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技术治疗白内障临床特点分析

2014-04-29 20:33傅情双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

傅情双

【摘 要】目的:对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技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特点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72例(72眼)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并选择同期接受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72例(72眼)患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术后裸眼视力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眼部视力、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比较(P<0. 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技术具有前房波动小、不塌陷等特点,用于治疗白内障效果安全可靠,并发症少。

【关键词】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

【中图分类号】R77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899-02

白内障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眼部疾病,也是导致视力残疾的首位原因。该病高发于40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还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多[1]。白内障症状明显,视物模糊,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因此积极的治疗能够较好改善视力,提高生活质量。采用小切口的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白内障是较新的技术,因具有切口小、恢复迅速、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该术式在临床逐渐推广应用。本组研究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技术治疗白内障,效果理想,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以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白内障的72例(72眼)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男33例,女39例;年龄48-82岁,平均(66.5±1. 8)岁,平均病程(1.8±0.9)年;属于先天性白内障21例,外伤性白內障28例,并发性白内障23例。并选择同期接受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72例(72眼)患者作为对照组,男31例,女41例,年龄49-79岁,平均(64.3±2.6)岁;平均病程(2.4±1.0)年;先天性白内障21例,外伤性白内障25例,并发性白内障26例。经比较,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白内障类型等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小切口的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进行治疗。术前先充分散瞳,再用0. 4%的诺喜滴眼液实施球周麻醉或者半球后麻醉,暴露术野后,用牵引线将上直肌固定,然后对结膜囊进行冲洗,再剪开球结膜,巩膜止血,在距离角膜缘后的2. 0 mm处作弧形切口,再在巩膜作隧道切口。从切口入穿刺针进到前房,并注入黏弹剂,然后连续作环形撕囊,扩大角膜的切口,水分离晶状体核,再注入黏弹剂,取出晶体核,把剩余的皮质吸出,注入黏弹剂,在囊袋植入人工晶体,水密切口,闭合结膜切口。对照组实施常规的超声乳化手术。2组患者术后72h都要给予抗生素防感染,术后3d每天都密切观察角膜缘创口的愈合情况,检查是否存在眼压、角膜水肿、虹膜炎症、人工晶体位置、瞳孔大小等异常情况。睡前均戴上眼罩,以保护术眼。给予为期3个月的随访,详细记录术后1 d、3 d、1周、1个月、3个月时的视力情况[2]。

2 结果

2.1 2组术后裸眼视力情况

2组术后裸眼的视力都获得不同程度的提升,而且时间越长,视力恢复越高。

2.2 2组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术中出现并发症4例,术后4例,共8例,总并发症率为11.11%,其中术中后囊破裂合并玻璃体脱落4例,术后虹膜受损2例,术后角膜水肿2例。经对症处理后视力恢复较好。对照组术中并发症7例,均为囊袋破裂;术后并发症8例,3例角膜水肿,4例虹膜受损,1例悬韧带断离,总并发症率为20.83%,2组并发症率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白内障的视力致残率居于所有原因的首位,可引发明显的视物模糊症状[3]。近年来,白内障发病率居高不下,且呈逐年升高趋势,主要以中老年人群为高发群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目前,治疗白内障的常规方法是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术,同时植入人工晶体,该术式治疗彻底,术后康复迅速,并发症率低,可以将手术时机提前,能尽早去除病因,使患者恢复正常的视物功能[4]。然而,因为乳化超声手术的设备昂贵,技术相对复杂,需植入软性人工晶体,使治疗成本大为提升,不利于在基层医院推广。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技术的实施不需要依赖昂贵的设备,手术操作较为简单,而且切口较乳化超声术小,术后角膜水肿、虹膜受损、后囊破裂等并发症发生率低,因此,术后视力康复较快[5]。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d、3d、1个月裸眼视力>0. 5的例数比重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0. 5的例数比重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这表明,在术后早期,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技术治疗,视力恢复更迅速。在并发症方面,对照组的总并发症率为20.83%,观察组为11.11%,对照组的并发症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综上所述,采用小切口的非超声乳化术式治疗白内障,具有前房较稳定、易操作、受硬核限制小、免除超声波辐射、不需要依赖昂贵设备等特点,治疗效果好,成本低,并发症率低,更适宜在基层医院使用,符合我国防盲普及的需求。但是进行小切口的非超声乳化术时,需要注意下列几个问题:①隧道切口不可追求小,要依照晶状体核硬度选择大小;②截囊以6-7mm为适宜,可有利于晶状体核浮出;③黏弹剂注入充足,以充分保护后囊膜;④注吸时注意将残留的小皮质全部吸出,注吸针不能压到切口的后唇,防止伤及虹膜和角膜,引发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朴香淑.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技术治疗白内障临床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10 ,17(2) :23-24.

[2] 史新洲.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与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17(9):150-151.

[3] 尹智新.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15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5):207-208.

[4] 焦晓玉.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2013,33(8):44-46.

猜你喜欢
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有些白内障还需多病同治
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130例的临床效果体会
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胆结石的临床体会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糖尿病白内障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可疑房角关闭和原发性房角关闭及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大力发展网络文艺的三大抓手
超声乳化与小切口手术用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治疗临床分析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