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中国竹笛音乐形象的塑造

2014-04-29 11:25王政
北方音乐 2014年8期
关键词:音乐形象塑造

王政

【摘要】中国竹笛音乐形象的塑造是客观事物主观反映,是人脑借助演奏过程对过去事物及过程的联想影像,是音乐产生情感波动唤起记忆中的事件、过程和意境的能动再现。

【关键词】中国竹笛;音乐形象;塑造

中国竹笛距今已有八千多年的历史,它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而发展,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灵魂,是中华文明的标志性乐器。中国竹笛在近代以协奏、独奏等形式塑造了大量音乐形象,那么,中国竹笛是如何塑造音乐形象的呢?

一、竹笛音乐形象的塑造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

人脑有记录声音、保存声音的功能,这种能力是动态的、过程性的或流动性的,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再现和塑造事物发生的整个过程,形成了人脑对声音运动变化的思维方式,即某种声音代表了什么?是什么事物在运动?进而产生了音乐的形象。如果将这些声音加以排列和规定特定的内容,那么客观世界在人脑中反映的主观音乐世界也就形成了。思维理论告诉我们:“主观世界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既然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认识是不断发展、不能穷尽的。所以,对于音乐世界,人们的表达方式不同,各种音色的声乐,不同类型的器乐,都在试图更加接近,表达客观实在,但都不可能穷尽。由于事物的运动性,所以音乐的表达也需要不断创新,尽可能完善。

人们既然能够反映音乐世界、认识音乐世界,那么就试图借助各种乐器表达自己的认知和情绪。

二、竹笛音乐形象的塑造是演奏技巧的表达过程

乐器是声音的物质基础,演奏技巧是音乐的表达手段。竹笛对音乐形象的表达主要靠气息、舌功、指法等演奏技巧综合应用来表达。如竹笛独奏《扬鞭催马运粮忙》这首乐曲中,利用演奏技巧中的历音加气息控制与吐奏的综合运用,表达了车夫运粮开始时的打马鞭子声音形象。展现在我们听觉中的是一辆四驾套的运粮马车以及车夫精神抖擞的形态和舞动鞭子的动态感知形象,展示了农民内在的丰收喜悦情绪。轻快的双吐,准确地模仿了马蹄声,形象地勾画了马儿争相奋蹄奔向运粮的场景。乐曲进入第一乐段的重复对比段,利用气息控制演奏,既表现了车夫哼着小曲的自豪形态,又利用四度附点连音表现了满载粮食车辆的负重感,形象准确地表达了刹车木磨合车轴的声响效果和规律节奏行进间的马蹄声。在第一乐段到第二乐段的过渡阶段,马车经历了运粮路的上坡段,车夫虽然挥舞着鞭子却没有打马。如果打马会形成马受力不稳不齐心而导致马车退坡现象,真实反映了车夫的赶车技巧。第二乐段进入平稳阶段,马车行进速度平缓。乐曲呈现自由、柔和、平稳的节奏,反映了车夫内心轻松、喜悦的心情。在音乐演奏技巧上利用连续的三吐变奏过渡到第三乐段,仍然以连续的历音和飞指颤音把音乐推向高潮。既展现了鞭子的音响,又利用飞指颤音模仿了马的嘶鸣声,顺利地把公粮运到了收购站。这首乐曲通过竹笛演奏技巧十分形象地展现了农村马车夫运粮时丰收喜悦的内心画面和运粮过程中的马蹄声、马的嘶鸣声、打马的鞭子声、马车的刹车声等。动态地呈现在我们的听觉中,仿佛身临其境的感觉。乐曲使人们既感受到音乐形象的动态过程,又感受到车夫内心涌动着的丰收喜悦隋感。

其实人的感受、内心变化是音乐表现的难点。东晋大诗人陶渊明认为“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弦乐用手,远于自然,管乐用口,较近自然,声乐用喉,最近自然”,说明唱歌是人们情绪的直接表示。管乐是人们靠气息的变换和舌指技巧的应用表现音乐情绪,而弦乐则靠人的十指末梢神经感觉来表现音乐,效果或准确性是有差别的。在这三者中,气息变换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表现方法。唱歌是靠气息推动声带发音,竹笛则是以气息推动笛膜和竹管震动而发音。从这个意义上说,竹笛应该是最能表现人的情绪变化的乐器。

竹笛大师冯子存先生为竹笛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第一次把中国竹笛以独奏形式推上了舞台,完成了由伴奏到独奏的升华。其代表作《喜相逢》就是情绪和意境表达的典型例子。第一段《惜别》以慢速表达了情人惜别的意境,音乐充满了无奈、哀怨、担忧、挣扎的情绪特征,体现了情人难舍略带哽咽的哭诉。第二段《重逢》乐曲节奏加快,多用硬单吐演奏,人物情绪变化恰似女方千里迢迢到男方地去探亲,以充满希望的淡淡甜味感和暗暗的喜悦心情,蕴含了久别时的心理特征。第三段《返家》大量使用三吐和快速滑音,速度由每分钟126拍逐渐加快到138拍,给人以跳跃欢乐感,表现了一对情人返家时迫不及待的喜悦情绪。第四段《欢聚》速度更快,力度更强,从弱到中强再到强和很强,跨度大,表现了情人返家时全家大团圆的场景。

三、竹笛音乐形象的塑造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情感联系的再现

竹笛以演奏技巧表现音乐形象并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有客观对象的。它是人脑对生活中储存的事物及过程的联想。音乐形象是由声音塑造的情感形象,但音乐所反映的对象不仅仅是声音世界,也不仅仅是抒发情感者的主观世界,而是由声音所概括比拟的各种器官对象的广大现实,是由情感引起联想的有关客观现实。因此,音乐形象并不是摸得着、看得见的,它不像绘画那样可以看到直观的主题形象,也不像语言那样清楚地描述事件的过程,而是通过音响产生情感的涌动唤起某种记忆和情绪情感的体验联想,也就是情感涌动唤起记忆中的事件、过程和意境的再现。当然这个被唤起的情绪和事件的过程也是流动性或能动的,这是人脑所特有的功能。所以,音乐擅长于表达情感而音乐形象便具有了情感性和表情性。由于音乐形象既无法创造描绘现实世界的画面,也无法如同文学一样概括地反映出生活的本质,欣赏者在对音乐形象的理解时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主要由作曲家或演奏家的创作和欣赏者的理解力所决定,而这些因素就给音乐蒙上了神秘色彩,给人们造成丰富的想象空间,形成了音乐虚实结合、动静相宜,变在其中、写意抒情,虚拟含蓄、注重神似的巨大魅力。

中国竹笛音乐形象的塑造是一个主观过程,如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它只是客观想象的近似反映,是人们对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情感变化与客观物质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猜你喜欢
音乐形象塑造
拉威尔水中嬉戏的演奏艺术
拉威尔水中嬉戏的演奏艺术
简述施光南生平及歌剧《伤逝》
谈“理想声音的概念”在演唱中的应用
浅析夏之咏叹——《一抹夕阳》
简析歌剧《伤逝》秋之咏叹——《风萧瑟》
基于绩效管理的企业文化塑造
论如何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浅析《天堂电影院》中次要人物的成功塑造
简述中国戏剧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