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文艳
【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腹水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36例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采用常规治疗)和观察组(18例,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大量排放腹水加输注白蛋白),观察两组临床诊疗效果。结果 与单纯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相比,观察组腹水消退的显效人数以及对并发症的控制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联合大量排放腹水加输注白蛋白法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临床效果明显,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肝硬化;难治性腹水;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575.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440-01
肝硬化(hepatic cirrhosis)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肝硬化腹水是指由于肝脏疾病导致肝脏反复炎症,纤维化及肝硬化形成后由于多种病理因素,如門脉高压、低蛋白血症、水钠潴留等引起腹腔内积液的临床症状。肝硬化腹水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而是许多肝脏疾病失代偿期的共同临床表现。引起肝硬化腹水常见疾病有: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等。肝脏疾病一旦发展至肝硬化腹水阶段,常常提示肝硬化已经到失代偿期,如不进行积极干预治疗,预后差。难治性腹水(refractory ascites),是指患者经正规大量利尿剂(螺内酯400mg/d加上呋塞米160mg/d)治疗而腹水仍无明显消退或加重并出现肾功能不全的一种腹水状态。笔者对随机选取的我院收治的36例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36例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35~73岁,平均年龄53.1岁。肝硬化发病原因如下:15例乙型肝炎,6例酒精肝,8例丙型肝炎,5例其他原因。临床表现如下:乏力、食欲减退、腹胀不适、恶心呕吐21例,发热、腹部压痛、反跳痛7例,呕血、黑便8例。腹水实验室检查:漏出液13例,渗出液9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学分会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关于肝硬化的诊断标准[1]。Child-Pugh 分级: B级26例,C级10例。
1.2 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采用常规治疗的患者做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腹水超滤浓缩回输的患者做为观察组。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适合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大量排放腹水加输注白蛋白方法治疗。观察2组腹水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在治疗期间的发生率。
1.2.1对照组 采取一般治疗:包括卧床休息,限制水、钠摄入。钠的摄入量每日为250~500mg。每日摄水量低于1500毫升。双氢克尿噻,每次25~100mg,隔日或每周1~2次服用。氨苯蝶啶,每日量50~100mg,饭后服用。
1.2.2观察组 采取一般治疗同时每日或每周3次放腹水,无菌条件下,于患者下腹部穿刺抽取腹水每次4000~6000毫升,操作时间一般不超过3 h。腹水排放的同时静脉输注白蛋白40g。
1.2.3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治疗后患者主要症状明显减轻,呼吸、循环功能明显改善,腹部B超检查示腹水减少4/5以上;②有效:查体患者腹水征(±),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腹部B超检查示腹水消退50%以上;③无效:查体患者体重、腹围、症状无减轻或加重,腹部B超提示腹水无明显消退或在原来基础上增多。有效率为(显效人数+有效人数)/该组例数。
1.3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或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 讨论
肝硬化是常见慢性病,病理上以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再生结节和假小叶行成为特征。临床表现上,病程发展缓慢,晚期以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有效血容量不足或肾灌注不足是引起难治性腹水的常见原因[2]。
本组病例临床资料发现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腹水可选择下列方法治疗:在1~2小时内放腹水4~6L,同时输注白蛋白8~10g/L腹水,继续使用适量利尿剂。可重复进行。此法对大量腹水患者,疗效比单纯使用利尿剂效果要好,对部分难治性腹水患者有效。但应注意不宜用于有严重凝血障碍、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等情况的患者[3]。
综上所述,与单纯的常规治疗方法相比,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联合大量排放腹水加输注白蛋白法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临床效果明显,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0.12(6):324.
[2] 王贵强,刘卫平.肝硬化腹水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9,26(11):1733.
[3]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