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前奏鸣曲式

2014-04-29 18:32王索尼
北方音乐 2014年6期
关键词:奏鸣曲式海顿

王索尼

[摘要]前奏鸣曲式是古典奏鸣曲形成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演进环节,由上海音乐学院邹彦副教授在其博士论文《论古典奏鸣曲式的形成》一文中首次提出。前奏鸣曲式在学术界还属于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文章试图通过对海顿这位在奏鸣曲式形成过程中产生重要影响的作曲家及其《第十交响曲》第二乐章的分析,从而进一步论述前奏鸣曲式的美学意义以及分析其社会内涵。

[关键词]前奏鸣曲式;邹彦;奏鸣曲式;海顿;第十交响曲;美学意义;社会内涵

古奏鸣曲式是奏鸣曲式产生的一个前身,在奏鸣曲式形成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被学术界所广泛认同的,但奏鸣曲式的形成是否只有古奏鸣曲式对其产生了影响,这在学术研究中一直是被忽略的一个问题。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和扩大,奏鸣曲式形成过程中又出现了另一个前身——“前奏鸣曲式”(Pre-sonataform)。前奏鸣曲式这一概念的提出极大地弥补了对于奏鸣曲式形成过程研究中的一大空白。

一、前奏鸣曲式概述

(一)前奏鸣曲式概念的提出、基本特征与应用作品

前奏鸣曲式由上海音乐学院邹彦副教授在其博士论文《论古典奏鸣曲式的形成》一文中首次提出。其定义:出现了古典奏鸣曲式三个部分(即独立的呈示部、展开部与再现部)的划分;但尚不完全具备古典风格;但具备奏鸣风格。

前奏鸣曲式的基本特征包括:(1)保留着部分巴洛克时期音乐的织体类型(2)各部分规模较小,但已出现三个部分的划分,不完全具备古典风格,未呈示出大规模戏剧性矛盾冲突;(3)呈示部中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的性格对比不明显,经常缺少连接部,主部与副部的过渡很顺畅;(4)再现部是前奏鸣曲式变化最多的部分(划分前奏鸣曲式的重要依据),经常出现新主题。

根据现有研究资料表明,前奏鸣曲式主要存在于大量的交响曲这一体裁之中,其中包括前古典时期意大利米兰乐派萨马丁尼和布里奥奇所创作的交响曲以及维也纳古典时期海顿的早期交响曲。从萨马丁尼的交响曲创作开始,具有前奏鸣曲式奏鸣风格的作品一直延续到海顿《#f小调第45“告别”交响曲》。

(二)应用前奏鸣曲式的作曲家及其应用作品的补充

本文作者通过对前古典时期曾经访问过米兰以及与萨马丁尼有过交集的作曲家的作品分析,根据上述前奏鸣曲式的特征,总结以下作曲家的作品应用了前奏鸣曲式,以作补充。

瓦根赛尔,《D大调交响曲》(WV367)第一乐章,保留巴洛克时期的织体,并带有巴洛克时期大协奏曲的特征;《D大调交响曲》(WV376)第一乐章,这部作品的体裁应该归属于巴洛克时期的三重奏鸣曲,在织体、规模上符合上述前奏鸣曲式的特征,且再现部中副部出现新材料。霍尔茨鲍尔,《D大调交响曲》(Mus.ms.875)第一乐章,这个乐章在配器上已比以往的交响曲更为复杂,规模也较大,但仍保留着巴洛克协奏曲体裁的特征,主部与副部的性格对比仍不强,本文仍然将其归为前奏鸣曲式。

在前古典时期曼海姆乐派的代表作曲家约翰·斯塔米茨早期所创作的交响曲的第一乐章仍与古典奏鸣曲式有差别,曲式特征游离于前奏鸣曲式和奏鸣曲式之间,反映出前古典时期曲式发展的一种不稳定性。

二、海顿(《第10交响曲》第二乐章简析

海顿《D大调第十交响曲》创作于1760年,三个乐章。两个外乐章使用奏鸣曲式,第二乐章(中间乐章)使用前奏鸣曲式。第二乐章的主调在整部交响曲的下属调G大调上,配器上仅保留了弦乐的部分,未使用管乐。

(一)简要的分析

呈示部中主部主题的动机以主和弦构成,主要使用四分音符与前八后十六音符的节奏并配有十六音符和八分音符组合的旋律进行。旋律先在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上演奏,第一小提琴作主音持续。随后旋律到了第一小提琴上,其他乐器做主音持续,近似于巴洛克时期协奏曲体裁的织体进行,(见谱例1):

没有明确划分的连接部,主部通过在属和弦上的半终止转到副部,这个属和弦具有了连接的功能。向副部主题进行的过程中出现转调,音乐在节奏、和声进行上没有大幅度改变,音乐非常顺畅地过渡到副部中,并停止在副部的调性上(D大调)。整个呈示部未呈示出程度较深的戏剧性矛盾冲突。

