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茹
【摘要】笔者依据自身教学经验设计问卷调查初中思品课堂“集体失语”现状,同时依据问卷结果深入挖掘出思品课堂中“集体失语”的重要原因在于学生的“色盲”与“弱视”、教师的满堂灌与唯师从。在此基础上,笔者针对性地开展了发挥资源合力,打造百花齐放课堂和关注话语回归,还原生动生本课堂的教学实践,旨在纠正思品课堂中的“集体失语”现象。
【关键词】思品课堂 集体失语 调查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75-02
初中思想品德是一门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它倡导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其本质是师生间的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然而,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上思品课,课间有说有笑,精力充沛,思想活跃的学生立马变得死气沉沉。课堂中听不到学生的新颖问题,看不到学生之间的争辩交流,教师的启发经常得不到回应,即使有回应,也往往磕磕巴巴,词不达意……由课间的生龙活虎到课堂的鸦雀无声,学生在思品课堂上集体失语成了“沉默的羔羊”。基于此,我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设计了调查问卷调查我校学生思品课堂失语现象,调查学生课堂失语情况,同时依据问卷结果探寻学生“集体失语”原因,并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寻找有效的途径解决这一现象。
一、思品课堂“集体失语”现象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在我校七、八、九年级开展,随机发放问卷300份,收回问卷300份,剔除无效问卷32份,有效调查问卷268份,占89.3%,调查问卷有效。经分析,思品课堂上“失语”现象集中表现在:
(一)老师“滔滔不绝”
调查结果显示,数据表明有75%的学生认为在思品课堂上教师说的多,有12%认为学生很少说,认为学生说的多的仅占5%。这样的课堂明显是教师的讲堂,而不是学生的学堂。教师讲的过多,学生自由表达的时间必然减少,“失语”必然。可见,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授型课堂严重牵制了学生的表达与探索能力。
(二)学生“爱而却步”
数据显示,学生在思品课堂上表达没有力度,能够勇敢的站起来表达的仅占7%,举手要求表达的占13%,很犹豫,想表达,但又怕说错了的占47%,低着头,不希望老师点到自己名字的占26%,可见,学生在课堂上想表达而又不敢表达的占绝大多数,这种“爱而却步”的现象牵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力,严重限制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学生“唯唯诺诺”
数据还显示,学生自己的理解与老师的讲解不一致的情况很多的仅占2%,认为多的只占7%,而与老师讲解不一致少、不太多的占91%。可见,学生在课堂对教师的讲解缺乏自己的理解、一味依从。没有自己的理解,也就不能充分的表达自己。学生的“唯唯诺诺”现象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扼杀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初中思品课堂“失语”现象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原因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15%的学生经常会在思品课堂完成其他学科的作业,24%的学生有时会在思品课堂上完成其他学科作业。这些数据反映了在学生观念中思想品德课程为一门副科,无法与语数英科等学科相抗衡,当其他学科作业繁多、任务艰巨时,他们总牺牲“副科”来保证“主课”学习。这映射出当前学生存在的“色盲”、“弱视”的错误观念。
1.色盲——学生重试轻德
“色盲”,即学生在升学压力下忽视了思想品德课程所呈现的实践性、综合性的教育色彩。目前,不少学生目光短浅如井底之蛙,只看见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的学科成绩,终日埋没于无休止的“主课”作业、“主课”练习。功利的挤压、机械的磨损、事倍功半的时间大比拼,造成了学生思维的萎缩与狭窄,从而看不到思品学科所呈现的色彩斑斓的学习乐趣。这种忽视了德育学习重要性、忽视了思想品德内容渗透性的“色盲”式学习与素质教育的初衷大相径庭。
2.弱视——学生忽视成长主旨
