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杰
【摘要】两种唱名法, 固定唱名法(下文简称:固定)与首调唱名法(下文简称:首调)多年来争论不息,施教应用各自为阵;两种唱名法有着不同的优缺点,对其利弊加以分析;首调唱名法搭载简谱而来,简谱有不可忽略的社会广泛性;线谱与简谱二者并用;固定与首调有诸多共同点将持续并存;提出以市场社会需求(学习和应用)而分类定制唱名法,分三大类,各自采用不同唱名,切合实际需求面。
【关键词】五线谱简谱固定唱名法首调唱名法利弊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215-02 固定与首调的唱名多年来争论不息,采用那种方法施教,各抒己见,就两种唱名法,从多年的教学和实践应用方面,阐述本人的观点。
一、问题提出
两种唱名法,从学习到应用的实际情况,普及面和占有量,首调占主流。
(一)固定与首调在社会的应用角度并非平分秋色,就两种唱名法的现状,从普遍性一面证明,大量应用五线固定唱名。
1.大专院校的音乐专业教学,绝大多数院校采用固定唱名法。专业院校的表演,还是音乐教育;是西洋乐器,还是中国式民族乐器;是从事中高等职业教育,还是从事群众文艺活动。唱名法一概而论“固定化”。2.大中专院校音乐专业术科招生考试采用固定。招生“命题”(简章)为固定,具有一定的“指挥”导向,起到“风向标”定位的作用。尽管入学程度视唱练耳“联考”或“校考”,“简章”规定视唱为一升一降调号以内,在实际招考中,要求学生固定唱名表现。标准不低,加重了音乐艺考生入学前负担,必须完成大量的视唱,巩固一升一降号调的#F和bB音高的练习,以应对艺考的视唱。在钢琴键盘教学上无疑应用固定。3.应用固定,纯属一种偏见思想。认为固定彰显专业,首调业余不专业,有些院校老师应用固定是认识不够到位,以为老师当年从师就应用固定,故照搬固定施教,似乎首调降低自己水准。4.专业团体职业人员,应用固定。交响乐团的职业演奏员,应用五线谱—采用固定;美声歌手,大量的外国歌曲,采用五线谱记谱,各种不同的调,应用键盘乐器伴奏固定唱名。
(二)从社会的广泛实用角度及现状,首调居多。
1.群众性的艺术活动应用首调。歌咏合唱、声乐演唱、舞蹈表演、民间小曲娱乐。社火、秧歌等,凡涉及有唱和奏,传播的媒介主要是简谱,首调普及性被广泛应用。2.歌曲主要传播媒介——歌曲集、杂志等民族乐器 ,均采用简谱版本系统,首调传播;五线谱传播媒介主要是乐器类,钢琴和西洋乐器类应用固定。3.音乐教材教科书,五线谱和简谱并存,教法首调为主导。90年代中师视唱教材以首调“大循环”熟悉各个调,声乐全为简谱,首调根深蒂固,曾培养了一批音乐教育工作者;中小学、幼儿园的教材中五线谱、简谱(农村)两种版本并存,歌曲教唱采用首调,音乐活动则应用简谱,仍然是首调。4.专业团体职业性民族、通俗演员,民族乐团演奏员采用首调。民族、通俗、原生态歌手,专业交流的工具应用简谱,特别是歌曲的传播,书写方便,易学易记。
二、两种唱名法的利弊特点分析
(一)固定的优点及缺点:固定用于五线谱,永远将高音谱表的下加一线C音唱作“do”,对应于键盘中央C,以此类推。随着调号的升降,从而对某些音升高半音或降低半音演唱或演奏。除C调外,如G调,唱名固定不变,则演唱或演奏时升高F音,即#F便是;若bE调时,唱名仍然固定不变,需降低音级的 B音、E音和A音半音。
固定优点:1.视谱简便。钢琴的演奏,左手的和弦,音高位置及音域瞬时视读出并弹奏,钢琴属和声乐器,和弦读谱比视唱要复杂得多。西洋乐器应用固定简便。乐谱上的固定音高与乐器上的音位统一在唱名上,使视谱和音位便于结合起来;2.增强演唱辨别变化音的能力。多体现在视唱和练耳训练上;3.提高乐器和视唱绝对音高的能力。在练耳教学记谱和识辨、职业弦乐器的演奏,绝对音高的感觉属必备能力;4.二十四个大小调的音阶与和声关系随调性不同有着绝对的音高位置,直观简单;5.适合表现无调性音乐。对调性变换复杂音乐及二十一世纪无调性音乐,读谱方现便捷。[1]当弹奏贝多芬奏鸣曲、巴赫的赋格、复调和无调性的浪漫乐曲、十二首序列技法写作的全音和半音、色彩性和声性为主的印象派和现代作品,以上作品固定唱名读谱相对就容易。
