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秦可卿在《红楼梦》中的作用

2014-04-29 00:44张晓
西江月·上旬 2014年2期
关键词:秦可卿红楼梦作用

张晓

【摘 要】秦可卿是《红楼梦》中悬念最多,矛盾性最大的人物。本文主要通过文本细读,比较分析的方法对秦可卿形象,与秦可卿相关的两个梦以及秦可卿的丧礼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通过分析秦可卿形象的复合性和象征性;入梦的预示性和悲剧性,丧礼的表现性和寓意性,最终论述秦可卿这一人物形象在《红楼梦》一书中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秦可卿;《红楼梦》;作用

【Abstract】 Qin Keqing is "Hong Lou Meng" suspense in most, the largest figure contradiction. In this paper, through a close reading of the text,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 to the Qin and Qin image, two dreams and Qin Keqing's funeral three aspects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to explore, through the composite and symbolic analysis of Qin KeQing image; dream prediction and tragic, performance and the funeral, finally discusses the key role this figure of Qin Keqing in "Hong Lou Meng" in a book.

【Keyword】Qin KeQing; “Hong Lou Meng”; role

秦可卿是《紅楼梦》中最使人疑惑的人物。秦可卿本身似乎就是一个悖论:她是单薄的,因为作者对其着墨甚少,金陵十二衩,其“出场”最晚,而“谢幕”最早;她又是丰满的,因为从其他人物的评价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知她。秦可卿似乎集众多矛盾于一身,正因为如此,历代红学研究者以及红学爱好者都十分钟情于这一人物,关于秦可卿的研究自然也很多。总的来说,研究者对秦可卿关注最多的当属其神秘身世及其离奇死因。此外,秦可卿形象的悲剧意义、曹雪芹对秦可卿形象的改写等等也有不少学者论及。然而,除了偶有学者谈及秦可卿形象对《红楼梦》悲剧主题的揭示和秦可卿形象的结构意义之外,历来关于秦可卿的研究鲜有将其置于《红楼梦》全书中进行分析的。而笔者认为,秦可卿是《红楼梦》中极其重要的人物,或者可以说是一个纲领性的人物,因此,分析其在整个文本中的作用无疑是有意义的。

一、形象的复合性和象征性

秦可卿在《红楼梦》中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其形象的复合性和象征性。

秦可卿是《红楼梦》中最奇特的人物。作品中对其正面描写少之又少,读者只能通过《红楼梦》中其他人物的言行来了解她。并且,秦可卿从第五回出场到第十五回完全退场,可以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演绎了其短暂而又神秘的一生。不仅如此,秦可卿这一人物形象是大异于他人的。下面试分析之。

在外貌方面,秦可卿可以说是金陵十二衩中最美貌者。她鲜艳妩媚似宝钗,风流袅娜似黛玉,擅风情而秉月貌。这就无怪乎贾府中的风流男子对其着迷,甚至连宝玉也受其启发而懂得男女之事。但是,其美貌虽得贾府众人的认可却也成为其早亡的一个因素。在性格方面,秦可卿温柔和平,善察人意,更是赢得了贾府上上下下的喜爱。婆婆尤氏说她“这么个模样儿,这么个性情儿,只怕打着灯笼没有处找去呢”,“他这为人行事,那个亲戚,那个一家的长辈不喜欢他”。[1](147)就是贾母也认为秦可卿是“极妥当的人”,“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1](70)再看秦可卿丧音传出后众人的反应:“那长一辈的想他素日孝顺,平辈的想他素日和睦亲密,下一辈的想他素日慈爱,以及家中仆从老小想他素日怜贫惜贱、爱老慈幼之恩,莫不悲嚎痛哭者。”[1](175)可见秦氏为众人喜爱至深。在能力方面,秦可卿也是智慧超群,与凤姐不相上下,甚至可能在凤姐之上。贾珍说她“比儿子还强十倍”,而且她是一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因为聪明所以她能于贾府繁盛的表象之外看到其走向衰落的迹象。但是,由于秦可卿是以贫女而入富室,加之其在贾府辈份最低,所以即使她有治家之才能,“补天”之巧计也很难有施展的可能。作品中张太医在究其病因时说:“据我看这脉息,大奶奶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聪明忒过,则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则思虑太过。”[1](153)那么,秦可卿到底忧虑什么呢?能使秦可卿思虑成疾的是肯定是超越其能力范围的事,笔者认为,那就是对于大厦将倾的担忧和对命运无法把握的无奈。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秦可卿托梦王熙凤一事。

那么,曹雪芹为何塑造秦可卿这样一位近乎“完美”的人物形象,又为何安排其早早离世,作者之目的何在?其实,秦可卿这一形象寄寓了作者个人的理想和作者对“情”的态度。首先秦可卿是一个复合性的人物,从上文我们就可以看出秦可卿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她的身上兼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的影子,可谓内外兼美。正因为她是个太完美的人物,这就有悖于作者“如实描写,并无讳饰”[2]的写实原则,所以作者将其安排为“情”的化身,并使其因情而丧“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1](81)。这样设置,一来忠实于写实之精神,并揭示了贾府内部的衰败;二来象征了《红楼梦》中或情或痴的女儿们终将为情所困的必然结局。由此可见作者用心是何其巧妙!

