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震撼人心的魅力

2014-04-29 09:39郭艳
课程教育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解读高中语文

郭艳

【摘要】针对悲剧的教材文本教师要创设情境,并鼓励学生进行人物分析和文本分析理性分析,最终实现教材文本的深入理解。为了更好地解读悲剧性文本,教师要重视分析悲剧文本的特点,总结出悲剧性文本教学优化措施。

【关键词】高中语文 悲剧文本 解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52-02

悲剧有着震撼人心的魅力,悲剧能够让学生逼真地“看”到人类生存的真实状态,珍视人生悲剧美感,容纳悲悯性情绪。为了更好地解读悲剧性文本,教师要重视分析悲剧文本的特点,总结出悲剧性文本教学优化措施。

1.高中语文悲剧性文本特点

悲剧被称为“戏剧之冠”,通过正义的毁灭、英雄的牺牲或主人公苦难的命运,显示出人的巨大精神力量和伟大人格。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确如此,悲剧与喜剧不同,悲剧所展现的震撼力往往带给读者更大的震撼,更多的思考和更为理性的探析。新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引入了不少悲剧课文,通过这些文本的展现,让高中生更为深刻的理解到社会生活中的悲剧和时代悲剧是对整个人生的一种哲理性的感悟与感叹。同时,在悲剧的感染下,学生也会在悲痛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锻造人格,其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另外,悲剧也有着阅读美学的特点,悲剧美是美学的主要范畴之一,它是在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和悲剧情境,这种悲剧的程序设计能够使得学生从中学习到悲剧表达手法和艺术特征。而且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和文中的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直面悲剧、忍受苦难、悲悯弱者、仇恨邪恶:激荡起对假恶丑的憎恶,飞扬起对真善美的憧憬,这也是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总之,悲剧美学借助教材文本传递给高中生,教师有责任有义务让学生感受悲剧艺术,激发悲剧情愫,感伤与愤慨中洞悉文学作品的魅力。

2.悲剧性文本教学优化措施

2.1 创设情境,感受悲剧魅力

悲剧性文化的优化教学要重视创设悲剧的情境,以此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悲剧魅力。创设悲剧情境的途径有:第一,教师情感投入。教师要率先表现出与课文内容一致的情感表现,要利用朗读来创设情境基调。例如:教学《包身工》,教师可以设计导入语“孙中山先生一生倡导天下为公,社会主义新时期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越来越广泛。(语气沉重)但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70年前,中国上海的包身工却过着完全丧失人权的生活。(板书)第二,多媒体技术应用。创设情境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例如:教学人教版必修3《祝福》时,教师就要播放一小段旧中国的照片和简单录像,通过发黄的照片,衣衫褴褛的人物,还有照片上人们呆滞的表情展现旧中国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的双向匮乏。必要时,还可以进行旧照片与现代照片的对比,通过人物笑容的对比创设悲剧的基调。第三,走入角色。教师要鼓励学生走入悲剧的角色,例如教学鲁迅先生的《祝福》时,学生可能会对祥林嫂的形象有诸多的不理解,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到人物的悲剧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进祥林嫂,设身处地想一想:没读过书、丈夫死了、强迫再婚、第二任丈夫死了、孩子死了、没有心理辅导、没有亲人安慰、工作不顺心。在如此的设想之后,学生会更深刻地体会到人物的悲哀。总之,创设情境是感受悲剧魅力的关键。

2.2 研读文本,感受悲剧意境

悲剧性文化的优化教学要重视研读文本,在文本的细节之中感受悲剧意境,而悲剧意境是悲剧魅力的主要体现。第一,赏析细节。例如:《红楼梦》是我国著名的悲剧文学,而新人教版选择的《林黛玉进贾府》的片段没有表现出最有悲剧张力之处,但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然后反过来寻找教材文本的悲剧细节。例如:教师指出“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早见人又捧过漱盂来,黛玉也照样漱了口。盥手毕,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这段请同学们仔细研读。通过学生仔细探索就可以发现:(1)林黛玉寄人篱下必须要转变生活方式,试想一下小小年纪就要改变这些,不得任性,不免让人觉得悲哀。(2)“盥手毕,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从这段想到了“如厕吃枣”笑话,可见黛玉为人聪明,这么聪明的人却落得悲剧下场,更让人觉得悲哀。第二,欣赏结尾。悲剧的结尾往往更引人深思。教师要重点指导阅读研究。例如:教学必修2第二单元《孔雀东南飞》结局时,要重点分析“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让同学分析结尾悲剧气氛对人对己的影响,以及对后世的影响,进而深刻感受悲剧意境。

2.3 分析人物,感受主体个性

悲剧性文化的优化教学要重视分析人物,感受人物的主体个性,例如:教学必修2第二单元《孔雀东南飞》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重点分析兰芝的人物形象,通过“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六为君妇,心中常苦悲,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慕名求婚者接踵而来”指导学生说一说兰芝的个性和能力如何?然后再分析非主体人物,指导学生评点“阿母怒遣兰芝”、评点“逼迫改嫁”。从中感受到阿母和兰芝哥哥的人物特征,以及对悲剧结局的影响。总之,教学要指导学生主动分析人物,感受人物的主体个性,保证学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整理出人物的主要个性,并将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个性结合起来分析。

2.4 透过表象,感受深沉理性

悲剧最大的魅力就是要进行理性思考。第一,要从人文角度分析。例如:教学《孔雀东南飞》时教师带领学生分析了人物的悲剧性和人格特征,然后进行对比“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六为君妇”一“阿母怒遣兰芝”。“慕名求婚者接踵而来”一“逼迫改嫁”。从中更深刻地体会到封建社会的婚姻制度的悲哀,感受现代社会制度的美好,以及对人权的尊敬。基于此,可以让学生以现代人的角度给兰芝写一封信。第二,要尝试进行社会化理性思考。例如:教学必修1第二单元《荆轲刺秦王》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析封建社会的情境下“荆轲重视太子丹厚遇重任”的心理,以此来综合地评价荆轲的历史价值,最后总结,荆轲行为有着延伸的社会价值,也正因此千百年来,受压迫的人们敬仰荆轲。透过表象进行深沉理性思考是分析悲剧的关键,教师要组织学生全面思考,深入思考,并给予一定的启发。

综上所述,针对悲剧的教材文本教师要创设情境,并鼓励学生进行人物分析和文本分析理性分析,最终实现教材文本的深入理解。

参考文献:

王耀辉著,《文学文本解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第1期

猜你喜欢
解读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个案解读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的解读
解读日本摄影家植田正治的摆拍写实现象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于高中语文鉴赏阅读教学的思考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