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中的“仁”和“圣爱”

2014-04-29 11:50刘斌
青年文学家 2014年20期
关键词:哈金等待

刘斌

摘 要:美裔华人作家哈金在他的长篇小说《等待》中书写了两种不同文化,作为跨语言作家哈金选择在两种语言和文化的空隙中创造自己的东西。

关键词:哈金;《等待》;仁;圣爱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0-0-02

哈金用英语——第二语言进行写作,成为跨语言作家。语言是人类智慧的产物,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内涵,通常通过语言进行反映。哈金用英语书写中国和中国人的故事,这涉及中国文化向美国文化的传输。哈金想将中国经验移植到英语中,并保持真实性,哈金面对着巨大的挑战。一九九三年毕业后,哈金决定留在美国。他想找到一份中文的工作,但是失败了。为了找到一份更好地工作——教英文写作,哈金必须出书。而当时美国人需要出两本书,哈金需要出版四本书才能得到这份工作,而且出书需要得到美国文学评论圈子的肯定。作为移民作家,由于文化的双重性哈金的写作被认为是不同的、低等的,这使得他感到孤独和痛苦。哈金不得不作为个体和作家在美国求生存。同时用非母语——英语进行写作,哈金遭遇着异化,这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对中国文化的疏离。面对着双重疏离,哈金坚持不同的传统,康纳德和纳博科夫创造的传统。康纳德在移民到美国后放弃了俄语,用英语写成了有名的作品。纳博科夫移民到英国后放弃了波兰语,用英语写作取得了文学上的成就。像很多移民作家一样,哈金选择了创造他书写的语言。他选择用英语书写中国故事或和中国有关的故事,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有很多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冲突,这是很多跨语言作家面临的问题,同时这也是一个机会,因为作家可以在两种语言和文化的空隙中创造自己的东西。

哈金在他第一部长篇小说《等待》中书写了两种文化——中国的儒家文化和美国的基督文化。作为移民作家,不同的文化在哈金头脑中挣扎,这同样反映在他的作品中。本文通过分析《等待》中的仁和圣爱,反映出哈金写作中两种文化的融合。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仁的第一层次是家庭之爱。在儒家思想中家庭是社会的核心。家庭之爱起源于血缘,它包含三方面的爱——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爱、兄弟姐妹之间的爱和夫妻之间的爱。除了家庭之爱,仁还包括社会上的爱,这是家庭之爱的延伸。而上帝之爱是基督文化的起源。圣爱是神圣的、无限的、无条件的。即使普通人也可以得到上帝的赐予,他们应该把这些赐予分享给兄弟姐妹。圣爱可分为三部分:上帝之爱、他人之爱及人类之间的爱。哈金在描写他的人物时,仁爱和圣爱在作品中一起出现。

《等待》讲述了一个爱的故事。首先,这是一个父母和子女之间爱的故事。孔林爱他的父母,他对父母非常孝顺。在儒家文化中对父母之爱最重要的就是孝顺,要求子女尊重服从父母。毕业前,孔林收到父亲的来信,要求孔林尽早结婚以便让媳妇照顾病重的母亲。出于孝顺,孔林同意让父母为他物色妻子。当孔林回到家中,发现未婚妻裹小脚、相貌老时,试图说服父母解除婚约。但最终孔林还是妥协了,因为母亲请求他说如果孔林娶了这个媳妇她死也瞑目了。儒家文化中即使父母在家中犯了错,儿子也应该听从。基督文化也强调子女对父母之爱,但是对上帝的爱是第一位的,因为家庭之爱是基于人和上帝之间的关系。因此,如果他或她的家人不遵照上帝的意愿,这个人可以反抗他或她的家庭。上帝也会尊重人的自由意志和做决定的权利。在《等待》中,尽管孔林按照父母的意愿结了婚,在他们独生女出生后,孔林和妻子淑玉一直分居,而且从未让妻子去他工作的医院探亲。后来孔林爱上了同医院的护士曼娜,他多次试图和淑玉离婚,由于多种原因失败了。当孔林的父母去世很久后并且女儿从中学毕业后,他下决心摆脱这种无爱的婚姻过自己的生活。除了子女对父亲的爱,儒家文化和基督文化都强调父母对子女的爱。父母应该抚养、教育孩子。儒家文化中父母将儿子看得比女儿重要,因为儿子可以传宗接代。而基督文化中父母应该尊重和包容孩子,男女平等,拥有同样的权利。孔华是孔林和第一妻子淑玉的独生女得到了父母的爱。淑玉认为女儿大了就嫁出去了,想再生个儿子来延续香火,而孔林认为不需要,有孔华一个女儿就很好了,让他的兄弟们的儿子们延续家族香火就可以了。孔林还送女儿上学,尽可能地接受好的教育,支持女儿自由恋爱、自己决定婚姻。在等待十八年后离婚娶了曼娜后,曼娜生了双胞胎儿子,孔林不仅不感到高兴,而且感到困惑——如果生活困难并且没有意义要儿子又有什么用?孔林关于儿子和女儿的思想和他大多数的同辈人不同。