展开部开始在主调上对主部主题进行了展开,接着转调后对主部主题进了扩充性展开。展开部受呈示部中主部与副部性格对比较小的影响,未进行大规模的材料展开(规模较小)。

再现部在这个乐章中比奏鸣曲式乐章有了变化,首先虽然再现部中副部调性回到了主调上,但是副部和结束部有约缩而主部完全再现,这不符合奏鸣曲式再现部中通常是主部有缩减的规则。副部通过向属调离掉出现调性的不稳定性。

再现部在前奏鸣曲式中的变化可以这样理解,奏鸣曲式三个部分的形成受到过返始咏叹调中的Da capo。曲式的影响,这一曲式中当第三段落再现第一段落的时候,演唱者一定会对旋律进行自由地装饰甚至是即兴性地演唱,以显示自己高超的歌唱技巧。这一因素一直留存到了奏鸣曲式形成的过程中。在萨马丁尼的交响曲中前奏鸣曲式的再现部中,更多地加入新材料,并有展开性的段落近似于“第二展开部”,而海顿的早期交响曲中这一情况依然存在却逐步地在减少(本文中分析的作品正是一例),说明海顿的创作已经开始朝着成熟的维也纳古典主义迈进了。

(二)简短的结论

在这部交响曲中两个外乐章都是奏鸣曲式,但奏鸣曲在当时尚未最终定型。中间乐章的再现部已经非常近似于奏鸣曲式的再现部,然而对巴洛克时期体裁风格的保留仍不能将其定义为奏鸣曲式。前奏鸣曲式最为重要的一个特征是包含着两个时期的风格因素,巴洛克时期的体裁因素和古典时期奏鸣曲式三个部分的构思与二部性音调语言综合的因素,可以看出在海顿的这部交响曲中以及其早期交响曲中,奏鸣曲曲式结构的应用仍不稳定,但是前奏鸣曲式已经是向奏鸣曲式形成过程中最后的演进了。

三、前奏鸣曲式的美学意义与社会内涵分析

(一)美学意义

如果说奏鸣曲式所体现出的是一种矛盾地提出、发展、解决的这一哲学意义的话,这种哲学意义同样适用于前奏鸣曲式。结合上文所述的前奏鸣曲式的特征,对于前奏鸣曲式中美学意义的分析应该追寻到矛盾提出的源头——呈示部。

上文对海顿作品中前奏鸣曲式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呈示部中主部非常顺畅地过渡到了副部,有奏鸣风格,但未出现“大规模不协和及其解决”,亦即在呈示部中没有呈现出激烈的矛盾冲突。在这一点上展开部规模较小,无需对矛盾进行大规模展开。故而再现部出现较多变化也正是对于戏剧性较弱的呈示部的一种偏离。顺应事物发展的原则,再现部的意义在于在呈示部刻画出的剧烈的矛盾冲突基础上,矛盾经过展开部的“洗礼”,最终在再现部中进行矛盾解决。呈示部中呈示的矛盾的冲突性越强,展开部中对矛盾展开得越激烈,再现部就越具有再现的意义。呈示部与再现部两者需要在美学内涵上保持一种平行,使斗争性与同一性保持高度的统一,这在前奏鸣曲式中已经开始孕育但不完全具备。

(二)社会内涵

西方音乐的一大特征就在于,音乐与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体现得异常明晰,音乐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完全处在一条同步的轨道。奏鸣曲式的形成是与古典风格的形成即欧洲当时的社会思想运动平行的,这一过程是处在一种社会整体发展的大环境中的。古典风格并非是一蹴而就,我们不能确切地定义历史上的某一天古典风格形成,它是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经过一段长时间的酝酿、诞生、发展、成熟的历程。本文认为海顿的创作生涯正涵盖了这一历程的大部分时期。当前古典时期的双极结构思维未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戏剧性矛盾冲突的时候,在音乐中所对应的曲式结构便是前奏鸣曲式,前奏鸣曲式的存在也就有了合理性。前奏鸣曲式的社会内涵同古典风格的酝酿期和早期自然地处于一种平行的状态下。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海顿交响曲的分析及美学意义和社会内涵的论述,可以看到前奏鸣曲式是奏鸣曲式形成过程中三个部分构思与两极调性主题综合融汇中重要的研究对象。其次,如果说海顿作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标志性人物的话,前奏鸣曲式也是研究海顿早期作品中所凝聚的社会思潮的主要载体。对于前奏鸣曲式的研究是本文篇幅无法论及的,但望能通过本文的论述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猜你喜欢
奏鸣曲式海顿
恰到好处的温柔和真诚
恰到好处的温柔和真诚
恰到好处的温柔和真诚
奏鸣曲式再现的多种可能性
演说艺术在海顿钢琴奏鸣曲中的演奏运用
善是养生
音乐家收学生
贝多芬《悲怆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音乐结构的分析与研究
节奏型在普罗科菲耶夫中期奏鸣曲式乐章中的应用
贝多芬《第十六钢琴奏鸣曲(Allegro vivace)》音乐风格与演奏艺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