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体现“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2014-04-29 04:02孙东明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4年8期
关键词:正方形生活化数学知识

孙东明

2011版《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倡导“数学问题生活化”的新理念,因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实际,而生活本身又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 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尽可能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与社会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 于是,笔者在数学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注重体现“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的教学理念. 具体教学方法和体会有如下几点:

一、注重联系生活实际

在数学教学中,笔者尝试着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数学,学会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观察认识事物,从而促进学生的日常思维向科学思维方向发展.

例如在“求平均数应用题”教学中,笔者采用“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遵循“创设问题——操作实验、探索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来组织教学过程.

1. 引入课题时,笔者设计学生身边刚产生的比赛成绩表,让学生充分讨论,自然引出课题,渗透数学源于生活实际的思想.

2. 为建立平均数概念,笔者组织学生分组操作活动,在活动中确立“移多补少”的思想,并在探究中几次让学生估计平均数在哪两个数之间,培养估算意识. 在探究求平均数方法时,让学生在展开操作活动基础上自己得出求平均数的方法.

3. 学生掌握数学方法后,教师提供生活化的学习材料,让学生以数学观点看待班级中的同学身高、比赛平均成绩等问题,使数学真正走进孩子的生活. 通过这样使学生不仅学会了不同的解决方法,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树立了学生理解和运用数学的信心.

二、注重再现生活情境,寻找数学模型

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见的现实. 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学生就会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生活真有趣.

例如:在“元、角、分的认识”教学中,笔者创设模拟买卖货物的情景,让学生轮流做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游戏活动. 活动之前,笔者要求每名学生准备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等面值的人民币共5元,让学生来认识人民币. 活动中要求:(1)每人购买的商品必须有文具、食品、小玩具. (2)看谁用所发的钱买的东西又多又好,买后评比谁是最佳小顾客、最佳售货员. 活动后集体讨论,每名学生说出自己买了哪几样商品,每样商品花多少钱. 通过活动,学生不但认识元、角、分,还知道了1元 = 10角,1角 = 10分,并会进行换算,这样学生就会感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其实数学就在身边,进而培养了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小学生常常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充满了好奇,于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常对教材中的具体情节和数据做适当调整、改编,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素材来取代,让学生直观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注重生活实践,体会学以致用的成功乐趣

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 因此,有些数学知识完全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 笔者根据教学实际尝试采用下面方法:

1. 在教学中笔者采用图画、文字等形式虚拟出同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例如:教完“比的认识”课后,笔者组织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分摊物业管理费问题. 首先,教师谈话,创设情境;然后,师生讨论设计合理的分摊方案;最后,解决问题,并谈体会. 学生在情境活动中,应用数学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2. 在教学中,笔者还采用回归生活空间、边用边学的方法,使学生在实践中感知数学的乐趣.

例如:教学“公顷和平方千米”一课时,笔者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进行实际测量. 首先,在操场上量出边长10米的正方形土地,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计算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0 × 10 = 100(平方米). 然后,让学生在正方形四边围站起来,互相体验边长1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有多大. 接着,让学生设想:100块这样大的土地有多大?教师说明:100块这样大的土地就是1公顷. 接着,画出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让学生计算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学生很快计算出100 × 100 = 10000(平方米). 然后,用标杆和绳子把正方形围起来,看一看有多大,这时教师指出10000平方米的土地就是1公顷,所以1公顷 = 10000平方米. 这样学生在实际空间中学习知识,又将知识应用到了实际生活中,自然地契合了学生求知的心理状态,使教与学不知不觉产生了共鸣. 由此,不论是虚拟的生活数学,还是将数学带进生活实践中,都能使学生自然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成功乐趣.

四、注重在实践中探索研究,开拓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就要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空间. 为此,在数学教学中,笔者注重了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主要抓住所学知识的前伸、后续和外延,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时,笔者让学生自主操作实践,自主发现应用知识. 先引导学生把自制的一长方体纸盒学具六个面展开,并自己寻找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 然后,笔者又设计小组合作实践活动:“我们现在就在长方形的教室里学习,请你们看一看,教室里墙壁粉刷白色涂料的面积有多大?你能帮学校算一算学校共占地多少平方米吗?”师生当场开始测量教室的长、宽、高,然后讨论计算.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初步学会了运用数学思维方式观察、分析、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养成运用数学眼光观察事物的良好态度,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总之,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知识需要我们不断地发现与应用,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以教材为依据的同时不拘泥于教材,勇于在实践中探索创新,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活气息,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使学生充分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

猜你喜欢
正方形生活化数学知识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剪正方形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剪拼正方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