固定缺点:1.两升两降以上的调,音准较难把握。固定的变音记号(升降音),大小调音阶各音相互关系(全音与半音)容易搞乱,音高变化多,不易唱准;2.调性感不强。调式调性涉及音乐理论,分析判断要有理论基础支撑,演唱旋律比较“别扭”不顺,似“绕口令”。主音平行稳定感找不准,特别表现在陌生的乐曲,调性不好扑捉,易造成心理“主音“不平稳,属音和下属音的支撑感不强,严重受C大调各音系倾向心理干扰,导致非C调的其它调不易唱准各音系的倾向,即失去调性感。例如大调中,导音倾向主音(Ⅶ—Ⅰ),演唱Ⅶ级导音时,主动靠向Ⅰ级主音,形成调性感。然而,调的变换,导音和调的各音都不一样,调性感不易找准;3.键盘及西洋乐器,极不利于即兴伴奏。视谱与演奏,音符旋律脑海里还须转换一次,且连续性,给伴奏带来难度,遇群众活动需使用简谱时,还须译成固定谱,实为麻烦;4.专业乐队中伴奏乐器,非主旋和声和弦伴奏,不易记忆。通过和弦判断调性,增加知识深度,演奏更不易脱谱和背谱;5.不宜普及。群众性娱乐活动,音乐理论知识涉及面广,专业性强,且普及以“市场”实用为先导,很难推行固定。
(二)首调的优点及缺点:首调也称移动唱名,也称流动唱名法,“do”或“la”音随主音的不同而移动。即主音“do”或“la”随着调性的变化和转调的出现,重新定位在线谱不同的线或间的主音位置,在听觉上对音阶与和声是一种相对的音高关系,只存在大小调两种调式及五声调式几种调式的感觉区别。如G调,变高音谱表的第二线则为主音“do”的位置;若是“d”小调,主音是下加一间,为”la”唱名,依次为其它音级,音级各音之间关系不变。
首调的优点:1.最易把握音准。相对音高容易掌握,只要掌握好某一大小调的音阶内音程,就可以很快解决其它各调视谱的音高。视唱声乐类,易唱准音把握好旋律;2.调性感强,易有曲调感。在音准的前提下,音阶中各音系倾向始终不变,主音Ⅰ→ 属音Ⅴ→ 下属音Ⅳ↓等音级音系倾向不变,调式调性感很明显,曲调自然生成; 3.转调方便。遇到转调,用新调的开头音的音高唱出唱名,音阶音程关系不变,转入新调不会跑调;4.作曲创作,易写易记。音乐创作,调式感强,和声和弦进行易写,变化终止进行比较易记;5.调式调性理论分析简单。辨别乐曲的大小调较容易,民族调式,多唱几次便感受到调式体系种类;6.终止式结构认知和感觉较易达成。终止式几种结构类型,和声和弦模式听觉是常用的三种,正格Ⅴ→Ⅰ、变格Ⅳ→Ⅰ和完全终止Ⅰ→Ⅳ→Ⅴ→Ⅰ,在大小调24种,听觉仍是常用的三种;7.利于普及。首调相对简单容易,初级知识体系,只要把住音准,脱琴单独也可自练;8.中小学音乐教学大多数学生易接受,学起来顺畅。民族音乐受环境影响熏陶,首调意念“根深蒂固”,首调学习最易接受;9.有利即兴伴奏。熟悉乐器常用各调音位,首调读谱易于旋律感,随即产生伴奏和弦、伴奏织体音型和复调变化等。
首调的缺点:1.唱名“do”位置随调变换多,较难熟练。视唱非C调时,还涉及六个不同线间“do”的位置移动,高、低音谱表六个位置随调主音移动,给识辨音高唱名增加了难度,熟练每一调增加了负担;2.不利于建立绝对音高概念。受流动主音影响,有相对音高,易导致练耳音乐记“调”误判;3.调性转换频繁或无调性音乐就力不从心。程度较深的钢琴曲,旋律与和声发展变化复杂,转调频繁和无调性的作品,首调只能束缚自己的双手,僵化自己的的思维,而浪漫派和现代派的作品十分注重情感的表达,早已突破了功能和声的框架,调性复杂和声色彩丰富,旋律装饰音变化技巧高超,也是难以用首调进行视奏和背谱。[2]
(三)首调就应提起简谱,简谱是首调唱名法的最佳载体。简谱记谱法简单明了,书写方便,易现直观,读谱容易,首调唱名法搭载而来,随着简谱发展而发展。
(四)两种唱名法有着共同点,音高相同,旋律感完全一致,固定与首调将持续并存。固定与首调,都是表达具体的相对音高,目的是由“音高”形成“轨迹坐标点”,由此连接连续成“轨迹曲线”(旋律线),从而带出歌词,便是歌曲;依据音高“轨迹坐标点”弹奏,便是乐曲。两种唱名法所形成的音高“轨迹曲线”是一致的,表达的“轨迹曲线”是唯一的,旋律感觉完全相同的。两种不同唱名所表现音乐形象完全一致,只是固定与首调优缺点利弊和实际使用效果,两种唱名法将持续并存。
(五)五线谱和简谱记谱法历史久长,盛行中国,相互借鉴,二者并用。