“弱视”,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看不到成长问题的主旨,看不到思想品德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众所周知,思想品德教育是关系到学生长大后成什么样人才的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然而,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功利主义越来越浓重,他们关注于比赛、关注于奖励、关注于成绩……:学生的自私自利思想越来越明显,他们缺乏爱心、孝心、责任心……。他们可能是语文、数学、英语、科学课堂的积极分子,然而思品课堂中默默无闻,因为他们觉得这是一门对他们毫无用处的学科。诸不知,这种想法偏离了学生成长中的主旨,偏离了我们的道德要求,最后只能让自己在以后的成长中走向危险的违法犯罪之路。
(二)教师原因
调查结果显示,非常喜欢思品的学生占13.5%,喜欢思品的占49.8%,有些喜欢思品的占32.7%,可见绝大多数学生是喜欢思品的,可是,他们对于现在的思品课堂却不很感兴趣,也就是说现在的思品课堂不能充分的吸引学生,不能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思品课堂上。教师错误的教学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1.满堂灌,封盖了学生的兴趣及潜能
在调查结果显示思品课堂中“满堂灌”的现象仍然普遍。满堂灌教学中,教师“讲风太盛”,用教师整节课的“讲”代替学生的“学”。教师一直讲,学生一直听?记,有的老师讲得明白,学生也听得明白,有的老师讲得海阔天空,学生听得云里雾里。这种教法往往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且不管容器形状有别,大小有异,承受力不一,一味地硬性灌输。长此下来,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封杀,潜能得不到挖掘。
2.唯师从,扼杀了学生的创新及个性
长期形成的“唯师从”的现状,使学生习惯于教师的传授与引领,学生长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按照教师的思路去思考问题,不懂得也不允许有差异的理解存在。它以教师的思维占有活动占有学生的思维过程,形成了霸道的教风和既惟书又惟上的学风,反对逾越,反对存疑,教师压抑学生的单向“动”,它缩小了学生的视野,窒息了思维的发展,学生的人性发展受到限制,道德情感受到压抑,创新的意识品质和能力无情地被扼杀了。
三、思品课堂“集体失语”现象的对策研究
(一)发挥资源合力,打造百花齐放课堂
学生的“色盲”与“弱视”源于对思品学科的忽视、淡化,在教学中需让学生重新审视思品课程的价值,明确该学科的教育地位。为了让学生走出现有的误区,我在课堂上进行了资源整合的探究,即从教学的本质出发,根据现有各学科、各层次的教育内容,精心研究与思想品德课程的共同性,并将其整合融入到思品教学的环节中。
1.整合学科资源,让思品课堂斑斓之花绽放
在思品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开发教材中的资源,与其他学科有效整合,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绽放思品课堂的绚丽姿彩。我在执教《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与语文的《我用残损的手掌》有机整合,从作者戴望舒的经历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深刻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然后在忧伤的音乐中范读诗歌,感受作者爱国、痛国之情,从而引出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总之,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的有机整合,可在一定程度上化抽象为形象,使思想品德课堂更加血肉丰满、生动有趣,使学生更加愿意学习、乐于学习,从而感受思品课堂的王证斓之花。同时,我们的现实生活无时无刻不在为思想品德教学提供着大量的鲜活的“素材”,这是我们思想品德教师绝对不能忽视的宝贵的教学资源。为提高思想品德教与学的质量,我们一定要记着随时“整合”,广征博引,必能事半而功倍,
2.整合主题班会,让思品课堂育人功能常青
学生不重视思品的学习,其实际德育效果必不理想。同样的“痛”出现在主题班会中:教师不重视,经常成为语、数、英、科教师作业分析及布置课,其德育功能置之不理。于是我便思考,能否在思品课堂上开主题班会,强化德育功能呢?于是我在任教八年级上册之际,给思品课堂来一次大革新。在期初,我给学生布置如下任务:首先,要求学生根据教材并结合自身、学校等实际情况确定主题;其次,分小组确定每个主题之活动方案;最后,在班级内讨论修改并最终立案。方案确立之后,由各班级全体学生依据方案自行开展主题班会,教师在课堂中扮演者观众与听众的角色。最后,在学生的努力下,《爱在屋檐下》以“感恩父母”的主题呈现;《老师伴我成长》以“打小报告,你赞同吗?”的主题呈现;《网络交往新空间》以“上网的利与弊”的主题呈现。每个班级主题不一,各具班级特色。在班会开展中,我积极放权,让学生自行讨论、研究,展现了热烈、开放、活跃的课堂氛围。自主、多样化的主题班会吸引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引起学生情感、心灵共鸣,最后在老师的引领下逐渐达成思想品德强大的育人功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弱视”学习。
