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文萍
【摘要】課堂能不能找到一条真正通往未来的路径?中美两国的小学数学教育方法的不同,发现中美两国的教育就好像是阴阳两极,如果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采取中国方式,实践创新能力的教育采用美国方式,那就会成为一个更加完美的数学教育方式。从具体课例中看到希望。让孩子的未来多一份自信。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式转变 迷茫 发现 探寻 前行
一、迷茫
上世纪八十年代,课堂上的“讲”是大家最关注的。能言善辩、讲解生动的老师最受欢迎。上世纪九十年代,课堂上“问”风兴盛。教师问,学生答,如何问出水平,问出精彩,是那个时期老师最热衷的话题。进入21世纪,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强调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于是一系列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冒出出来,大家纷纷展示自己的学生如何在课堂上争辩、如何自己学习探讨……可是,折腾了几十年,回到常态课上,人们忽然发现,几十年前存在的问题现在依然困扰着当下的老师和学生;老师们使用着几乎与世界同步的先进教学设施,制造着远远落后于世界的低下的教学效率,制造着学生对学习的厌倦乃至痛恨,我们的课堂能不能找到一条真正通往未来的路径?带着迷茫,多少人一直在苦苦寻找。
二、发现
教育是什么?皮亚杰认为,教育是认知发展的陶冶过程,就是创造条件,促使儿童与外界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不断成熟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育目的不在于增加儿童多少知识,而在于使儿童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把内心潜在的发明和发展的可能性表现出来。按照皮亚杰的话说,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培养儿童能做新事,有创造能力和发明兴趣,而不在于只训练重复既有事情的人;教育的第二个目的就是,要培养儿童的批评性,具有求证的能力,而不只是接受知识。由此可见,皮亚杰认为教育最主要目的不在于接受事实,而是培养创造力、想象力、洞察力。
我们都知道美国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动手能力、创造力、想象力、洞察力、对知识的质疑与批判都是一流的。启德专家李冠军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认为:美国教育的优势是:学术领先、理念超前、实力雄厚。主要体现在:第一、强调通才教育;第二、注重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信息知识灌输式的教育;第三、非常注重人的个性化培养,不管是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每一个学生都会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和能力来选择课程,而这些课程比国内要多样化一些;第四、美国教育提倡教育的国际化。据统计,全球70%的诺贝尔奖得主在美国大学工作;全球44%最常引用的论文也出自美国大学。正因为美国有那么好的师资,所以能够吸引到全世界各地顶尖的人才去美国学习,他们在这方面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我们也不要气馁,我们也有自己的教育优势:中国数学基础教育很扎实,与中国向美国教育方法学习取得许多进展相比,美国向中国教育的学习才刚刚起步,目前只能说是幼儿学步阶段。但是,许多美国专家已经明确这种学习是十分必要的。美国的教育界已经有这种认识。他们认为中美两国的教育就好像是阴阳两极,如果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采取中国方式,实践创新能力的教育采用美国方式,那就会成为一个更加完美的数学教育方式。
三、探寻
以人为本强调小学数学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例1:吴正宪老师在执教三年级《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中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
师:要想知道这两个图形(两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的面积大小时,你有什么好办法?
生1:用眼睛观察
生2:把两张纸重叠,不能重叠的部分剪下了再比
生3:用格子纸覆盖在上面,数方格…….
以上方法学生们都给与肯定,表示赞同
生:举起手中的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高喊可以用我的这个尺子量!(其他同学大笑)
师:你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因为在测量线段的长度时,我们可以用直尺来量,这是面积,面积指的是围城这个图形的大小,所以我觉得就可以把我们刚认识的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作为一个“方尺”来度量面积的大小的测量工具。
师:多会思考的孩子啊!(师带头鼓掌)
吴老师的一个简单追问,让传授知识的地方,变成创造知识的地方,培养了孩子的创新意识。
2.培养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例2:杨玉翠老师在执教二年级《万以内数加法》一课时,一上课教师就在黑板上给出如下信息:
图书类别 故事书 科技树 连环画
本书(本) 786 388 193
师:看黑板
生:可以从表格中获取数学信息
师:获取信息可以干什么?
生:提出问题?……
师:故事书和连环画一共多少本?
生:786+193=979
7 8 6
+ 1 19 3
9 7 9
生1:为什么要从个位开始加起?
生2:进位点是否可以不写?
生3:为什么不从百位开始加起?
生4:为什么相同数位相加?
…….
学生不仅问题意识强,而且所有问题都是在学生自主交流、质疑、争辩中达成共识,解决了万以内数的加法(进位)的学习。更让人吃惊的是,学生由连续进位扩展联想到除了满十进1外,如果遇到满二十、三十…..怎么办?9+9最大不超过二十,怎么会有满二十的情况呢?由此学生又联想到乘法9×9=81想到连加。再看看到学生学习的状态,个个是开心的、快乐的,每人都能大胆畅所欲言,提出的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不用说。师生关系是:和谐、民主、平等。每个孩子都觉得数学有趣,数学好玩。
四、前行
从华应龙老师的《台湾长什么样》,刘德武老师的《密铺》,从张齐华老师的数学文化到课中研究,从贲友林老师的个人精彩课堂到“以学为中心”…….所有的教育者都在梦想中起步,在现实中跋涉前行,现实中的理想课堂,永远在追寻过程中,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大家只为一个共同目标:让中国的数学教育方式更加完美,让孩子的未来多一份自信。相信会有更多的老师会和我们一起思考与实践,走在路上,让我们一起同行。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杂志
[2] 王道俊扈中平:《教育学原理》福建教育出版社
[3]全美数学教师理事会|译者:《美国学校数学教育的原则和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4]贲友林的《现场与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