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霞
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 在数学活动中,具有良好数感的人对数学情境能反应迅速、准确、敏捷和思路简缩,能自然地运用最优化的解题策略《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的具体体现是:“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选择恰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同时《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 结合自己执教的《11~20各数认识》一课,现就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做一些粗浅的论述.
一、创设情境,启蒙数感
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基础,贴近生活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和感受数学的实际意义,使学生很容易将知识与生活经验建构起来,获得丰富的表象和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的数感意识得以萌芽. 如《11~20各数的认识》一课,创设学生非常熟悉的大海边的情境,通过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通过学生数数解决问题,数一数沙滩上一共有多少只海鸥?有的学生一只一只数、有的2只2只数,还有的学生5只5只数,用不同的方式来数数,发展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实践操作,形成数感
学生在具体操作实践活动中,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感悟数学知识,建立数感. 低年级学生主要通过对实物及学具的感知和操作来获得数感. 通过实践操作,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就在身边,感受到“数”的趣味和作用,并对数产生亲切感. 本节课学生主要通过对实物和具体学具的感知和操作来获得数感.
如《11~20各数的认识》一课,认识11的环节,让学生建立十进制的概念,理解计数单位“十”是培养数感的基础. 共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层,用小棒表示沙滩上的11只海鸥,学生用小棒来代替海鸥,学具和实物建立一一对应的数量关系. 第二层,把11根小棒整理一下,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是11根. 学生自主地动手操作摆小棒,汇报交流,呈现出多种摆的方法,学生各抒己见. 通过比较体验,让学生感到把10根摆在一起,更容易看出是11根,初步感受1个十的概念. 第三层,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 进而理解10个一是1个十. 从而理解了数的意义,建立正确的数概念,为培养数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再如认识计数器环节,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十位”和“个位”的意义不同,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个位是表示几个一,十位是表示几个十,而是通过先拨10,再拨11,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个位上没有珠子了,没法拨11了,通过质疑,激发了学生对数的认知欲,“11应该怎样拨呢?”通过这一环节,让“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引发学生主动思考. 这是老师适时的指导和点拨,让学生对10个一是1个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理解了个位和十位表示数的不同,对数有了进一步的感知与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三、重视估数,发展数感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实际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估算的机会要比应用精确计算的机会多得多. 如《11-20各数的认识》一课,在巩固练习中,创造性的开发教材内容,把教材上数辣椒,改为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在海边数贝壳,让学生估一估大约有多少个贝壳,通过学生对个数的整体感知,估计出数量,让学生多估算,多交流,从而增强估算意识,逐步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数感.
四、联系生活,提升数感
联系生活,理解数的意义.数是从具体事物的数量中抽象出来的符号,对数的理解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本节课设计从生活中找数的环节,首先,先让学生从身边、教室里,找一找数,再想一想我们的生活中,你在哪见到过这些数?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探究,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 其次,老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资源,把抽象的数学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从中提高学生对数的敏锐程度,形成对数的良好直觉,启蒙学生的数感.
数感的形成不是靠一节课就能形成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较长时间逐步培养. 培养学生的数感,需要我们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把培养数感的任务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并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数学素材,让学生感知、探索和发现,在感知、探索、发现中发展自己的数感. 把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作为教育的基本目标,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