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皓然
【摘 要】课堂互动是外语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很多学者认为课堂互动对语言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广泛使用的课堂互动模式进行研究,从而考察不同的模式对学习的影响。
【关键词】英语课堂;互动模式;语言学习
关于课堂互动与学习结果的相关性研究有很多。一些研究表明,为学生提供与信息、理念、材料或过程互动交流的机会是主动学习的最佳条件。这说明互动对于有效学习的重要性。许多研究者解释了为什么课堂互动如此重要。Allwright把互动定义为“完成课的过程”。对于互动在语言课堂以及学生学习中的作用,Rivers 作了以下描述:学生在听读真实的语言材料,甚至听同学在讨论,表演短剧或共同解决问题中的语言输出时可以增加他们的语言储备。在互动中学生可以把他们学过的语言用于真实的交际……即使在初级阶段他们也可以学习用这种方式学到语言的灵活性。
Pica和Hall 也认为互动创造了协商(negotiate)的机会,给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理解目标语,习得目标语的文化并练习更高层次的学习交流技巧。Kasanga 认为“学生越多用英语互动他们的语言就会学到更多”。了解了互动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之后,还有必要知道互动的实践情况。本文主要就广泛使用的课堂互动模式进行研究,考察不同的模式对学习
的影响。最后提出对目前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
不少学者对课堂互动模式进行了研究。以下主要从互动模式如何影响学生学习方面对传统的教师主导的课堂、交互式全班教学、对话教学以及探究式教学进行评述。
一、傳统课堂
传统课堂常被描述为教师“一言堂”。话语包括一连串的启动- 应答- 反馈(IRF)的回合(exchanges)。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然后教师对学生的应答进行反馈。这种交替的回合导致了互动的单一性,也就是说课堂中的互动绝大部分是由教师启动的,而学生之间的互动却很少。显然这样“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很难有“学习的空间”
二、交互式全班教学(interactive whole class teaching)
20 世纪90 年代后期引入的所谓的交互式全班教学(interactive whole class teaching) 在英国大受鼓吹。该模式受到Reynolds 和Farrel的青睐。他们认为全班互动加上教师直接教导的教学模式使得那些视之为教学实践标准的亚洲国家在教育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因此应该在英国大力推行这种模式。然而,Alexander却指出“交互”这个概念在该模式中的模糊性,因为许多关于交互式全班教学的文章实际上讲的都是小组活动;而且在组织交互活动中强调的“好的步调”实际上是有局限性的, 是对教学组织环境的夸大。这种做法实际上牺牲了最重要的东西即话语的质量、动态和内容。此外,其他的一些研究调查了该模式课堂中教师的话语,也显示了消极的结果。例如, Mroz, Smith 和Hardman发现在他们所研究的10堂课中绝大多数回合都是教师的讲授或教师启动的问答,这意味着课被教师严格地控制着。同样地, Myhill对54堂课的调查结果也表明教师-学生-教师-学生的模式成了占主导地位的互动模式,很少有学生启动的互。在这种课堂模式中,教师作为发言机会的指挥者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Edwards 和Westgate题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教师在师生互动中作为话题分配者的角色。Nystand指出教师负责定话题并进行讲授, 而学生的话语都是很浅表的。然而,要提高话语在影响和培养学习方面的作用,理想的课堂模式应该是降低教师作为课堂话语控制者的作用,重新把教师定位为其话语能够启发学生思维的人。而上述交互式全班教学中教师的话语很难激发学生思考,学生的话语也只停留在很浅的水平,对学习的作用也难以起到促进作用。
三、对话教学(Dialogic teaching)
Alexander倡导的对话教学(Dialogicteaching)利用话语的力量使学生参与互动,激发拓展思维并推动学习和理解。Alexander 提出了进行对话教学的五个原则:集体:教师学生一起解决学习任务,是以小组或班级的形式而不是各自为阵;相互:教师学生相互倾听,分享彼此的想法并考虑可供选择的意见;支持:学生大胆发表意见,不怕答错时的尴尬,相互帮助达成共识;积累: 教师学生加强自身及相互的想法并串成思维查询链;明确: 教师在准备及实施对话教学时应该目的明确。如上所述,对话教学是师生间意义的协商,他们所做的大规模的调查研究了对话教学对学习的影响, 其结果表明通常学生在对话课堂比在教师一言堂的课堂学到更多东西。Alexander指出这种教学模式是真正有效的, 因为该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并推动学习。这种方法强调教师和学生话语对学习的作用。
四、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基于建构主义理念,探究式教学可以归纳为:教学双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多种教学方式,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兴趣性为主要特征的教学过程。Gunteretal指出教师应利用真实的环境让学生认识并解决现实生活问题。webquest(主题导引式网络探究学习活动)Deutsch使学生参与到对问题的探究中。该方法可以使教学目的得以实现。尽管他们对探究式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建议,但是对于整个探究式教学模式并没有进行系统全面地描述。Wells的研究弥补了这个欠缺。他全面地阐述了探究式课堂中的语言应用问题。他认为知识技能传授和培养发掘潜能及创造性这看似相矛盾的教育的两大目标通过探究式课程是可以有机结合起来的,因为二者“互为补充又相互独立”。尽管探究式教学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用于自然学科的课堂,Wells 却认为该模式对于任何课程都行之有效。对此不少研究进行了验证。对探究式教学在外语课堂的应用进行探讨的国内研究者有曲文燕、钟凌、徐佩兰等,涉及该模式在大学英语课堂的阅读、听力口语等方面的教学,表明探究式教学在大学英语课堂的运用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曲文燕.大学英语探究式教学模型的建构[J].中国外语,2007(2).
[2]徐佩兰.探究式教学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7(2).
[3]钟凌.探究式听力教学研究[J].海南大学学报,2008(3).
[4]Ur,P.(2000). 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 Practice and the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