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芳
摘要:课堂教学改革是与时俱进的,随着课改理念的变化,在“学为中心”的背景下,语文课堂要实现华丽转身,需要立足“三本”。本文将从三“本”的角度出发,论述实现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教学改革;立足文本;以生为本;以学为本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6-0036
新课标实施以来,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经历了“自主合作探究——预设与生成——有效教学”的过程,在这些教改理念的支撑下,课堂教学可谓异彩纷呈。一时间,公开课神彩飞扬,气氛热烈;观摩课让人眼花缭乱,迷失方向。我们不禁感慨:语文课该怎么上?如今,在“学为中心”的教改背景下,我们如何才能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华丽转身,打造有内涵的语文课堂呢?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实现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些具体措施。
一、立足文本,把握文本的核心价值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这是由语文学科课程的特点所决定的。其实对于“阅读教学要教什么”这个问题,很多专家、学者都有独到的见解。其中雷介武老师在《例说文本教学的价值的选取策略》(刊发在《语文教学通讯》2013年第6期)一文中提到:面对阅读教学在确定“教什么”的问题上,至少要经历两个层面的教学选择:第一筛选教学价值,确定核心目标;第二,筛选教学内容,支撑核心目标。因此,立足文本,吃透文本,把握文本的核心价值,是实现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起点。
例如,莫怀戚的《散步》一文,讲述的是一家三代在散步时,出现了矛盾,最终归于和谐的故事,诠释了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孝敬”与“慈爱”。新版的语文教材把它编入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而本单元的其他三篇阅读课文,诠释的都是人间最真挚而美好的亲情。所以,我们可以把这篇文章的核心教学目标确定为:体会散步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浓浓亲情。
确定了核心目标,就要筛选支撑核心目标的教学内容。
首先,亲情从散步这一事件中体现。文章写了“我劝母亲散步、陪母亲散步、背母亲散步”这样三个片段,从中可以感受到“我”体谅母亲心情、顺从母亲意愿、爱护母亲身体的情感,从而表现了“我”的反哺之情。
其次,亲情也从爱心传递中得到体现。“我决定委屈儿子”时,“儿子”不哭不闹;“母亲”改变主意,要求“走小路”;妻子在外面總是听“我”的。这些都能表明亲情的融洽与温馨。最后文章写到“我蹲下来,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儿子……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我们不仅感受到亲情,而且使人产生了要爱护幼小的生命和善待衰老生命的责任感。在上有老下有小两者不可偏袒的情况下,营造和谐的氛围是非常必要的。
基于这支撑核心目标的教学内容,教学可以从品味句式、大词小用、环境描写以及精彩的细节四个方面展开。通过比较、朗读、品析、交流等学习过程,学生就能很好地体会在散步中流露出的浓浓亲情,从而感受到中年人在社会中责任重大的道理。
二、以生为本,引发学生深入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教学设计,选择合适、有深度的问题作为主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探究,从而有效地探究文本的主旨,是实现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
以七年级上册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为例,在课前的调查中,笔者发现,学生存在比较多的困惑是:文章为什么多次写到“菊花”?母亲为什么一直要“我”去看菊花?结尾写不同颜色的花有什么用意?其次是“好好活着”的含义是否相同?母亲为什么强调“我”要好好活着?她的用意是什么?基于学生的疑问,笔者把教学重点确定于探究“好好活着”的含义,并且从中得到积极的人生启迪。可以按照以下几个环节展开:
1. 看看儿子:文中是如何描写双腿瘫痪后儿子的动作和语言的?
抓住“望着望着”、“砸碎”;“听着听着”、“摔向”;“狠命地捶打”、“喊着”这些词语,感受儿子暴怒无常的脾气和痛不欲生的苦状。
2. 读读母亲:面对儿子的痛不欲生,母亲表现如何?读一读母亲的语言和行动。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问:母亲忍住了哭声,她还忍住了什么?请你从文中找出。
生1:忍住自己的病情,不向儿子诉说,忍住肝病的折磨,因为她已经到了晚期。
生2:忍住儿子的病情给自己带来的巨大打击,因为母子连心。
生3:母亲还忍住的是对儿子的抱怨。
师:我们读一读文中的三个“悄悄”,说一说身心疲惫的母亲这样规劝儿子的良苦用心是什么?
3. 理解“好好儿活”的含义。
以母亲的口吻,给儿子写一段话,希望儿子要坚强地活下去,不被病魔击跨,不要发脾气,要乐观地面对苦难,学会面对困难与挫折。
4. 读读“菊花”,探讨“好好儿活”的深层意义。
(1)文章结尾写到:“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有什么用意?
(2)“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了。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中“好好儿活”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预设: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希望“我”能活得平凡而普通。同时她也是一个坚强的人,她希望“我”要活得有尊严,活出自己的个性,活出人生的高尚与纯洁,活出善良与精彩。
三、以学为本,促进有效思维活动
在推行“学为中心”的教学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要凸显学生的学习活动。“只教不懂的,不教已经懂的”应该成为我们语文教师的共识。顾泠沅教授说过:“课堂教学也不再是开始于教师的备课和讲课,结束于考试评价,而是开始于学生的独立学习和预习准备,开始于教师了解学生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并且评价始终与教学过程平行。另外,课堂总是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与改进。”因此,以学为本,促进有效思维活动是实现高效语文课堂的核心。
1. 导学点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
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创设一个和谐、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引导学生主动去学、去思考提问、去合作交流、去主动求知。
例如,在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时,教师用非常轻松的语调问学生:从标题中你读到了哪些信息?
