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爽
【摘 要】《红楼梦》如百科全书一样应和着每个人的理解,在对人物命运的安排与暗示中,呈现给读者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人物图。
【关键词】理解;人物图;人物命运
红楼遗梦,千古流芳。《红楼梦》的出现,带给读者很多思考和影响。每个人都在试图解释着其中的“梦”和诠释着自己的理解。《红楼梦》就像百科全书一样,应和着每个人对他的理解。
《红楼梦》中有很多部分具有绘画篇段。湘云醉卧芍药丛便是其中的一幅人物画。
“正说着,只见一个小丫头笑嘻嘻的走来:姑娘们快去瞧云姑娘去,吃醉了图凉快,在山子后头一块青石板上睡着了。”众人听说,都笑道:“快别吵嚷。”说着都走来看时,果见湘云卧于山岩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满脑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落埋了,一群蜂蝶闹穰穰的围着她,又用魰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众人看了,又是爱,又是笑,忙上来推唤挽扶,湘云口内犹做睡语说酒令,唧唧嘟嘟说。
芍药花与湘云微醉的容颜融为一体,好似人物画的笔法以简单的线条将人物的面容与身形勾勒出来。芍药花的颜色与容颜的部分却用温和的粉红色去凸显出女子微醉的容颜,而众人的动作与面容的表情用微小的线笔描画,大体勾勒了一幅美丽的人物图。而这幅图的中心确是“粉红色”这种颜色,这就是中国画的简略之美。它不似外国画中追求的人物的真实感与抽象度,而是简单的。几个笔画,篇幅的结构安排成就了一幅画。画的颜色除了粉红色就是黑色的线条,而大部分的留白将其颜色突出,中心人物在粉红色的芍药花中酣睡,这幅画用中国画的特点描绘的栩栩如生。
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与之相关的哲学、宗教、文艺等方面的知识。中国画是写意的,讲究的是将其图画所代表的意思与情感传递给观众。薛宝琴是《红楼梦》中一个重要女子。对于薛宝琴的描写有着“琉璃世界白雪红梅”的表述。究其薛宝琴的身世也是极好的,其配偶也是门当户对,本身才华过人。书中这样的写法无疑给人们一种感觉,这位好像是佳偶天成。可是,这幅画却有着另一种暗示。中国画讲究的是一种意境,颜色的搭配,留白的安排,景物的衬托。山上女在遥望,突出一种孤寂之感。而且身后的丫鬟捧着的却是一枝红梅。梅花在寒冬开放,是高洁同时也是孤独、坚强的代表。白雪与红梅的映衬,在画中一枝紅梅的的安排描述出了画中女子的命运。
黛玉葬花这是一幅经典的图画:在三月中旬的一天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边花下一块石头上做着,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得满身满地皆是。宝玉要将抖落下来,又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花瓣,来至池边抖至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宝玉正踟躅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做什么?宝玉一回头,却是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搁在那水里。我才搁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搁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的人家脏得臭的混到,仍旧把花糟蹋了,那犄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水土化了,岂不干净。书中对于黛玉的描写,并用一首《葬花吟》来揭示人物的处境和命运,而这里的描写重点却是花,如何处理落花,从而引出宝玉与黛玉的对话,以及黛玉对花的处理。整部《红楼梦》就像一幅泼墨画:用水墨洒在纸上后绢上,随其形状,进行绘画,笔势豪放,墨如泼出。而这幅泼墨图在其人物、景物的协调叙述中完成。有关人物的人物画,有关山水的山水画,有关花鸟的花鸟画。每一段篇章都有着一幅画,一种人物命运的暗示。这幅葬花图“流水有意,花愿随行”。可惜水若变化,花不愿与其同行。所以女子将花做了一个花冢。伴随泥土化去。黛玉对花的爱惜“化作春泥更护花”。而这幅画中心“花”,画的处理在一片山水之间。而两人的对话是对花的处理。“花”一幅画,景物的颜色搭配成比例。对话忽略。一幅“花”的泼墨图,同时也描写出黛玉对其美好的向往。
《红楼梦》一幅大的泼墨图,每个人都是墨中的颜色,每个人都是一幅泼墨图。都是一种意境。这里所有的意境搭配成了一幅真实的生活图。
书画一体,写意人生。《红楼梦》用诗一样的语言交汇出具有一幅幅意境不同的图画。这些图画是艺术,同时也是真实生活图的写照。
《红楼梦》中每个人都有着其不同的人物性格与不同的命运在大观园中凸显在那个时代他们的人生。《红楼梦》中线索很多,这样的线索安排将人物的命运一一暗示指出,无疑的“十二钗”的命运在《红楼梦》判词中一一指出。但是,作者依旧在写法上按其布局叙述人物的命运,一个个人物的命运和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物的命运安排,作者做了不同的角度安排。暗示人物的生活环境、性格及命运。
黛玉是美的,她的生活充满诗意。黛玉所住的潇湘馆是大观园中可谓最美的,最有意境的处所。贾政、贾母等人最中意的也是潇湘馆。贾政赞:“若能月下坐此窗读书,不枉虚此一生。原文描写:……抬头看见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干翠竹遮应,众人都道:“好个所在!”入门便是曲折游廊,所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和着地步打就得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着芭蕉。又有两间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隙,得一泉脉,开沟仅许尺,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足下而出。
黛玉处所的布局显示了黛玉的喜好同时也凸显了黛玉的性格。游廊、石子路。翠竹、芭蕉、花等事物的安排成就了一幅画作。尤其最后的泉水“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而出。好一幅景物图,一个幽静的处所,一幅安静的画面在作者的叙述中呈现在读者面前。黛玉是喜静的,那份安静是自然地,无需外在的掩饰,自然流露。
宝钗是文雅、稳重的性格特点,这种特点是那个时代所欣赏的大家闺秀的典范。宝钗也的确是这样,标准贤良淑德女子的典型形象。可是为了能够成就与宝玉的婚事,她将最应有的的少女的可爱与好动隐藏了起来。而宝钗扑蝶这一段的描写呈现出一幅活泼、好动可爱而温柔的画面。“宝钗一路逶迤来至潇湘馆,想找黛玉一起来玩,忽然抬头看见宝玉进去了,宝钗便低头想了想:宝玉和林黛玉是从小一处长大,他兄妹间多有不避嫌疑之处,嘲笑喜怒无常;况且林黛玉喜猜忌,好弄小性儿。此刻自己也跟了过去,一则宝玉不便,而则黛玉猜忌,想毕,抽身回来。”这里的宝钗是温柔识大体的,而且是稳重的性格。宝钗刚要寻别的姊妹去,忽见全前面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蹁跹,十分有趣。宝钗意欲扑了来玩耍,遂向袖子中取出来扇子来,向草地上来扑。一双蝴蝶忽走忽落。来来往往,穿花度柳,将欲过河去。宝钗蹑手蹑脚的,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娇喘细细。这里的宝钗本身所具有的少女情怀在扑蝶的过程中凸现出来,同时利用蝶的飞动牵引宝钗的动作,动静结合,形成一幅很天真的生活人物图。
《红楼梦》红楼一梦,无限遐思,迷一样的感觉吸引了广大读者,《红楼梦》之美,吸引了每个人去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