(二)关注话语回归,还原生动生本课堂
中国“唯师从”的传统意识及“满堂灌”的错误教学使教师在课堂上占绝对的主导地位,然后剥夺了学生的话语权。殊不知,话语权是学生固有的一项权利。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课堂活动只有回归学生本位,展现教师学生之间的平等融合,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沉默的羔羊”不再沉默,从而真正把素质教育改革落到实处。
1.营建“和”之氛,让学生勇敢讲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教育工作者应努力保护和鼓励着这一天性,给孩子们充分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尽情释放自己的能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让自己与学生以“和”为贵,即创造自由和谐的教学环境,为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鼓励学生讨论甚至争辩,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的“好动本色”,以调动他们主动探求知识、发表独立见解的积极性,在参与中动手、动口、动脑、增长智慧和能力。如本人在执教《我知我师,我爱我师》一课中让学生开展“教师在未来是否会消亡”的辩论会。整个课堂学生的讨论踊跃而热烈,课堂气氛和谐而轻松。从学生跃跃欲试的表情中我看到了学生的勃勃生机,看到了学生的“好动”天性,感受到了他们作为课堂主人的快乐。在这种课堂中,学生的体验是幸福的、乐融融的,营造的气氛是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机勃勃的,呈现的课堂是师生互动、情理交融、兴趣盎然的。
2.发扬“合”之策,让学生互动讲
“合”之策,即让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展开学习,通过合作与交流,互相帮助,相互促进,其关键在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和合作,参与合作交流的学生与具有对问题、观点的领悟力、发现力、批判力和反思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交流持续并生成新的意义,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和迎合。如,我在执教《做一个诚信的人》中出具了一次小组合作活动,制作一份《诚信交往规则》为了保证小组成员间的全员参与性及协作力,本次活动我要求如下:第一步:自编规则。每位同学结合自身、联系社会,编写1-2句工整或押韵的诚信交往规则。时间为2/3分钟。第二步:小组合作。小组成员依次为“检查员”“主持人”“记录员”“发言人”,分工明确。(1)“检查员”检查自编情况:(2)在“主持人”协调下各成员展示自编诚信规则;(3)“主持人”组织成员讨论、修改规则(合四为一):(4)最后“记录员”将讨论结果填写到纸上。第三步:成果汇报。“发言人”代表小组展示成果。在这个教学活动中,全体学生各有职责、分工明确:自我探究、积极动脑:全员参与、共同探究;自我展示、乐于表达,充分展现了“群体对话”的力量。
3.引导“问”之境,让学生主动讲
“问”之境,即大胆引导和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学习方式,它实现了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由被动答疑到主动质疑。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课堂教学中,我鼓励学生积极设疑。生1:我不明白,为什么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生2:地球是这么美丽的星球却遭到了如此破坏,主要有哪些破坏手段呢?生3:“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地球上有这么多的资源,人类为什么要破坏它呢?为什么不留住,给人类来使用呢?针对学生这些有价值的提问,给予学生3-5分钟交流、探究,组内成员相互解疑,最后在反馈时老师适时指导,整节课堂气氛融洽,学生积极性很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韩震,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冯根水,关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探索,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2003(12)
[3]初中探究型课程实施案例选编,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