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融合佳作《光明行》赏析

2014-04-29 11:25杨亮
北方音乐 2014年8期
关键词:中西融合光明行刘天华

【摘要】刘天华的10首二胡作品是近代二胡发展史上最早的二胡独奏曲,《光明行》这首进行曲风格的作品,可谓其探索中西音乐融合的成功之作。文章从这首作品的音乐结构、调性特点以及演奏技巧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以进一步阐释刘天华中西融合音乐观的具体实践。

【关键词】《光明行》;刘天华;中西融合

《光明行》是刘天华先生1931年创作的作品。1932年2月发表于国乐改进社的《音乐杂志》第一卷第十期。此曲是刘天华先生为针对某些外国音乐家说“中国音乐多萎靡不振”而创作的。刘天华曾指出“因外人多谓我国音乐萎靡不振,故写此曲以证其误”,这里的“外人”不单指外国人也包括鄙视本民族音乐的中国人。此曲的问世有力地驳斥了这些人的谬论,同时充分体现了作者高度的民族自尊心。

作者在《光明行》一曲中吸纳了西洋音乐的一些先进元素,使得整个乐曲无论在音乐结构、旋律进行以及转调运用上充分显示了作曲家所提倡的“从中西的调和与合作中,打出一条新路来”的国乐改进思想,同时他还大胆借鉴小提琴的演奏技术,如顿弓、颤弓等,大大提高了二胡的表现力。使得此曲成为一首具有中国气派的进行曲。它也成为将西洋音乐技法与中国民族音乐相结合的典范。

此曲的创作年代正处在中国革命的低潮时期,由于连年内战民不聊生,人们生活在恐惧、迷茫和困顿之中。《光明行》一曲的诞生仿佛茫茫黑夜吹起响亮的号角,以激昂奋进的旋律进行,表达了人们追求光明,渴望进步的愿望和决心。是“五四”时期罕见的进行曲风格的民族器乐作品。

此曲由引子,四个段落及尾声组成,在结构上借鉴了西方复三部曲式的结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保留民族音乐的特点,是一首具有崭新民族音乐风格的音乐作品。

乐曲开头的引子共四小节,用内弦空弦音这种同音反复的音型,模拟了队列行进中军鼓的声音。在力度上采取由弱渐强的处理方式,仿佛列队行进中步伐由远而近,逐步向着光明前进的情景。每小节第一拍的四分音符要与后面的八分音符断开,每小节第二拍的两个八分音符,力求清晰、短促,以更好地模仿军鼓的声音。

第5至36小节是乐曲的第一段,开头四个小节是个重复的短句,且第5和第7小节前半拍的三十二分音符,实际是一个装饰音的效果,演奏时从中弓开始,句头的重音要放在其后的十六分音符上,连顿弓的处理也要尽量轻巧敏捷,发音饱满有力,突出其鲜明的节奏感,使其更富有威武行进的特点。第9至16小节仍是两个重复乐句,两乐句开始的三个高音3,要着重突出重音,且拉、推弓时力度要统一,音量和音色都要保持一致。这如号角般的音调,加之有力的重音处理,使情绪激昂,满怀信心,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感觉。此处的演奏,运弓要求饱满,弓速稍快,同时弓毛和琴弦的摩擦力度也要加大,左手的揉弦频率也要随之加快,以求饱满通透的音色。紧接其后的三个八分附点音符也需略带重音,将附点适当地强调,使得音乐更富棱角。第17至20小节是对前面乐句的进一步补充,第18小节中的八个十六分音符,演奏时要尽量做到连贯、自然和均匀,以便使其与前后的音乐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21至36小节是第一段的后半部分,第21小节和23小节第一拍前两个音,与上述第5小节和第7小节第一拍的前半拍比较相似,都演奏成装饰音的效果,但是整体力度要比前面的音乐弱一些,而两处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前面用的是连顿弓,后者则采用的是连弓演奏,前面的八分音符是没有附点的,而后者却是使用了附点八分音符的音型。29小节开始的顿弓采用了强后突弱,再渐强的力度变化处理,此处采用跨节拍的分句法,用跳把的方式来完成把位间的移动,顿弓的演奏尽量干净利落,不可带有滑音。36小节的四分音符用类似波弓的效果同时以强音结束本段。

