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祯
[摘要]:农村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由于其父母在经济、政治和社会中的弱势,经常置身于“困苦”环境,加之其抵御能力差,很容易引发一些教育疾病或者社会问题。小学教育是重要的奠基工程,小学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的第一阶段,小学教育时期不仅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最旺盛的时期,更是学生对外观世界认识的启蒙时期,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未来。关注并有效地解决小学教育阶段,农村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既是家长、学校,也是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弱势群体子女 教育问题 对策
人类社会进步需要人的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但是伴随着经济转轨和一系列重大的社会变革,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其趋势虽得到遏制,但是农村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弱势程度不断加深。为了研究之便,我们把弱势群体子女归为贫困、残疾、单亲和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农村弱势群体子女即指上述各类人群的子女。农村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由于其父母在经济、政治和社会中的弱势,经常置身于“困苦”环境,加之其抵御能力差,很容易引发一些教育疾病或者社会问题。小学教育是重要的奠基工程,小学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的第一阶段,小学教育时期不仅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最旺盛的时期,更是学生对外观世界认识的启蒙时期,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未来。关注并有效地解决小学教育阶段,农村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既是家长、学校,也是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现状分析
1.教育资源实质上的不公平,使得农村弱势群体子女在教育资源获得上处于劣势,发现农村弱势群体子女在教育问题上仍然处在实际上的失衡状态。
(1)农村弱势群体子女在教育机会上承受着不同程度的不公。从义务制教育入学的机会获得上来看,虽然国家颁行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凡年满六周岁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但是实际上,在农村及其贫困地区,辍学现象要远远比有关机构统计的数据要多。
(2)教育实质性不平等在农村弱势群体子女中有着充分的体现:大部分农村弱势群体子女虽然义务教育阶段享受到入学机会的均等对待,但相对强势群体已经将兴趣转移到追求教育的品位上,使其子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而农村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在向实质性平等前进的过程中只能是望而却步。具体表现:在当很多富裕家庭的孩子在学奥赛、钢琴,全面发展的时候,他们只能因为经济的原因而放弃。在这种种的因素作用下农村弱势群体的子女在还未进入社会竞争前就已经处于了落后的地位。因此教育资源合理分配、从实质上真正促进教育平等成为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上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社会公众对教育的“工具性”与“功利性”的高度认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农村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的停滞不前。
3.工具性在农村主要表现为:只偏重教育的社会功能,忽视教育的本体功能,使农村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难以主动获得求生存、求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意识、人格与能力。
二、农村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1.经济困难是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农村弱势群体经济上的低收入性、生活上的贫困性决定了他们在子女的教育支出上就会低于社会平均水平。最为严重的是,生活富裕的家庭与农村弱势群体家庭的强烈反差令弱势群体子女羡慕、嫉妒,继而自卑、仇视。“学校等次越好,农村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健康状况则越差”,这也恰恰说明强势与弱势的贫富对比会使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失衡。因为所谓“好学校”是社会财富、社会地位、社会文化集中体现的地方,而这些也正是农村弱势群体子女所缺乏的,在这种强势的包围中他们容易产生自卑,甚至会自我封闭,这就容易引发教育问题。
2.家长文化水平低是造成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要因素。经济贫困往往导致知识贫困,“知识贫困是一切贫困之源”。调查显示,各类弱势群体子女家长的文化程度都较低,在农村表现的尤为突出,70%以上是初中及以下的文化水平。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可以从各个方面影响家庭环境,从而影响下一代的智力和教育的发展。家长的文化水平低,创造财富的能力相对就差,家庭生活就会拮据;家长的文化水平低,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家庭氛围的意识就差,常常不能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家庭中的冲突、愤怒、攻击就在所难免;家长的文化水平低,就不会自觉调控自己的行为和教育,脾气暴躁,情绪不稳,打骂子女便会经常发生。生活在缺乏文化氛围、情绪紧张、教育方式不当环境中的农村弱势群体子女,是不可能健康成长的。
三、解决农村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1.改善经济状况,保障社会权利。经济的障碍严重阻碍了农村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从经济上扶助农村弱势群体。但是总体而言,在资源分配和权利赋予上,更多的是按照社会主流人群的主观意志排列组合,尽管这样会使农村弱势群体获得一些资源,但是所占比重很少。要真正改善农村弱势群体的地位和处境,必须赋予农村弱势群体更多的社会权利,并赋予他们发挥这些权利的公平机会,发展他们在使用这些权利时的能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援助农村弱势人群。
2.重视家庭教育,办好家长学校。家长的文化程度是农村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办好家长学校是提高农村弱势群体子女家长文化水平的重要渠道,也是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所以,政府要支持学校和社区成立家长学校,组织农村弱势群体子女抚养人接受教育,并对他们实行免费培训,全面、系统、深入地传授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长的文化修养和教育素养,使广大农村弱势群体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进而促进孩子教育的健康发展。
3.学校要做好教育引导、预防与救助工作。
第一,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其教育素质和教育能力。要培养心理健康的学生,首先要有心理健康的教师。为此,学校要定期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进行教师教育素质和心理健康能力的培训。通过培训,使教师增长相关知识,增强责任意识,提高自身教育素质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第二,纠正认识偏差,根植合理观念,预防教育问题的产生。一是通过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辟心理健康专栏和网页,成立心理健康咨询室等途径,针对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开展教育辅导。个别教育辅导与咨询以其保密性和针对性为学生所欢迎,在这方面成功地运用现代化网络教育转化有问题的学生,为我们的健康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二是开设健康教育课,将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引进课堂,通过讨论、交流、引导,使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实,正视自己的弱势地位,自觉调控自己行为。为了激发农村弱势群体子女的斗志,教师可以介绍弱势群体子女成才的案例,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第三,为农村弱势群体子女寻找教育支持。农村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在集体的比较中产生的,他们需要与自己具有共同性质的小团体以便求得教育的平衡。所以,我们的学校可以将具有共同特点的弱势群体子女组成小组,在这些小团体中,让他们寻找与自己相近的教育感受,寻找相近的沟通语言和沟通方式,寻找相互间无障碍的教育支持。但是我们千万不要把农村弱势群体划定在一个小圈子里,在为他们寻找支持的同时,更要教育农村弱势群体子女主动将自己融入集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并且在广泛接触社会、接触他人的过程中磨炼自己,提高自己承受挫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