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设计方法

2014-04-29 00:44陈平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设计方法教学情境初中数学

陈平

【摘要】 教学情境设计是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启动环节,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教学环境,不仅可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更能激活學生的问题意识. 本文通过实例探讨了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情境;设计方法

数学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最终目的,而设计教学情境只是一个手段. 无论设计什么样的情境,都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以激发学生好奇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而且要自然、合情合理,这样才不会使学生对数学感到枯燥、乏味,才能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大增,才能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设计教学情境呢?笔者就此进行了探讨.

一、问题情境设计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通过情境设计,使问题不断深化,知识得到扩展和引申,以设计问题情境为教学的中心,用质疑、问难等灵活的探究方式,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其学得更多、更快、更好.

例如,在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教学设计时,我是这样创设操作情境的:首先,在回顾三角形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会不会存在某种关系呢?”这是纲领性提问,对学生的思维还达不到确定的导向作用,学生可能会对角与角相等、不等,两角之和(差)与第三个角的大小比较等问题进行研究. 当发现这些问题只对某些特殊三角形有意义时,他们的思维可能会指向:“三个内角的和是否有一定的规律?”我适时地提问:“请同学们画一些三角形(包括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再用量角器量出三个角,观察一下各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有什么联系. ”经过测量、计算,学生发现三个内角的和都在180°左右. 我进一步提出:“由于具体测量会有误差,但和数都在180°左右,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是否为180°呢?请同学们把三个角拼在一起,看一看,构成了一个怎样的角?”学生在完成这一实验后发现,三个内角拼在一起构成一个平角. 经过上述两步实验,提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为180°”的猜想就水到渠成了. 接着,我指出了实验操作的局限性,并要求学生给出严格的逻辑证明. 在寻找证明方法时,我提出:“观察拼接图形,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学生可凭借实践操作时的感性经验,找到证明方法. 实践操作不但使学生获得了定理的猜想,而且受到了证明定理的启发,显示了很大的智力价值.

二、故事情境设计

数学方面的故事很多学生都没有听说过,而听故事是每名学生喜欢的事情,用数学故事来设置问题情境可以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继续往下探索的兴趣.

例如,在引入无理数的时候,教师给学生讲一个数学史上的故事:“在公元前6世纪到5世纪的时候,希腊有个毕达哥拉斯学派. 这个学派崇拜数,认为‘万物皆数,认为数只有整数与分数. 后来他们的一个门徒发现了除整数与分数外,还存在着一种既不是整数又不是分数的数. 这是对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理论和信念的极大打击,于是,毕达哥拉斯学派极力不让这个秘密泄露出去. 但是,据说米太旁登的希帕苏斯还是把这个秘密泄露出去了,于是他被毕达哥拉斯学派扔进了大海. 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数呢?为什么毕达哥拉斯学派如此恐惧,而还有人为了这个数丢了性命?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无理数. ”教师的这段话,激起了学生对学习无理数的极大兴趣,都恨不得马上知道无理数是什么样的一种数,后面的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生活情境设计

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倡导让我们的课堂回归生活,属于生活. 它要求教育提供给学生顺利成长与发展的土壤,要求教师的教学成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的育人行为,使课堂充满学生情感、智慧、人格成长的阳光雨露,最终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的绿洲.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设计充满生活趣味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产生兴趣,让学生对数学课堂活动产生兴趣,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并不是枯燥无味的数学学习.

例如,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情境引入:同学们是否参加过学校的义务劳动呢?下面一起讨论义务为学校搬运砖块的问题:学校组织我们年段的65名少先队员为学校建花坛搬砖,七年级(1)班同学每人搬6块,七(2)班同学每人搬8块,总共搬了400块,问:七年级(1)班同学有多少人参加了搬砖?

这个问题已知条件较多,题中的数量关系较复杂,列算式不易直接求出答案,这时,教师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帮助学生分析题意,分清已知量、未知量,寻找题中的相等关系. 先让学生试做,然后抓住时机,亮出表格(略),见机讲解. 通过上面所做的题目分析看出,有些问题利用算术方法解比较困难,而用方程解决比较简单. 由上面题目分析也得出:这些都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次)的方程,即一元一次方程. 如此设计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方程”的意义.

四、实验情境设计

数学具有很大的抽象性,而初中学生的认识水平仍以形象思维为主,要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根据皮亚杰的活动内化原理,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途径是使他们去动手操作,获得直接经验,活跃思维,发展思维. 数学的教与学都应以“做”为中心,通过设计的实验,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直观化,使学生通过动手、观察、分析等活动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例如,在学习“圆周角”一节中,可设计实验情境如下:

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以下操作:① 作已知圆的任意一个圆周角;② 再画出这个圆周角所夹弧对的圆心角;③ 分别量出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度数,你发现了什么?④ 再任意作一个圆周角,是否还有上面的结论?

通过动手实验,学生已能总结出本节课所要学的关于圆周角的结论,即一条弧所夹圆周角是它所夹圆心角的一半,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来证明了,课堂引入自然顺畅. 这样的设计就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学生不仅能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且能不断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学会探索,学会学习. 反馈信息表明,学生对自己操作得到的数学结论理解得深,掌握得牢. 总之,课堂教学情境的设计方法多种多样,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设计方法教学情境初中数学
话剧舞台服装设计方法探究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浅析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
公路桥梁结构桥梁抗疲劳设计方法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如何利用七年级新教材进行英语课堂阅读教学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