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4-04-29 18:39谢微李惠敏
中国市场 2014年18期
关键词:评估体系物流管理教学体系

谢微 李惠敏

[摘要]物流管理实践性强的学科属性决定了物流专业的教学必须以实践教学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使命。但在当前中国高校的物流教学实践中,存在着物流实验室建设不足、教师自身实践能力不强以及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设置相脱节等的重要问题,必须通过综合性的措施和强化实践教学评估体系建设来加以解决。

[关键词]实现教学;物流管理;教学体系;评估体系

[中图分类号]C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8-0141-02

现代物流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新技术和新的利润增长源,被企业广泛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进和市场环境的日益复杂化,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要提出了新的需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1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着大量和普遍性的问题,但依笔者之见,以下三个问题最为普遍和重要,值得深入分析。

1.1大部分高校物流实验室建设不完善或不足

专业的物流实验室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受制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让所有的高校都建立齐备和完善的实验室既不现实也不可行。但当前主要的现实是部分高校的实验室建设处于低级水平,甚至没有实验室,即使部分高校建立了一定的实验室,大多数实验室存在着雷同性极高的现象。大部分学校都是模仿临近和同一地区的实验室硬件和软件,没有形成差异化和相互补充的建设格局。这导致实验室建设的硬件条件已不能满足专业教学的实际需要,制约了物流企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在这种现实条件下,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和技术人员来完善实验室的建设,但这种建设不是大而全或相互低水平的重复,而是要从整个专业的角度进行综合性的建设,保持在毗邻学校和地区之间实验室的相互补充和提高实验室的实际利用效率。

1.2指导实践教学的教师自身能力相对不足

在大多数高校中,具有物流实际管理经验和可操作能力强的管理指导老师普遍缺乏,因为大多数高校的物流专业教师往往来自相似的专业或者直接从相关专业毕业,这些教师基本上没有一线物流管理的实际经验和知识储备,造成了教师实践教学的能力先天不足。因此,要承担指导实践教学的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自己的能力和实际经验的不足。而当下大量学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扩招导致这一问题更加的突出和显现,学生数量的增加导致教师将有限的时间集中在讲授基本知识和理论上,教师自身没有进一步去一线掌握实际经验的意愿,而学校由于教师人手的限制,也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的重视和培训不够,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当前指导教师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和改善。

1.3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设置相互脱节

当前大多数高校物流专业重基础、轻实践,重校内模拟,轻视一线考察,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大多数高校的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设置相互脱节。学生掌握物流管理专业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是必要的,但物流管理有其自身独特的学科属性和实践属性,物流管理专业的终极目的是要为物流企业服务,为物流企业的管理提升和物流管理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基本知识和理论必须以实际企业所存在的重要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做到和实践教学体系内在地联系在一起。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一方面要紧紧围绕物流企业存在的缺陷和需要改进的措施为基点;另一方面要将物流管理的理论渗透到具体的问题之中,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培养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最终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竞争性、复合型人才。在这种全新的要求下,就必须将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紧密联系在一起,扭转当前严重脱节的局面。

2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2.1应建立科学的物流实践课程体系和评估体系

科学的物流实践课程体系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校内物流实践课程体系的设计,这些实践课程体系设计应注重进行真实的和可操作的案例、能够反映企业真实问题的理论体系以及实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模拟操作等综合性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包括校外实地实际方案的设计、实习的工作、效果考核和能力提升等一系列的流程,这些流程要能合理和客观地反映不同情境下企业存在的真实问题和改进的工作方法,在这两个方面的基础上,将二者的优势相互联系起来,相互促进。评估体系的科学建设要引导整个教学提升实际的效果和成果,要改变传统上那种单一的以笔试考核和成绩为标准的方式,建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为主的评估体系。

2.2应丰富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过程中,应广泛地采取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真实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避免和克服手段单一的现象。其中最主要的是应积极地推进提倡项目教学和工作过程教学法的推广和普及。物流项目教学法指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具体的实际项目。项目教学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在实际存在的客观条件环境下来设计最优的方案,做出最优的决策。工作过程教学法是让学生真实地模拟物流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学生在这一教学法的指导下,不但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环境中,同时更加真实地提高了对实际工作环境的认知和理解。真实的工作环境和书本所传授的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真实的工作环境要求学生从企业的经营成本、技术进步和提高盈利等各个方面考虑,从细微的细节入手来提升企业运行的科学化水平,并将企业的发展放在整个社会和行业发展的环境中,随着环境的变化,企业自身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也要求新的理论和知识来回答这些新问题,这样一方面学生通过工作环境巩固了所学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又进一步思考了新的环境对理论所提出的新的要求,很好地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2.3应建立更紧密的校企良性联动机制

校企良性联动机制的建立能够较好地解决企业和学校自身所不能解决的一系列问题,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形成二者有效的合力。校企良性联动机制的建立一方面学校要邀请企业一线的实际管理者走进校园进行专题讲座或讲解某一领域的问题或技能的培训。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和技能培训可以使教师和学生站在企业的角度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理论知识累积,学生在专题的讲座和培训中对本专业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以及提升自己的专业兴趣和寻找到自己的专业实践点。另一方面安排专业教师和学生到物流企业一线去进行临时性的有偿轮流实习。在这种初级合作的基础之上,建立更紧密的联动机制,最重要的是企业和学校共建和共享物流实验室的建设和使用。物流实验室的建立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人员,学校和企业可实现资金和技术人员的相互共享,学校提供自己的一线专业教师在实验室做一些研发性的工作,而企业可以提供资金建立实验室,这样保证实验室的持续健康发展。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校企应进行深度合作,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定向的人才培养,学校可以将部分学生或班级以企业实际需要的能力和技术展开针对性的能力培养及其方案的制订。

总之,对物流企业管理专业實践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和提出可行的解决对策,其终极目的就是使整个教学和实践能够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使命,使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能更好地符合现代物流企业的要求和期待。

参考文献:

[1]贺政纲,廖伟,张小强.高校物流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构建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8).

[2]王成林,张旭风,邬跃.研究型物流实践教学研究[J].物流技术,2008(5).

[3]王晓锋.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8).

[4]谭劲芳.基于工作过程的《生产物流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J].中国市场,2013(18).

[5]张兴燕,张静,李春燕.云南省独立学院物流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分析[J].中国市场,2010(49).

猜你喜欢
评估体系物流管理教学体系
基于系统思维的高职产学研合作评估体系探析
“互联网+”二手汽车交易模式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和评估体系创新研究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化探索
基于电子商务理念下的物流管理优化新策略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
GIS云服务在现代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