二、入梦的预示性和悲剧性

秦可卿之重要性还体现在作者借助她预示了贾府的衰落结局,决定了这部作品的悲剧性。这主要体现在贾宝玉和王熙凤二人之梦上。

先说宝玉之梦。宝玉之梦出现在第五回。荣府女眷应尤氏之邀到宁府赏梅,宝玉欲睡中觉,后秦氏便亲自去安排。由于宝玉不满意上房内间的世俗气,故而秦氏将其安排在自己的卧室睡觉。宝玉对秦氏的卧房十分满意,并且受其房间陈设和氛围的影响,宝玉进入了梦境。宝玉这个梦真是奇特的很!这个梦充满着种种预示,而且这些预示密集成群,自成体系。可以说是“一部书之大纲领”[3],对全书内容有提纲挈领的结构意义,也是对主要人物结局和总故事结局的全面预示。例如宝玉嗅到的香为“群芳髓”,品到的茶为“千红一窟”,饮到的酒为“万艳同杯”,听到的是十二哀曲。这些细节都预示了红楼女儿的悲剧和贾府的彻底败落。警幻仙子引宝玉入太虚幻境“历饮馔声色之幻”目的是为了让他悟出情色皆空的道理,而“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1](81)本是受宁荣二公的嘱托寄希望于宝玉来挽救贾府的颓势。然而,遗憾的是,贾宝玉不但未能醒悟,反而着了“邪魔”,误入“迷津”。

再来说凤姐之梦。第十三回,贾琏送黛玉回扬州去了,凤姐很觉无趣。这晚,凤姐和平儿推算了贾琏的行程,又说了些闲话平儿便睡熟了,凤姐也感到睡意朦胧,恍惚间看到秦氏从外面走来。接着便出现秦可卿托梦王熙凤的情节。我们且看她是如何说的:“婶婶,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你如何连两句俗语也不晓得?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生悲,若应了那句‘树倒猕猴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1](174)风姐听此,心胸大快十分敬畏,忙问对策。这里可见秦可卿见识之远竟在凤姐之上,奈何却无从施展。接着秦可卿告诉凤姐该如何“于荣时筹划下将来衰时的世业”[1](175),她的计策极为巧妙“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1](175)可见秦可卿心思之缜密,思虑之周全。秦可卿之所以会托梦给凤姐,正是因为她看到了贾府衰落的迹象。并且,秦可卿还告诉凤姐“眼前不日又是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她提醒凤姐万不可被此迷住双眼,否则将来后悔无益。凤姐问她是河喜事,秦可卿只说“天机不可泄露”[1](175),对此甲戌本侧批曰:“伏的妙!”[4]最后她赠了两句话给凤姐:“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又甲戌本侧批:“此句令批书人哭死。”[4]接着便传来秦可卿的丧音。

我们看到,两个最主要的人物的梦境都与秦可卿有关。宝玉和凤姐两人似乎是挽救贾府颓势的最好的人选,只要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按照秦可卿的意愿作出改变,贾府就不会落得树倒猕猴散的结局。所以作者安排秦可卿把自己不能为的事情寄托于他们二人,通过梦境向他们预示贾府走向败落的结局,让他们早日醒悟,早作打算,这就是其预示性。然而,嘱托与预示的结果呢?宝玉是误入“迷津”,凤姐是抛之脑后。最可依靠和托付的两个人都已如此,这就决定了《红楼梦》整部作品的悲剧性。总之,与秦可卿有关的两个梦对全书的人物命运,情节走向具有鲜明的预示性,对小说结构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对作品感情基调具有决定作用。

三、丧礼的表现性和寓意性

秦可卿的重要性最后还体现在她的丧礼上。

《红楼梦》前八十回,曹雪芹竟然用去三回来详细描写秦可卿这样一个重孙媳妇的丧礼,并且秦可卿丧礼之奢华、气派、壮大竟可与元春省亲相比拟。这样的场面此后更是无一人能及,即便是贾母这位贾府的最高掌权者。作者这样安排固然处于前后对照突出贾府盛衰变化之大的目的,但是也有更深刻的原因。这就体现在秦可卿丧礼的表现性和寓意性。

丧礼本身就是极具表现性的仪式。在丧礼中,政治地位,经济水平,社会关系,文化习俗等多方面的内容都会得到全面体现。秦可卿的丧礼就起到了这样的表现作用。并且丧礼中的诸多细节又具有极其丰富的寓意。若要详细分析,这部分的内容非常多。这里我们只是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简单作一分析。

