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开伯
乏力(全身无力)是老年人十分常见的症状。而在它的背后常隐匿着重要的疾病,故不可大意,以免贻误病情,造成巨大损失。下面列举几个实例,供大家参考与借鉴。
某男性患者,57岁,素有高血压,长期服用洛活喜、洛丁新等降压药。近日出现全身乏力、心跳加快等症状。就诊时经心电图检查、血液生化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等均无明显发现,后经仔细阅读心电图发现胸前导联T波低平且伴有高大H波(状如P波)。后诊断为“低血钾症”,经服门冬氨酸钾镁(潘南金)后,上述症状消失、心电图正常。
解析:①长期服降压药的患者,常有低血钾发生,而在血清钾还没有明显低下时,心电图已有T波和H波的改变,故高血压患者乏力和心跳加快常是心肌缺钾的敏感征象,高血压患者应预防低钾的发生。②低钾亦是诱发致死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因素之一,故预防低钾并及时纠正是非常重要的。
某男性患者,62岁,因左前降支阻塞而植入支架,距今已两年多。长期服抗血小板聚集药和他汀类药物。近日出现全身乏力、小腿酸痛等症状,后经检查发现低血钾伴他汀类药物性肌损伤(磷酸肌酶升高),后经补钾和他汀类药物减量并辅以水飞蓟宾,症状消失。
解析:①植入支架后,长期服药,特别是服他汀类药物,可造成骨骼损伤,严重者可肌溶肌坏死,故可造成低钾和磷酸肌酶升高,为此及时补钾并服水飞蓟宾(肝内对他汀类减毒)可迅速减轻症状。②关于他汀类药物副作用的问题:如有肌痛等症状,药物减量或停药可减轻以至消除症状。凡是有肌痛者以选择他药为宜。
某女性患者,65岁,患慢性心力衰竭多年,长期服强心药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症状基本控制。近日来突发心跳加快、乏力伴出虚汗,经检查,心电图呈低钾状态,血清蛋白减低,后经补钾并输白蛋白,症状消失。
解析:①心力衰竭患者经常因长期服利尿剂而造成低钾的常见,故在临床实践中注重钾的监测是非常重要的。因低钾是诱发心力衰竭伴发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甚至会诱发室颤,为此迅速纠正心力衰竭患者低血钾是临床中的重要课题,也是防止心力衰竭患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关键所在。②众所周知,现代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已很少出现严重水肿现象,故在临床实践中及时发现和纠正低蛋白血症是减轻患者症状和维护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某女性患者,67岁,平时身体尚佳,但近期出现全身乏力和多汗现象。经三大常规检查、血液生化检查、心电图检查均未见异常,后经颈部B超检查发现胸叶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再查甲状腺功能,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后经服甲巯米唑,症状消失。
解析: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常伴有心悸和乏力等症状,为此在临床上对有上述症状患者进行全面检查,特别是甲状腺功能不能小觑。
某男性患者,62岁,近期发现全身乏力和消瘦,经化验和影像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只是血清癌指标均很高,为此又做增强磁共振,在其肝右叶发现10.5厘米×0.5厘米的实质性占位,后经手术切除后,上述症状均消失。
解析:老年性乏力和消瘦,常是隐匿性肿瘤的早期症状,故应高度重视。在各项客观指标都无异常的情况下,要高度怀疑肿瘤,应进行血清学和影像加强检查,以防遗漏,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某女性患者,72岁,平时除稍肥胖外,无其他异常,近期发现原因不明的全身乏力,后经检查确诊为2型糖尿病,经控制饮食和服二甲双胍,症状消失。
解析:在糖尿病初期,多由骨骼胰岛素受体功能衰减而多伴发全身无力,所以老年患者如有乏力表现,一定要检查是否患糖尿病。
上述列举了六种常见的出现全身乏力的患者,其背后均有一定的致病原因,为此在日常生活中要重视自身的感觉异常,及早就医,以防止遗漏疾病,造成重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