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先秦儒家伦理思想为切入提高大学生伦理道德水平

2014-04-29 18:31马志娟
大观 2014年6期
关键词:孝悌仁爱尊重

基金项目:2014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课题“和谐社会视野中先秦儒家伦理思想与大学伦理道德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14-gh-203;2014年河南省社科联课题“先秦儒家思想与大学生思想教育协同创新研究”,项目编号:SKL-2014-2548。

摘要:儒家思想的根本出发点是“仁者爱人”的人道主义,它主张仁政,强调“德治”;追求“中庸之道”、“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和社会理想,视人生的价值,强调人格的独立。我们应依据儒家思想的要求对大学生进行伦理道德教育,从而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

关键词:道德;人格;尊重;仁爱;孝悌;诚信

作为独立学派的儒家形成于春秋末年,孔子是其创立者。在周室衰微、礼乐崩坏的春秋大局中,孔子适应形势,创立了以“仁学”为核心的庞大思想体系,它的理论取向是现世的人文关怀;根本出发点是“仁者爱人”的人道主义,它主张仁政,强调“德治”;追求“中庸之道”、“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和社会理想。重视人生的价值,强调人格的独立。这些理论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本框架。

在我国历史上,儒学作为统治思想,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维系人心的作用,这对于维护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突出问题是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持怀疑态度,荣辱观错位问题比较突出。笔者认为应该重新审视并借鉴儒家思想,对学生进行伦理道德教育,从而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

一、肯定道德的价值

儒学的中心思想最主要的是关于人生价值的观点,其中包括:肯定人的价值,即肯定人贵于物;肯定现实生活的价值。孔子的生活态度便表现了肯定现实生活的积极乐观的精神;儒家更肯定了道德的价值,道德是生活所应尊循的原则,在一定条件下,为了实现崇高的道德理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儒家认为人的价值、生活的价值、道德的价值三者是统一的。这就是儒家的中心思想。从先秦到宋明,儒家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强调道德原则与实际生活的统一,道德原则不能脱离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中必须体现道德原则。“广大高明而不离乎日用”可以说是儒学家的基本主张。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就应该体现在为维护社会利益而作出的牺牲精神上。大学生实现道德价值的基础是具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应该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能深刻解民族的光辉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为国家做贡献才是实现个人价值的途径。

二、坚持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维护人格尊严

孔子早就提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孟子也提出“舍生取义”,这都表示要坚持自己的独立人格,为维护正义事业而不怕牺牲生命。在历史上,成仁、取义的原则在民族危急、国家多难的时代激发牺牲精神的作用。汉代以来在知识分子中间存在着一个以天下为己任、士可杀不可辱的传统,也就是一个坚持人格尊严的优良传统。

我国历史上有很多杀身成仁的志士值得我们学习。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他坚信“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泰然赴死,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名句;苏武被扣于匈奴后,匈奴贵族先以名利引诱,后以严刑威胁;但苏武始终大义凛然;宁死不屈文天祥杀身以成仁,其浩然正气万古流芳;共产党人陈毅在1936年冬天被国民党四十六师围困时写下“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的诗句。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更应该继承优秀传统,见义勇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正能量。

三、立人达人,懂得尊重别人

孔子所说的立人达人,是说首先建立自己的主体性,我有我的要求,我有我的理想;但同时要尊重别人,并帮助别人建立主体性。这种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是有价值的,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唯我独尊,娇蛮任性。但是儒家要求既要肯定自己的主体性,也要肯定别人的主体性,人我并重。大学生应该立足于个人素质的提高与全面发展, 以个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带动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发展, 进而带动整个社会全面和谐的发展。

四、讲究仁爱,注重孝悌

孔子首先提出了“仁者,爱人”(《论语?颜渊》)、“ 仁者人也”(《礼记?中庸》),只有爱人的人才能算真正的人。孔子主张,爱人应从家庭内部敬爱父母兄长做起,这是基础, 即“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论语?学而》) 。然后推己及人,由近及远,从乡里到社会,以至于达到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境地( 《论语? 颜渊》)。儒家还以仁爱为中心,具体提出了诸如“贵和”、“诚信”、“宽厚”、“礼让”、“谦敬”等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 形成了人我和谐的社会伦理观。

但是当今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有着更大的生存压力,激烈的竞争和知识的商品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冷漠,仁爱精神和责任意识逐渐淡化。大学生更是出现了用硫酸泼熊、残忍虐猫、疯狂杀害室友、给室友投毒等情况。仁爱的缺失使得大学生人性中的善良成分越来越少,他们对生命,对社会及其漠视和不仁。教育工作者应该把“仁”的思想坚持不懈地灌输给他们,使他们爱他人、爱自己、爱社会、爱自然。

南京大学校园里曾一度流传着《一位辛酸父亲给儿子的一封信》,信中说,儿子从不考虑更不安慰只有微薄工资的父母,只伸手向父母要钱,用于高档娱乐消费。《南方周末》2004年4月9日报道,为了培养学生的孝心,在寒假里某大学2003级的新生被要求完成一项家庭作业:回家给父母洗一次脚。很多学生觉得完成这个作业很难。可见大学生的“孝”的观念是很淡薄的。“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孝”“悌”是符合人的天性的爱,是人之常情的爱,是人性的最初表现。大学生要以父母兄弟等家庭中人开始,讲究“孝悌”,逐步推己及人,由近及远,最后到整个社会。

五、牢固树立诚信意识

“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与人交往不讲“信”,就是不尊重人,不关爱人,自然也得不到他人的爱与尊重,失于信,失于爱。因此要“言必行,行必果”。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不讲信用的人寸步难行。“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见《论语?颜渊》)。儒家的关于诚信的论述在当今仍有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大学生存在借贷款不还、考试作弊、求职简历作假等诚信危机。我们对大学生应该进行诚信教育。要培养大学生的事业心、责任感,平等竞争的意识,独立自主人格和对规则的虔诚态度,并逐渐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作者简介:马志娟(1980—),女,河南中牟人,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孝悌仁爱尊重
孝悌思想探源及对当代启示
病榻侍母
增强必胜、责任、仁爱、谨慎“四心”
唐代制举孝悌类科目考论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关于深入开展文化养老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
论“仁爱”与“兼爱”之异同
孔子孝悌思想中人的主体意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