首先分析秦可卿丧礼的表现性。甲戌本侧批有这样一句批语:“写秦氏之丧,却只为凤姐一人。”[4]这句话一语中的。作者确实有意借秦可卿的丧礼来表现王熙凤,作者的高明之处也于此可见。作者只用一句话便为凤姐打造了一个表现自己的大舞台,那就是“谁知尤氏正犯了旧疾”[1](176)明明有意为之却能了无痕迹。下面我们列举几件小事来予以说明。从宝玉推荐凤姐给贾珍后贾珍的态度,作者已经从侧面表现了凤姐非凡的治家才能。接下来凤姐又用实际行动一次次的证明了这一点。一开始凤姐就轻松地树立了自己的领导地位,且看她是如何做到的:“既托了我,我就说不得要讨你们嫌了。我可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儿,由着你们去。再不要说你们‘这府里原是这样的话,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半点儿,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现清白处治。”[1](187)这是用严厉树立自己的威信;等到她把诸事都安排妥当之后,她又说:“说不得咱们大家辛苦这几日罢,事完了,你们家大爷自然赏你们。”[1](188)脂评赞曰,“是协理口气,好听之至”,“滑贼,好收煞。”[4]如此圆满的话加上妥当的安排,充分显示了凤姐的能力。后写凤姐见贾珍和尤氏不思饮食,“自己每日从那府中煎了各样细粥,精致小菜,命人送来劝食。”[1](188)小小一事表现出凤姐的心机。又说“那凤姐不畏勤劳,天天于卯正二刻就过来点卯理事”[1](188)既写出凤姐的能干又点出凤姐的专权。此外“独在抱厦内起坐,不与众妯娌合群,便有堂客来往,也不迎会”[1](189)又点出凤姐的骄傲自大。后面惩处仆人,弄权铁槛寺更是对凤姐进行了全方位的表现,此处不再赘述。

再来分析秦可卿丧礼的寓意性。这里我们主要以贾珍来作一说明。我们知道,《红楼梦》通篇并未直接写到秦可卿与贾珍之间的事,以脂评所言这是曹雪芹听取他的意见进行删改所造成的。我们推断秦可卿和贾珍之间的不伦关系主要是以秦可卿生病时和死后贾珍的表现为根据的。秦可卿死后“贾珍哭的泪人一般”[1](177),别人问他如何料理,贾珍拍手道:“如何料理,不过尽我所有罢了!”[1](177)后面贾珍吩咐去请钦天监阴阳司来择日,停灵七七四十九天,停灵期间一百单把神僧超度,九十九位道士打醮等等,棺材是厡系亲王的樯木棺,还为贾蓉买个五品官职,只为秦可卿灵幡经榜上好看。这些语句淡淡写来却大有深意,这就是秦可卿丧礼的寓意性。秦可卿丧礼的寓意性不仅仅体现在一人一事上,而是广泛地体现在诸多方面,比如秦钟身上,宝玉身上。

秦可卿的丧礼是极具表现性又充满寓意性的重要情节,在作品中意义非常。

四、结语

秦可卿在《红楼梦》中虽然只是一个过场人物,但是却对这部作品有重大作用,是曹雪芹精心构思的关键人物。她不但是作者塑造的一个理想的女性形象,而且被赋予了“情”的化身的使命,通过她的毁灭表明了作者对“情”的态度,也使全书的悲剧意义在她身上提前得以体现。作者安排她进入两个主要人物的梦境对贾府的悲剧进行预示。又通过其丧礼对贾府各个方面进行展现。因此,不难看出,秦可卿是作者创作意图与主旨的集中体现,是《红楼梦》中的纲领性人物,在整部作品中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中华书局,2010:218.

[3]王希廉.红楼梦回评(第五回评语),红楼梦资料汇编[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589.

[4]朱一玄.红楼梦脂评校录[M].济南:齐鲁书社,1986:186,199,197

[5]李庆信.紅楼梦叙事论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6]俞平伯等.名家图书秦可卿[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7]吕启祥,林东海等.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8]宋子俊.可人情事,可赞可叹—论秦可卿的形象特征及其在《红楼梦》中的地位[J].甘肃高师学报,2003(4):14-17.

[9]熊六良.秦可卿性格内涵系统论析—兼论其在小说结构中的作用[J].云梦学刊,2003(5):77-80.

猜你喜欢
秦可卿红楼梦作用
由曹雪芹创作构思论秦可卿“病死”的合理性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李瓶儿、秦可卿“棺木”新解
从《红楼梦》看养生
嫁入豪门的秦可卿有多惨?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鲭鱼精与秦可卿:明清小说中的“情妖”和“幻情身”
别样解读《红楼梦》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