第37至68小节是乐曲的第二段,本段亦分为两个部分,分别采用了不同的调,在不同的弦上演奏。前半部分采用G调,并且全部用内弦完成。此处旋律连贯而流畅,内弦浑厚的音色给人一种温暖而亲切之感,这种极富歌唱性的旋律,让音乐充满了内在的力量感,变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人手挽着手,在相互关心与帮助下向着光明前进的动人场面。演奏时,力度要从中弱开始,弓段不要太长,大概三、四小节之后,随着旋律逐渐上行在慢慢再加宽弓段,同时加大弓毛和琴弦的摩擦力度,使力度逐渐从中弱过渡到中强,到45小节时,随着旋律下行力度又随之减弱。从53小节起是本段的后半部分,旋律与前半部分基本相同,只是将前半部分的G调转成了D调,从内弦转成了外弦演奏,音色也从上一段的浑厚、圆润变得通透明亮起来,因此,这部分的运弓整体要更加宽阔一些,其中的附点音符也可适当的夸张一些,尽量演奏出列队行军时步伐的律动感,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演奏时,运弓可随着旋律走向而做相应的变化。如第53至60小节整体旋律走势呈上行,那么运弓幅度就要逐渐加大,从61小节起旋律开始下行,此时的运弓亦随着逐渐减弱。第66至68小节是乐段的结束句,以棱角鲜明的运弓来收尾。

第69至102小节是乐曲的第三段,本段采用三拍子的节奏,同时采用固定节奏型,时而在G调上,时而又到了D调上,时而又将旋律进行到了关系小调上,用调性上的不断变化来展开旋律,仿佛人们在前进的路上从四面八方汇集到了一起的情景。演奏时要注意内外弦音色的对比变化,以及不同弓法的运用。通常内弦的演奏均用顿弓完成,运弓要富有弹性,发音力求短促而厚实,演奏外弦时,上、中把位要用清晰的分弓来完成,而到了下把位,则要求运弓连贯些,音色也要明快并具有穿透力。在本段速度和力度的处理上,要把握好从中弱到中强的力度变化,从82小节起速度开始渐慢,速度也应随之逐渐减弱。待83小节的延长音之后,再立刻回到原来的中快速度上来。乐曲中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往往都是相辅相成的,通常还伴随着旋律音高的走向而做相应的变化。如后面的84、85小节,就是随着力度的逐渐加强,所以速度上也开始逐渐加快。到了86、87小节旋律音区到了下把位,其力度和速度都要相应地做加强和加快处理,使音乐的情绪更加欢快热烈。当旋律转到内弦时,即90至93小节,力度也要随之减弱下来,与前面的音乐形成鲜明的对比。94至98小节出现的四分音符,要求运弓强劲而有力,以表现出坚定豪迈的气魄。紧接其后的十六分音符作为一个过渡,将力度由强转到弱,气势也慢慢减缓下来,为下一段做好了铺垫。

第103至138小节是乐曲的第四段,本段旋律流畅而舒展,大量的八分附点音符节奏型,充满了行进的律动感,仿佛人们昂首阔步,带着必胜的的信念勇往直前的威武形象。此处要尤其注意附点八分音符的演奏,一定要突出附点的节奏性,时值绝不可随意减短,一定要充足。本段前一部分用G调,后一部分则用了D调,G调时,多在二胡的上、中把位上演奏,情绪相对柔和,音色也比较厚实;D调时,旋律则大部分在二胡中把位以上的高音区里进行,所以这部分音乐要力求音色明快,情绪也要相对激昂一些。这种处理方式本人在上一段已有所阐述,需要一提的是要把握好控制的度即可。

第139至186小节是乐曲的尾声,本段全部用颤弓演奏完成,是有史以来二胡独奏曲中使用颤弓最长时间的乐段。颤弓要尤其注意演奏方法的准确性,拉出来的颤音效果要尽可能的细致均匀,由于本乐段颤弓要持续48个小节,这就要求演奏者通过长期的刻苦练习,从而达到长时间持续而稳定的颤弓演奏。除此之外,本段的力度变化仍要随着旋律的上下起伏而作相应的变化处理。尾声的旋律采用了乐曲第二段后半部分D调上的主题旋律,并对其进行了扩充和发展,将乐曲逐渐推向高潮,结尾句更是运用主三和弦的分解式的进行,形象地刻画了人们追求光明的雄心壮志以及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

《光明行》在音乐结构、调性使用、旋律的进行及演奏技巧等方面大胆地吸收了西洋音乐的一些先进的因素,不过整个乐曲却仍然保持了鲜明的民族音乐风格。它是一首具有中国气派的进行曲风格的优秀作品,更是一首借鉴西洋音乐创作手法来提高和丰富我国民族音乐的经典之作。在这首情绪饱满、志趣盎然的作品中,刘天华先生可谓把二胡的演奏艺术向前提高了一大步。这种提高和进步不仅体现在演奏技术与艺术形式上,而且在思想表达、感情抒发等方面也给二胡音乐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他的音乐反映了他所生活的那个年代的大众心声,体现了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在社会生活中的不断摸索、追求光明成长过程。此曲是时代的产物,更是刘天华艺术成果的结晶。

作者简介:杨亮,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二胡专业讲师,主要从事二胡演奏、教学及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中西融合光明行刘天华
刘天华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思考
中国近代报刊中刘天华音乐史料钩沉
多元文化格局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潘玉良油画的艺术特点
用符号三分法分析中国旗袍文化之美
国乐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