其次,这是一个孔林、淑玉、曼娜之间爱的故事。儒家文化坚持中庸思想,一方面调和矛盾使夫妻在婚姻中和睦的生活,另一方面以家庭为主的观念消除了个人的独立感,使个人服从于外部压力。在古代中国大多数夫妻是包办婚姻,在婚后培养感情。儒家文化教育人们互尊互爱,理想的婚姻应该是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夫妻应该互相尊重包容而不是理解。妻子应当服从丈夫、满足丈夫的需求。在《等待》中孔林不爱父母包办的妻子,对妻子就像是一位远亲。然而孔林又愿意待在家里因为他在家里感到非常放松。淑玉將家里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这样孔林很少为家里的事情操心。生活在农村的淑玉善待公婆直至老人去世,独自抚养女儿,家里家外一把手。每次丈夫孔林从城里回家休假,淑玉把红糖放进丈夫的粥里,肉放进丈夫的碗里,自己却什么也不舍得吃。他们从不吵架,淑玉一切听从丈夫的。淑玉所做的一切是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服从丈夫。在妻子的辅助下,孔林在军队中工作得确实非常出色。从外表看孔林和淑玉生活得很和睦。但是夫妻俩很少交谈,家里家禽的声音也比人的声音多,夫妻间没有情感的交流。孔林曾经承认在村里人的眼里淑玉是个完美的妻子,如果他们一起生活得够久,也许自己会像其他人一样爱上自己的妻子。但是孔林在离家很远的木基市工作,他不可能放弃工作回到农村。同时他也不可能在城市里和淑玉一起生活,因为淑玉的小脚和衰老的相貌让他感到羞愧。

基督文化中夫妻之爱不同于儒家,婚姻是男人和女人的结合,是神性和人性的结合。因此夫妻建立亲密关系是为了改善与上帝的关系。圣爱教导夫妻互相尊重,平等互待。夫妻有着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思想。在西方文化中爱是婚姻的基础。男性关注女性的精神之美和外在美。曼娜苗条、高挑、声音甜美。当得知曼娜初恋失败后,孔林安慰她,在以后多次接触了解后孔林和曼娜相爱了,第一次约会时他们握着彼此的手,孔林的心怦怦直跳,曼娜看起来那么美丽,她的瞳孔像小鸟一样闪烁,她湿润的双唇微微卷起带着梦幻般的微笑仿佛喝醉了一样。通过这段描述可以看出孔林和曼娜之间的爱完全不同于孔林和淑玉之间的爱。孔林和曼娜是精神和身体上的相互吸引。曼娜热爱读外国文学并喜爱和孔林交谈,他们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孔林承认曼娜是个好姑娘,他们互相尊重、平等相待。曼娜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有着自由的意志自己做决定。她敦促孔林离婚娶她,拒绝借钱给孔林去收买本生(孔林的小舅子)离婚。她敢于借房子和孔林做爱。这对于淑玉来说是不可能也不可想象的。尽管孔林由于外界压力拒绝了曼娜的做爱,但是他曾多次在梦中梦到和曼娜间的性爱。因此孔林对曼娜的爱属于西方文化的爱。

在《等待》中孔林徘徊在基督文化和儒家文化之间。生活在中国的孔林不可能摆脱儒家文化的影响,遵循当时中国的社会道德规范。但是从孔林对婚姻和子女的看法上可以看出他倾向于遵循自己头脑中的西方思想。尽管由于自己的不作为使得十八年后得以离婚,孔林还是努力过他理想的生活。和孔林相反的是他的朋友兼领导苏然与孔林有着相同的遭遇,但是苏然选择了这种无爱的婚姻,和又老又疯的妻子一起生活。由此可以看出徘徊在儒家文化和基督文化之间,哈金选择了以多重视角审视儒家文化和基督文化。作为移民作家,哈金更倾向于美国的主流文化而不是中国文化。这也是哈金在美国赢得了主流媒体认可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Ha Jin, Waiting.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99.

猜你喜欢
哈金等待
你的过去在你脸上——哈金访谈录
哈金
信封里的头发
伪夏日
The BoaT rocKed BuT The earTh didn’T MoVe
安静的教学,是一个不错的等待
安静的等待——观《归来》有感
在希望与绝望的旋律中交织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等待”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出彩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