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悦
【摘 要】钢琴即兴伴奏,是音乐教师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在钢琴即兴伴奏的学习过程中,较多的学生存在和声匮乏、反应速度慢、整体协性差等障碍。对于这些问题,可以从视唱的方向入手,在即兴伴奏与视唱的联系、调性感觉的建立以及经验的积累等多个不同的角度,探讨视唱练耳训练对克服即兴伴奏难点的指导作用,为提高即兴伴奏学习效率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视唱练耳;视奏;和声;调性;即兴伴奏
即兴伴奏,是用于根据主调音乐即兴创造多声部音乐的技能。如果用键盘类乐器(钢琴)演奏,则称“钢琴即兴伴奏”。在钢琴即兴伴奏的教学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很多钢琴专业的学生,乐曲弹得很好,而即兴伴奏的技能却非常差,往往出现调性不熟练、找不到主旋律之类的问题,演奏的时候不流畅,破坏旋律的完整性。这部分学生所接受的识谱训练一般是正谱,听觉以固定调为主,一旦遇到简谱伴奏,或者是遇到需要将正谱移调的情况,反应力就大幅下降。而接受过简谱训练的学生,在对歌曲进行伴奏的时候,反应力与流畅性都很好。出现以上情况,都是因为学习者对即兴伴奏原理的理解不足所致。因此,有必要从其基本原理开始进行讨论。
一、即兴伴奏与视唱之间的联系
(一)即兴伴奏的分类
即兴伴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带旋律伴奏,即旋律与伴奏织体同时存在,它适用于各种钢琴即兴表演以及音乐课堂教学。二是无旋律伴奏,即根据主调音乐的旋律编配纯伴奏。它适用于为所有的声乐或通俗演唱、多声部合唱伴奏,在没有正谱的状况下,伴奏者可提供合理的和声织体跟演唱者配合。以上两种又都适用于所有的音乐课堂。如讲授一首歌曲,示范时一般选用带旋律伴奏,让学生熟悉旋律与和声走向,如果选择自弹唱的方式示范,那就要用到无旋律伴奏。在学生熟悉旋律需要演唱时,亦可选用无旋律伴奏为其伴奏。但无论是哪一种即兴伴奏,都需要即时认谱,故可以认为,两种即兴伴奏都是视奏,或者说,都要运用到视奏的方法。
(二)视奏与视唱之异同比较
视唱与视奏,在表达手段上是不同的,其身体机能原理也是不一样的,但其中也存在着重要的共同点。以下我们对两者作比较分析:
由上表可知,视唱的输出是发声系统,由大脑处理从谱面音符到唱名发音的翻译过程,此为“形码”到“声码”的转换;而视奏则将发音换成手弹奏的动作,即“形码”到“肌肉动作”的转换。视唱与视奏的共同点在于:必须经过信息处理的过程——理解谱面,然后大脑解读音符、节奏并转变为输出代码。视唱与视奏之间的区别在于:从阅读谱面信息,直到乐音的最终输出,整个过程中视奏比视唱多出了一个环节——手。人的发声系统,与“手——乐器”系统,实质上是等同的。“发声”与“弹奏”,其本质都是肌肉动作。对一首乐曲的熟悉,不论是唱和奏,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形成牢固的、熟练的肌肉记忆;而对于视唱或视奏而言,其最终目的则是为了建立条件反射,加快反应速度,从而达到快捷与流畅。即兴伴奏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套用了视唱的原理:阅谱后先在头脑中完成信号翻译的处理过程,然后由演奏器官——手作为直接信息输出。
(三)即兴伴奏的难点分析
人类能任意运用高或低的腔调唱歌、说话,也能随意地发出一些不规则声音,以达到想表达的效果,这都是因为发声系统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我们能够熟练的控制这些部分,从而发出不同的声音。事实上,视唱跟朗读课文的机制是相同的,朗读课文是根据文字发出语音,视唱是根据谱面发出乐音,两者都是形码到声码转换的过程,可概括为“信息处理——信息输出”过程。为什么唱歌、朗读的时候可以自如控制,而视奏的时候却不能了呢?这是因为“信息处理——信息输出”的过程出了问题。故,即兴伴奏的难点最终可以归结为:信息处理:“阅读——解码”过程的熟悉;从信息处理——输出过程的快速协调。
(四)学会控制身体的一部分
