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对播音主持专业学生语言综合能力培养的影响

2014-04-29 03:49:33谭寅峰
科教导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网络语言播音主持

谭寅峰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作为一种新型信息传输媒介,已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与工作学习中,随之衍生的大量网络用语对播音主持教学工作也带来了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网络语言传播的背景及特征,提出网络语言对学生语言综合能力培养的影响,并对当前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能力方法进行浅析。

关键词 网络语言 播音主持 语言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Impact of Network Language to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Majors' Language Comprehensive Ability Training

TAN Yinfeng

(Department of Journalism, 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 Zhoukou, He'nan 466000)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network as a new medium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has gradually penetrated into people's life and work study, along with a large number of network-derived language teaching for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also had an impact, this paper analyzes network language background and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put forward the impact of network language on students' language integrated ability, and analyzed the methods of current students' integrating language ability training.

Key words network language;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language comprehensive ability

新媒體语言环境下,网络用语产生为网络热词出现提供了基础和传播受众群体,受众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度在互联网上直接表现为对网络热词的追随和大量传播,“土豪”、“小伙伴”、“惊呆了”等这样的热词不断产生。新媒体时代,作为信息传播的一次飞跃,它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传播壁垒,传统的受众开始向多样化的受众进行转变,信息传播的加剧,网络热词应运而生,同时得到大众的广泛认可。

1 网络语言传播背景与特征

网络语言依靠现代科学技术而传播,新媒体具有传统媒体的基本特征,而且在此基础上新媒体的传播速度之快和传播内容的信息量之大,是传统媒体无法取代的。同时作为信息接收者的受众在新媒体面前其角色地位也不断转变,受众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信息的发布者,如“小伙伴”、“土豪”等当前网络热词,就是由网友在一些热点事件前发表自己观点后形成的广泛的社会认知。媒介的大融合时代,人们的思维模式,阅读方式,记忆力已经慢慢地进行着转变。受众已经由传统的单一的深度传播开始趋向发散的、不深入的、浅显式的思维模式。

互联网的大众普及化,因此互联网的文化呈现出平民化、通俗化的特点。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它不仅产生了传播技术的变革,同时它所带来的社会现象及传播特点也给媒介研究带来新的认识。网络语言是互联网传播语境下的产生的一种传播现象,网络语言近些年使用频率高,运用普遍。这种互联网文化是大众的文化现象,因此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因而影响较大。当前,大多网络语言是社会现象的直观描述,它的形成多是由一定的社会热点新闻构成,而网络语言则是体现了受众对这些新闻事实的立场。新媒体时代,媒介信息碎片式呈现。网络语言刚好顺应互联网所采用的信息模式,通常,网络语言的字数较少,但却较易上口,能被广大受众所记住。同时新闻事件引发网络语言产生,新媒体语言环境为网络语言的传播提供了媒介平台,网络语言找准新闻事件的某一个关键点,来告诉受众新闻事件是什么,关键点在什么地方。网络语言本身具有现实性,表述较隐晦,有一定的幽默性和讽刺性,网络语言属于受众自创,因此在传播途径上由普通大众主创,在网络上以及大众生活中普遍使用,并最终被传统媒体认同和使用,形成自下而上的传播。

2 网络语言对学生语言综合能力培养的影响

网络语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作为一种不断变化发展的语言现象,网络语言其形式灵活多样,传播速度快,使用广泛,如当前网络上的“小伙伴”“土豪体”“凡客体”、“淘宝体”、“咆哮体”等各种文体,还有经常在互联网上出现的造句现象,这些都成为播音主持教学课堂中生动的例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网络语言举例分析,容易被学生认为是对他们所熟知的语言的认同,专业的课堂偶尔使用网络语言能够引起学生的讨论和关注,从而让课堂内容丰富有趣味。

由于网络语言存在语法改变、图形符号等不合乎语法规则的现象,因此网络语言不利于学生对语言规范性的学习,对播音主持教学工作也带来影响。网络语言中内容的随意替代容易引起误解和语言混乱,为显示个性及为方便输入考虑,网络语言中有大量的错别字,容易给大众的理解带来困扰,因此大量使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既有精华更有糟粕,在网络中,同样存在大量的语言暴力或污言秽语,这类粗俗网络语言的流行和广泛使用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品位。

因此我们需要辩证对待网络语言的传播,新媒体时代,热点新闻事件的传播途径更为宽泛及迅捷,每个人都成为了新闻的制造者和发布者,网络语言的迅速传播,体现了受众对新闻事件及社会热点的关注度及对国家对社会发展的看法,因此在播音主持专业课堂上应该让学生理性看待网络语言的传播,学会取舍,不能盲目运用,合理地利用网络语言提升自身语言能力。

3 当前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能力方法

播音主持专业学生语言综合能力培养并不是单一的一门课程,而应该是由多门专业课程共同构成的系列课程。网络时代下,我们应该尽可能多层次、多角度研究学生语言综合能力培养问题,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让学生自我探索、学习、提高,领悟语言技巧的运用。专业老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师生之间有机结合起来,对于提高播音主持专业学生语言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3.1 转变思想,建立教学新模式

运用网络语言可活跃课堂气氛,拉近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距离。“亲其师,信其道”,教师适当使用网络语言,可以引起与学生的共鸣,得到学生的认同,从而起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如教师为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可以引用网络语言“每个人都要积极‘跟帖,不能只是‘打酱油”,对学生的表扬以“给力”代之。教师对网络语言信手拈来,运用自如,不但能赢得学生的喜爱和敬佩,而且能给学生树立灵活运用语言的榜样。同时需要老师借助网络语言增强学生的语言规范意识。播音主持工作对語言规范性要求很高,但是网络语言的符号随意替代、错别字、语法混乱等现象与此刚好相反。教师可以借助对网络语言的分析对比,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规范语言,增强语言规范意识。例如对“囧”字火热背后的分析,对各类造句的解读和跟踪,都可从多个角度分析语言运用,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3.2 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听说写能力

“听”首先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生动地讲述,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听的同时感受语言的韵味。同时要培养学生掌握听的方式,要关注讲述对象讲话的主题。

培养“说”的能力,首先要为学生口头表达营造一种氛围,一是开展课堂内的说,课堂教学本身离不开“听”和“说”,作为播音主持专业,不光是课堂上的简单的语言的表达训练,课下也应该组织生动的形式多样的“说”的训练。

“写”是对一个人各种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考察,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不同种类的文体的写作,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有利于学生对各种文体的掌握。教师除了普遍性地教学文体格式,注重网络语言的不规范性外,还应该结合专业重点强调,这样学生学习实用性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提升,对提高写作水平非常有帮助。

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已经出现,网络语言既对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提出了挑战,又带来了新鲜的内容。在播音主持教学中,作为老师应该更多地了解当前网络语言的流行趋势,并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确引导并加以规范,规避网络语言对语言传播的不利影响,合理利用网络语言为播音主持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晓苏.当代网络语言的特点及流行的文化原因[J].学术探索,2012(5).

[2] 李铁锤.网络热词传播现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3] 黎昌友.网络语言的消极影响及其规范[J].广西社会科学,2009(4).

猜你喜欢
网络语言播音主持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
从模因看网络语言的流行和传播
论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创作的功能与规律
电视新闻播音主持的艺术性特质分析
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的创新发展
网络语言朝生暮死现象探析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汉英翻译
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7:06:19
多维传播语境中播音主持的功能与拓展分析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8:20:52
符号学视域下的网络语言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