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妍
【摘 要】 目的 探讨手术前后呼吸道护理对胸科手术的预期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肺癌、食管癌支气管扩张的住院患者180例,进行手术前与手术后护理。结果 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及减少了并发症。结论 术前与术后精心护理对手术效果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胸科手术;呼吸道;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胸科手术患者的术前术后呼吸道护理,对手术顺利并如期进行及手术预后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例如,支气管扩张并有吸烟史的患者,术前如果不进行确切有效的针对性护理,会直接影响手术进行,甚至导至手术不得不停止。术后如不采取适当措施很容易出现肺不张肺炎、气胸脓胸等并发症。会很大程度影响手术质量及预期疗效。我院自2012年7月至2014年5月共收食管癌、肺癌、支气管扩张180例患者,经手术前后呼吸道护理,收到满意效果现将应用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80患者中。男性120例、女性60例,年龄27-64岁,平均44.6岁,其中肺癌75例、食管癌90例、支气管扩张15例、有饮酒者40例、有吸烟史患者105例、慢支患者78例,以上患者都做肺功能检查,均适合手术治疗。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指导患者入院后,禁烟禁酒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呼吸道感染。指导支气管扩张患者体位引流排痰嘱患者每日早晚各一次做深呼吸。咳嗽叩背,使痰液順位引流到气管咳出,对痰粘稠不容易咳出的必要时采用超声雾化吸入[1],同时做痰的菌培养应用相应的抗生素,并备好吸痰器等设备。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正确呼吸,通过呼吸功能性训练,有效改善换气与通气功能,增强肺的顺应性,特别是针对老年患者,由于其肺顺应性下降,气体交换减弱。肺功能均有相应变化,应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患者平卧位,吸气时气体经鼻腔吸入使隔肌降低,呼气时经口腔慢慢吐出8-10次/ 分。做深呼吸运动,早晚各2次。嘱患者微微张口并深吸气,舌尖紧贴门牙,采用腹肌作用力从而引发胸腔振动达到有效咳嗽目的。
2.2 术后护理 患者经麻醉未清醒时将患者平卧位,使头偏向一方,准备好鼻导管吸痰,工作同时给予氧气吸入,患者苏醒后,脉搏血压、呼吸平稳后,协助患者做做深呼吸运动进行正确咳嗽。方法:护士在患者右侧一手抵住患者背部另一手轻轻按住伤口,嘱患者按术前指导的方法做有效咳嗽,由于手术麻醉时间较长,慢支及吸烟或气管插管等因素导致的缺氧促使肺部血管渗透压增加。从而刺激呼吸道分泌物增多[2]。手术后,大量持续吸氧使呼吸道粘膜干燥,导致痰粘稠不容易咳嗽咳出,如果不能有效及时处置,会造成严重缺氧伴呼吸困难严重可产生窒息,做深呼吸运动后咳嗽,有利于支气管纤毛上运动利于气体进入肺泡促使肺泡张力加强,减少残腔使肺膨胀,预防肺部感染及并发症发生。手术后第一天由于病人呼吸道粘膜比较干燥痰不易咳出,可应用庆大霉素与a- 蛋白酶加入适量生理盐水,同时进行雾化吸入4次/a能充分保持呼吸道湿润并能有效稀释痰液并有抗感染的作用。手术后第二天,痰液逐渐增加,由于支气管纤毛功能逐渐恢复,致使呼吸道分泌物上行,这时指导患者咳嗽并取得患者完全合作。由于切口疼痛导致不敢进行深部呼吸,护士应站在患者后面自上而下为患者叩背促使并振动气管与肺让痰液上行,如痰液在上行主咽部时可用左手中指食指并拢并放置胸骨让患者做深吸气末屏气,持续性后压刺激气管导致患者被动咳嗽让痰即可咳出,患者咳嗽不敢用力时护士应用手按压切口边缘,当患者咳嗽时适当加压,吸气时松手,同时给予一定腹压,有部分患者无力咳嗽且痰液粘稠可采用鼻导管吸痰法[3]。操作上要严格无菌操作。动作上要求快、柔、轻。导管左右转动时要特别防止呼吸道黏膜损伤。上述方式排痰效果不理想时或患者缺氧严重时可应用气管切开术。
2.3 病房要求 应保持病室空气新鲜,一般温度应在15-18℃之间、湿度在50%-60%因为湿度降低室温上升可导致患者呼吸道粘膜干燥,从而适当降低室内温度增加湿度[4]。患者症状将得到很大改善,如果室内温度过高时可向地面洒水,同时开窗通风在适当保持室温的情况下采用1:500“84”消毒液喷洒地面,防止病毒的繁殖,减少细菌。达到降低呼吸道感染的目的。
3 讨论
我们胸外科通过对180例患者,采用了术前术后呼吸道的重点护理,并运用了呼吸功能方面的技巧训练、应用了适当治疗措施,针对不同病情不同患者部分疑难患者采用了不同的护理方法。同时对术后患者指导其增加营养。早期锻炼提自身机体免疫力,为手术顺利进行营造了有利条件,提高了手术质量,为患者早日康复患者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仇淑江,等.手术前后的呼吸道护理[J].中华临床新医学,2011,12:1093-1094.
[2] 吕学正.外科护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3] 张明,闫亚芹,等.老年呼吸道护理体会[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6):50-53.
[4] 林英,张平,等.肺部疾病的基础护理[J].国外护理分册,2010,(8):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