生1:本文写的是美丽的湖泊慢慢地消逝,最后变成沙漠。
生2:“仙湖”指的是仙境一般的湖泊,现在却消失了,这样让人感到痛惜。
师追问:你从哪一个词读出这种情感?
生3:“消逝”。
师:“逝”字确实让我们感受到生命逝去的痛惜。罗布泊,曾经美丽的仙湖,现在却不见了,它变成了什么呢?
学生异口同声地说道:沙漠。
课一开始,教师用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同时从追问中,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
2. 启发诱导,让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培养
在教学中,教师不要用讲解代替学生思考,而要将讲授变为启发,适时地打开学生的心扉,触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诱导”的艺术,时刻明确“导”的作用,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探索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第二个环节时,笔者让学生在自学文本的基础上,提出一些疑难的问题,从而真实地把握学生的思维起点。
学生提出如下问题:(1)文章写的是罗布泊,为什么后面还写到青海湖、月牙泉?(2)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是什么?(3)文章写的是罗布泊,为什么却提到了胡扬林和塔里木河?(4)文中大量描写昔日罗布泊的美景,有什么作用?(5)文章的标题是“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能否改成“罗布泊,消失的仙湖”……
在这些问题中,有的比较简单,学生也容易理解,对于第5个文章的标题是“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能否改成“罗布泊,消失的仙湖”这个问题,是比较有价值的,于是笔者以这个问题作为切入口:
师:我在阅读文章时,也发现课本中有“消失”还有“消亡”等不同的词语,谁能说说“消逝”、“消失”这两个词语在表达意思上有什么区别?
生:“消逝”给人的感觉是比较慢,一点一点地退去,最后没有了。“消失”给人的感觉是比较快。
师:哦,有独特的见解!请大家先看课文第24段,说说这一段中的“消失“强调了什么?
生:仅仅30年,这么一大片水域一瞬间就消失了,让人感觉好快好快!
师:哪一个词使你有这种好快的感觉?
生:一瞬间
师:还有第14段也写到:罗布泊消失了。既然它是一个表示时间很快的词语,你能从13段中划出表示罗布泊“消失”之快的词语吗?
生:读第13段。划出3个数据:从60年代的1321公里急剧萎缩到不足1000公里,320公里的河道干涸。这三个数据表明,罗布泊消失的速度很快。
师:不错,除了这些,还有哪些地方也能表示消失的速度很快?
生:急剧萎缩
生:还有“周边生态环境马上发生变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林成片死亡”中的“马上”、“全部”、“成片”几个词也强调了罗布泊消失速度很快。
根据学生的问题建构教学内容,关键是教师要认识学生所提出问题的价值。因此,教师抓住认为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可以将这个问题作为主问题,其他问题围绕这个问题而展开。
3. 深度探究——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充分体验
费尔巴哈说过:“新知识从怀疑中产生。”实践证明,有疑才能掀起思维的波澜,有疑才能促使主动学习。学为中心的课堂关键不是教师拟疑,而是学生生疑,主动地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在师生、生生之间思维碰撞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也更加到位。
还是以《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为例:
文章写到第15段,已经把标题陈述的事件写清楚了,针对学生提出为什么还要继续写胡杨林呢?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有的认为罗布泊干涸了,导致胡杨林死亡;有的说胡杨是用来保护罗布泊的,胡杨林就是罗布泊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有人认为胡杨林代表昔日罗布泊的样子,它是过去的象征。它号称千年不死,但是二十年间它就干枯了,成了木乃伊。胡杨林联系着塔里木河,而塔里木河又与罗布泊消失有着直接关系,所以胡楊林的消亡也就是罗布泊的消亡。在讨论的基础上,学生不仅明白了文章的标题“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的含义,而且也明白了作者不写罗布泊身边的一棵草、一条溪,偏偏选择写胡杨林的原因了。
之后用PPT出示介绍胡杨的文字:胡杨,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一棵胡杨可以在荒漠上活整整三千年。
然后让学生读第20段,引导学生从修辞、句式、抒情方式、副词运用等角度品读该段文字,说说这段话表达作者什么感情?通过品味,学生就能深切体会作者对胡杨林消逝而产生的沉痛之情。再读第22段到25段,作者的情感一步步被推向高潮——痛惜、沉痛、悲愤,学生也被这股情感的力量震撼着。
在课堂上,笔者围绕文章为什么还要接着写胡杨这个问题,让学生明白胡杨林逐渐消亡就是罗布泊逐渐消亡。抒情性句子的品读,是引发学生深度情感体验的基础,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因此,紧紧抓住学生最需要学习的地方,重捶敲击,是实现高效语文课堂所必需的手段,这样的教学也是“接地气”的。
总之,立足文本,把握文本的核心价值是实现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起点;以生为本,引发学生深入探究是实现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以学为本,促进有效思维活动是实现高效语文课堂的核心。抓住这三“本”,语文课堂才能从“教”语文向“学”语文的方向转变,课堂教学才会真正在新课改中实现华丽转身。
参考文献:
[1] 郝丽琴.语文阅读教学中多重对话话题的确立及教学设计[J].课程·教材·教学,2013(12).
[2] 阙银杏.以学情分析为教学的依据[J].语文教学通讯,2013(12B).
[3] 郑桂华.凸显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J].中学语文教学,2008(3).
[4] 周海燕.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学习策略的指导[J].语文教学通讯,2013(7-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