一般来说,视奏不流畅我们称之为“反应慢”,慢是因为“阅读——解码——输出”的过程不顺利。在唱的时候,人的发声系统是协调同步的,而唱与弹都是肌肉运动,那就说明习惯、适应在短时间内将“手——乐器”系统像声带一样熟练地协调起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某种程度上说,视奏就等于视唱,只是发声器官不一样。如果学生的视唱过关,那么要做到视奏也完全不应该成问题——只需把手当成自己的喉咙来练习,拿到每一张新的谱子,先在心里唱,然后逐渐做到心唱的同时也能用手在键盘上“唱”出来。有了这样一个认识的高度,就可以明确练习的方向了:把弹变成“唱”,手在键盘上的“发声”要跟嗓子一样熟练。
二、“伴奏”存在的意义及和声感觉建立的重要性
(一)“伴奏”存在的意义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学习唱一首歌,或演奏一首乐曲的过程。在没有伴奏的情况下,单纯地听或唱旋律,并不能很好地把旋律记住,往往要重复很多次,才能形成记忆。但若在有伴奏的情况下就不一样了——比如经常去的餐馆里或经常经过的商店里常播放的一首歌,只要次数足够多,在头脑里形成了印象,过后也可以哼出几句旋律来。学习弹奏一首新的钢琴作品时,只弹单手的话,也是无法很好地形成完整结构记忆的,一旦加上另一個声部伴奏,形成立体的和声结构印象,其记忆就牢固多了。由此可见,对音乐作品旋律记忆效率的关键因素,在于伴奏;熟习乐曲的诀窍,在于人听觉的和声调性感的建立。
(二)“调性感觉”建立的重要性
没有受过专门音乐训练的人,常常出现走音等现象,原因就是他们的调性感觉不强,所谓“跑调”,意思就是,唱旋律不能唱进调里面,之后通过多次跟随伴奏的练习,音准得以提高,唱得自然就好听了。这更加明显地指出,视唱音准的训练,必定要通过准确的和声配置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我们也知道,现代音乐中的无调性作品,与带有严谨调性规则的古典乐曲相比,往往纯古典派乐曲是能被更快记住旋律的。为什么呢?通常来说,在音乐作品中,低声部和声确定了调性,和声的密度确定了节奏,从这两方面,和声对于旋律的音高、节奏及走向来说,是一个参照物,从而起到了记忆旋律的辅助作用。另一方面,音乐作品存在的意义(针对艺术歌曲、民歌、流行曲等即兴伴奏适用作品而言),首要的就是“具有歌唱性”。一个作品的演唱(演奏),如果生硬、机械地“念”旋律,其抑扬顿挫不能跟伴奏契合,将会是非常糟糕的表演。就大众习惯而言,听到一个清唱,多数听众也会潜意识在脑子里搜索曾经听到过的伴奏版本,将其“套”到清唱旋律上,从而判断演唱的质量。我们可以说,演唱(演奏)其音乐性的质量,直接取决于其演唱(演奏)者的是否具有良好的调性感觉。
(三)通过视唱练耳建立调性感对于即兴伴奏的指导意义所在
视唱中的调性感,与即兴伴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视唱,不单纯是唱,唱的同时也在听,整个视唱训练的过程,都是为了通过听觉反馈(听自己的声音),加强内心听觉的熟练程度。“和声性的听觉训练,侧重从纵的方面,并以纵横结合的方法,培养内在的和声功能感与色彩感”①。上文所说到的“培养调性感觉”,实际上就属于内心听觉训练的一部分。教学实践中发现,即兴伴奏学习不出色的学生,平时都会忽略唱谱。因为视唱方面的欠缺,内心听觉不强,因此而缺乏良好的和声、调性感觉。因此,在即兴伴奏中和声选择的匮乏的原因,也就不言自明了。加强视唱练耳训练,多唱,多听,对于即兴伴奏的和声训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练习方式
根据第一章所分析到视奏与视唱的比对,我们知道,即兴伴奏中的视奏,就等于“演唱”这首歌曲。效果最佳的演奏是需要伴奏的,所以,对于即兴伴奏中选择和声困难的问题,最直接最有针对性的措施,莫过于通过大量规范的带伴奏视唱训练,来寻找和声感觉,从而建立带调性的内心听觉。练习时,注意力不要完全放在旋律上,而应该有部分注意力放在和声上,同时还应该常注意和声走向,慢慢地系统建立带调性的内心听觉。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学生就能找到为旋律配上适合和声的规律。用一个很抽象的名词形容:“感觉”。其实“感觉”的实质,无非就是在视唱(奏)的同时,能及时根据旋律走向找到和弦走向,再通过听觉反馈,控制旋律与和声更加贴合,而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培养出良好的歌唱性习惯——不论带不带旋律的即兴伴奏,都要“唱”出调性感,这是非常重要的。