五线谱由葡萄牙传教士徐日升(1673年)来清宫讲学,传入我国,[3]至今有300多年历史;简谱是留学于日本的曾志斋、沈心工、李叔同(1903年)开设“学堂乐歌”形式传入我国传播,也有一百多年历史。五线谱和简谱从而就替代了中国不统一的工尺谱、琴谱、文字谱等十三种记谱法。[4]五线谱和简谱在文化交流和普及,起到了积极作用,推广普及非常必要,它是世界通用记谱方式。它的推广对于提高人们的演奏、演唱、欣赏水平,对于普及高雅音乐及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而简谱由于它的简易好学,便于记写等多种优点,使它在我国有着更为庞大的群体中发挥作用。故两种记谱法也不矛盾,相辅相承,两种记谱法仍将取长补短,持续并存。不可能随意废止哪个记谱法。五线谱与简谱二者记谱法在一定时期并用。
三、以“市场”实际和社会需求,把学习和用场分类 ,不同唱名法方式施教和应用
依据两种唱名法的优缺点利弊分析,以社会实际需求,将学习和应用予以分类,对应施教不同唱名。
(一)学习分类:第一类:专业艺术学院表演专业,钢琴管弦系、美声及视唱练耳、作曲、配器及指挥专业;第二类:专业艺术学院表演专业,民乐系,民族、通俗美声、作曲创作;第三类:各大专院校、音乐教育口——音乐学,社会文化娱乐口。
(二)实际应用分类:第一类形:专业团体交响乐团的演奏员,美声歌手,以及从事钢琴教学;第二类形:专业团体的民族乐团、民族乐器、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传媒机构专职、文化管理;第三类形:从事中小学音乐教育,学生艺术活动,群众性的艺术娱乐活动。
(三)学习和应用分类对等,依据实用的角度,以“市场”社会需求而定制唱名法教法。第一类:固定唱名法。学习阶段的视唱练耳,音乐理论体系,乐理,复调,和声,配器,与应用完全统一起来;第二类:首调唱名法为主,兼学习应用固定,两种唱名并存。视唱练耳,乐理体系的理解,强化调性感,易于接受,民族乐的演奏、群众性的文化、歌咏、传媒、文化管理便于传播;第三类:以首调为主,了解固定,且首调多于固定。众多的社会实用群体、中小学和普及层面占据比例较大,采用首调教学和学习,应用首调,普及大众群体的音乐艺术娱乐活动;视唱练耳了解固定,目的是为钢琴和西洋乐器的识谱而奠基。应用固定在业余钢琴和西洋乐器,单簧管、长笛、圆号、小提琴乐器类学习应用。
四、结论
首先,五线与简谱并存发展,在我国的文化艺术活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孰重孰轻,不能准确定位,排斥取代完全不可能,且二者相互依赖,相辅相成。从记谱法本身来说,具有相对的科学性,但也有各自的弊端,它只是音高“轨迹曲线”,很多“曲线点”的“描绘图”,接近人声“曲线”“要求”。不可能像录音机完整再现出作曲家的用意,故线谱高低音域明了清晰,但书写不便;简谱书写方便易写,易传播,表现音高走向趋势不清晰之弊。
其次,文化活动三类各自所占比例不同。第一类:专业从事者仅约占十分之一(五线固定);第二类:约占总数十分之三(五线简谱并存);第三类:中小学艺术教育、群众性的艺术活动占据绝大多数约占十分之六,完全是一个普及层面以首调为主。群众活动则以简谱为主,兼用五线。教育面从长远观点看,采用以线谱为主的教学格局,可与世界记谱法“接轨”。
参考文献:
[1]刘素芳.浅谈视唱练耳教学中固定和首调唱名法的运用[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4)
[2]张炜.首调唱名法与固定唱名法的比较与训练[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8,(3)
[3]李宁.近代关于两种唱名法的研究[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8,(1)
[4]齐易.五线谱简谱的产生 发展及向中国的传入[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3,(2)
作者简介:
李斌杰(1956—)男,陕西陈仓区人,宝鸡职业技术学院艺体系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