天天看领导的脸色,将来一定要栽大跟头。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指出要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和政风建设,改进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改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纠正老爷作风、衙门习气,杜绝吃拿卡要那一套,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党的领导人的这些重要论断,紧密结合中国国情,不仅深刻阐明了依靠群众取信于民的内在要求,而且深刻阐明了依靠群众取信于民的实践方式,为运用群众路线工作方法指明了有效路径。

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的有效路径,就是要牢固树立人民群众具有巨大创造智慧的观念,“真正悟透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虚心向群众学习,在群众中获得经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对此,毛泽东就曾明确指出:“要在人民群众那里学得知识,制定政策,然后再去教育人民群众。” 〔12 〕 (P324 )江泽民也明确指出,一定要在全党形成“老老实实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良好风尚” 〔13 〕 (P98-99 )。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指出:“领导不是百事通,不是万能的。要做群众的先生,先做群众的学生。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多同群众交朋友,多向群众请教。要真正悟透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5 〕 (P126 )向群众学习,并不是做群众的尾巴,而是要善于听取群众意见,认真总结群众经验,正确集中群众智慧,不断提高群众工作水平。对此,邓小平就明确指出:“一个党和它的党员,只有认真地总结群众的经验,集中群众的智慧,才能指出正确的方向,领导群众前进。我们不是尾巴主义者,当然懂得,群众的意见一定不会都是正确的和成熟的。我们所谓总结和集中,并不是群众意见的简单堆积,这里必须要有整理、分析、批判和概括;但是,离开群众经验和群众意见的调查研究,那末,任何天才的领导者也不可能进行正确的领导。” 〔14 〕 (P218-219 )我们从党的领导人的这些重要论断得到深刻启发:向群众学习,就是要善于听取群众意见,在深入调查研究之中积极寻求群众经验、正确综合群众经验、有效采用群众经验,从而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形成良好工作作风,取得群众拥护和满意的工作成果。因此,要在内心把群众当作真正的英雄,善于听取群众意见和集中群众智慧,努力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和水平。

群众路线工作方法有效的实践路径,就是要反对主观主义和冒进主义,紧密结合群众实际,以群众的需要和自愿为立足点,切实开展引导和帮助群众的工作。对此,毛泽东明确指出:“要联系群众,就要按照群众的需要和自愿。一切为群众的工作都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任何良好的个人愿望出发。凡是需要群众参加的工作,如果没有群众的自觉和自愿,就会流于徒有形式而失败。” 〔4 〕 (P1095 )毛泽东还进一步明确提出:“教育每一个同志热爱人民群众,细心地倾听群众的呼声;每到一地,就和那里的群众打成一片,不是高踞于群众之上,而是深入于群众之中;根据群众的觉悟程度,去启发和提高群众的觉悟,在群众出于内心自愿的原则之下,帮助群众逐步地组织起来,逐步地展开为当时当地内外环境所许可的一切必要的斗争。” 〔4 〕 (P1095 )我们从毛泽东的这些重要论断可以得到深刻启发:充分依靠群众,必须真情热爱群众,放下身架深入群众,而不是游离群众之外,高踞群众之上;积极取信于民,必须真心尊重群众的愿望,根据群众的客观实际需要,以群众内心自愿的需求为着力点,切实开展引导和帮助群众的工作。总之,必须坚决反对以个人随心所欲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为特征的主观主义和冒进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指出:“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要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意愿,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要搞那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劳民伤财、吃力不讨好的东西。” 〔5 〕 (P138 )因此,依靠群众就必须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取信于民就必须把利民的好事真正做实、做细。任何单凭个人愿望而主观行事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任何盲目冒进而急于求成的做法,也都是不可取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4〕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论群众路线〔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6〕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列宁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9〕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1〕列宁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2〕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3〕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4〕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 陈 鹃

猜你喜欢
群众路线价值取向实践路径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变迁与现实观照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