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背景下独立学院工程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4-04-29 12:05容蕾蕾崔薇
课程教育研究 2014年11期
关键词:专业知识工科学院

容蕾蕾 崔薇

【基金项目】(教改项目)依托工程专业优势,独立院校应用英语专业(工程翻译方向)建设研究(2014YYJG082)。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0122-02

教育部2003年出台的《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规定:独立学院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时至今日,翻译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然而,据统计,到2013 年我国翻译人才无论从数量、质量还是人才培养方向都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目前国有企事业单位在职专业翻译人员不足 3 万人,高端中译外人才严重匮乏,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瓶颈[1]。我国培养的翻译人才无法适应国内外翻译市场,在国际翻译人才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2009年我国翻译市场超过 60% 的翻译业务被外国翻译公司拿走[2]。市场需求为独立学院翻译人才培养提供了契机的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如何培养符合社会职业需求及岗位资格要求的合格翻译人员,成为独立学院突破瓶颈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工科独立学院翻译教学模式的构建

工科院校在培养工程翻译方面的应用型英语人才方面具备学科优势:首先工科院校的学科设置与市场紧密相关,更能适应社会经济建设和就业需求,这种紧贴社会脉搏的专业设置为英语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优化提供了便利条件;其次工科院校丰富的科学与工程教育资源,更是为具有工程特色的英语复合型人才的跨学科学习提供了一个便利渠道;再次,工科院校的学生受其环境影响更具有创新性,逻辑思维能力更强,通过英语专业知识的训练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到了工作岗位能更好的适应所承担的工作。

PACTE(process in the Acquisition of translation competence and evaluation)曾提出翻译能力有五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双语能力,非语言知识能力,翻译专业知识,工具能力,策略能力以及认知因素和态度因素。这就意味着一个合格的翻译人员要有夯实的双语基本功,同时还必须掌握一门或几门专门领域的新知识。面对翻译任务时要对文本和标准有足够的敏感性。合格的译者可以被称作“百事通”,双语知识、百科知识、专门知识、术语知识等全部具备。工科性质的独立学院依托工科院校的优势,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增强工程翻译知识的学习以及工程翻译实践的训练,培养合格的工程翻译人才。

译者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翻译专业教学模式的目标,国内外很多学者就此提出了多种翻译专业的教学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翻译专业的良性发展。Nord 提出一种以职业化为基础,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他认为对某一给定文本,要能分析其功能、主题、论说顺序、所使用的非语言因素、措辞、句法、风格、语气以及要达到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给予适当帮助,特别是在学习初期阶段,来保证学习任务不会偏离正确的方向。Vienne 和 Gouadec 提出了情景法教学模式。在这一模式中,真实的翻译任务被引入翻译课堂,翻译任务最好是由课任教师亲自参与的翻译任务组成,这样教师可以在训练过程中组织真实的现场,使翻译过程变得更加逼真,理论和实际有效衔接。翻译教学模式已经从教师以“教”为主过渡到学生以“练”为主。因此工程翻译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注重以学生为主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培养。

(一)英语综合知识学习

在这里综合知识的学习除了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词汇,语法,阅读的学习外,最重要的是,跨文化能力的学习与提高。众所周知译者不能简单地将文本字面意思从一种语言带入另一种语言。要想让目的人群真正理解翻译出来的文字,译者本身必须具备融入到特定人群中的本领,这正是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因此,独立学院在开课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特点开设此类课程,使其摄取西方人文、历史、地理风俗、宗教等方面的文化知识,提升语言的综合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二)翻译知识学习

翻译知识学习是学习的主要部分,包括翻译基础理论、笔译、口译等基础课程。学院可以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自编即适合学生水平又适合工作岗位需求的教材,每位任课教师都可以在教学中不断充实自编教材的内容,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材料。

(三)专业知识学习

专业知识学习是翻译课程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而且可以弥补学生不同领域专业知识的不足,为其迅速适应职业要求做好准备。专业知识的学习包括土木结构及工程造价等,以专业术语学习为主导,使学生不断增加专业术语方面知识的积累。此门课可以设为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未来就业规划选择相关课程。

(四)翻译实践积累

在学习的初期阶段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作业,作业完成之后在老师的带领下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讨论翻译过程中词,句,语法的选择,在此过程中培养他们对所翻译文本的敏感度。随着翻译训练的不断积累,老师可以模拟设置真实的翻译现场,或为学生们联系实践机会,实现教学与实际的真正对接,为其毕业后走向职场打下基础。

三、结语

独立学院的发展不应仅依托母体的优势,而要积极地探索出一条适合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应用型专业翻译人才培养之路,以工科为背景的院校应充分发挥工科院校的优势,合理设置课程,以学生为主体,将翻译基础知识学习与专业知识学习有效結合,培养社会急需的工程英语翻译人才。

参考文献:

[1]顾维忱.关于改进高校法律翻译教学机制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77 -80.

[2]赵淑元.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5):123-124.

作者简介:

容蕾蕾(1982.-),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崔薇(1982-),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专业知识工科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87年工科“学霸”成都追梦记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传播专业知识,启迪成长智慧
学院掠影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地图的应用研究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