三、进行针对即兴伴奏的视唱训练时唱名法的选择
(一)五线谱与简谱的识谱机制分析
如果前面一、二节所讨论的问题都做到以后,学生还是不能在拿到新谱时很快地反应出来。那是什么原因呢?前面说到,即兴伴奏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视奏,而视奏的关键就是识谱。即兴伴奏所遇到的谱有两种:五线谱与简谱。以下我们对这两种识谱机制作出分析:首先讨论五线谱:我们所知五线谱识谱机制,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固定调唱名法:即对谱面固定位置的条件反射。利用五线谱的五条线作为坐标,根据符头所在谱表的空间位置来确定音符的唱名读音;二是首调唱名法:即在不同调号下,根据主音确定各音级的位置,根据空间距离辨识音高以及唱名②。近年来,在即兴伴奏的教学中,大多数谱例旋律都是以简谱方式书写,再在每一句的开头标上所配的和弦的标记。习惯了固定调的学生拿到简谱伴奏时,头脑里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第一,读简谱;第二,将简谱的旋律翻译成固定调的字母;第三,根据字母找到键盘上的位置。经历了这样在脑中翻译的过程,就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学生即兴伴奏从视谱到在短时间内演奏出来的困难,很大程度上就是对识谱的方法不明确,没有坚定某一种识谱机制的意识。
(二)首调与固定调识谱机制的利弊对比
(1)固定调。采用固定调识谱机制的人,大多数具有固定调听觉,(一般为从小学习钢琴,或者是视唱练耳、作曲、指挥专业的学生)。但即便是固定调识谱机制,在遇到转调或移调时,也必须要有扎实的乐理功底,与相当敏捷的反应速度,才能把整首作品流畅地弹奏下来(仅仅是流畅,还没算上和声与织体的编配)。在探讨如何能快速地掌握即兴伴奏时,这种情况是不具实用性的。(2)首调。首调唱名法的认知方式,是融合简谱的认知原理,利用线位坐标,根据音符之间的空间距离和音高走向来进行的③。在乐理与和声知识不够过关的情况下,如果对每个调号的音阶结构、每一个级数的和弦形成牢固的肌肉记忆,就可以在读出旋律的同时,快速地在脑海中进行和声编配。在有键盘作为参照系的状况下,是具有优越性的。
(三)识谱机制的选择
“首调读谱的优点:可以快速标记和弦功能,乐曲的各类调式较容易辨别、分析,并可快速转调,尤其是在给中国作品编配的时候,大多是标题音乐,主题非常鲜明,因此用首调读谱更能把主题准确地表达出来。”④在笔者的教学反馈中,大多数具有首调感,在视唱练耳中采用首调的学生,即兴伴奏能力都比较出色。这也说明,首调唱名法更加方便直观,容易契合调性感觉。故笔者认为,选择首调唱名法做针对即兴伴奏的视唱训练,对于即兴伴奏的学习更加有利。結合这些情况,我们可以得出措施:学习即兴伴奏(演奏),必需在大脑里暂时抛弃五线谱固定调CDEFGAB的理念,树立简谱首调1234567(即do re mi fa sol la xi等唱名)的概念——首调视唱的识谱机制在即兴伴奏中必不可少,而运用了首调视唱方法的即兴伴奏,对快速掌握该技能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
四、总结与思考
即兴伴奏的学习,其实说难不难,说易不易。太多的伴奏者在练习的过程中,没有用心去思考、选择一些更有效率的方法;另一方面,是只将注意力集中在键盘上、纸面的理论上,而忽略了音乐的本质——作品本身应有的歌唱性。“内心听觉是一种在没有外刺激的情况下,以人的主观意识引起的内在刺激,有意识地唤起神经脉冲而形成一种明确的内在音响想象的心理活动过程,它是每一个学习音乐的人必须具备的音乐素质,是所有音乐学科与专业的基础。”⑤学生在练习即兴伴奏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地利用视唱练耳去培养内心听觉,拿到了不熟悉的谱子,先唱,然后边弹边唱,聆听自己的声音,在唱与听中建立和声与调性感觉,这对即兴伴奏的学习是大有裨益的。(作者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高州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