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红丽 高璇 孟海燕
【摘要】 目的:丰富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治疗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治疗及转归。 结果:128例患儿中125例治愈,3例好转,无胆红素脑病,病因常见有感染因素、围生期因素、溶血因素、混合因素、无胆道闭锁因素。 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以感染为主,围生期因素及溶血因素占相当大的比例,血清胆红素水平高低及是否合并神经系统症状影响治疗及预后,故防止胆红素脑病,应防治感染,强化围生期保健,及时阻断溶血,监测血清胆红素水平。
【关键词】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治疗及转归
【中图分类号】R726.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427-01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大多数病因明确,临床症状轻,预后好,个别血清胆红素严重升高可引起胆红素脑病,遗留核黄疸后遗症或死亡,故一旦发现应立即治疗。现将统计我科近1年治疗的128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情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28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均符合第七批((二科学))教材中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其中:早产儿:53例,足月儿:75例,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30例,生理性黄疸期限内:38例,超出生理性期限:60例,血清胆红素<221umol/l,12例,221-342例umol/l,111例,>342umol/l,5例。
1.2诊断及实验室检查:符合下列任意一条可诊断病理性黄疸:1.生后24小时内出现皮肤黄染2.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21umol/l,早产儿>257umol/l或每日上升>85umol/l,3.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4.黄染退而复现5.血清胆红素>342umol/l。实验室检查:病理性黃疸患儿入院后完善血、尿、粪三大常规,网织红细胞,胆红素,血培养,C反应蛋白,必要时胸片,腹部B超,头颅CT,溶血三项,血型,抗人球蛋白试验等相关检查协助诊治。
2结果
2.1病因分类:感染因素72例,其中脐炎:30例;呼吸系统感染:25例;皮肤感染:10例;败血症:7例。围生期因素30例;其中早产儿:23例;头颅血肿:5例;窒息缺氧:2例。溶血因素20例:其中ABO溶血:18例,其他原因不明:2例;混合因素6例,胆道闭锁:0例。
2.2治疗方案:轻者(120例):蓝光照射治疗,肝酶诱导剂,苯巴比妥针,碳酸氢钠针,配合中药茵栀黄注射液,思密达,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及四磨汤治疗,合并感染者:加用抗生素。重症者(8例):尽早用白蛋白针,溶血者:及时人丙种免疫球蛋白针阻断,严格掌握换血指征。
2.3转归;128例病理性黄疸中,125例治愈,3例好转,血清胆红素>342umol/l,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5例,不伴嗜睡、反应差、拒乳、昏迷、发热、抽搐、肌张力高胆红素脑病警告期及痉挛期神经系统症状,及时治疗效果商好,无1例遗留核黄疸后遗症。感染性黄疸大约病程7-10天,早产儿因先天性体质差,病程中易合并感染,使病理性黄疸治疗时间延长,个别可达1月余方可治愈,较高者,并发贫血,感染,低蛋白血症3周左右方治愈。混合因素中母乳性黄疸多见,分早发型和晚发性,早发型多因代谢异常引起,迟发型因胎粪排出延迟引起,治疗疗程大约3-5天可治愈。生理性黄疸期限内出现的黄疸治疗时间短,效果好,超出生理性期限的黄疸,治疗时间相对延长,效果不明显,但积极治疗,仍可降低核黄疸后遗症。
3讨论:
无论哪种病因引起的病理性黄疸,血清胆红素过高>342uumol/l,均易透过血脑屏障引起胆红素脑病,遗留核黄疸后遗症,但入院时无拒乳、嗜睡、昏迷、肌张力高、反应低下,呕吐、尖叫早期胆红素脑病症状,积极治疗[1]。可降低胆红素脑病发生。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中,感染因素为第一位:多表现为护理不当,包裹过紧,不洗澡,不消毒脐带,不注意个人卫生交叉感染,缺乏健康知识,故应提倡健康教育,完善血培养,大多为表皮葡萄球菌,应用抗生素头孢呋辛针治疗,效果好,疗程7-10天。围生期因素为第二位,以头颅血肿及早产儿较多,原因是早产儿肝酶系统发育不成熟不完善,胆红素代谢功能差,红细胞生产破坏增多,间接胆红素升高明显,故黄染出现早,程度重,故应见黄染就治疗[2]。
绝大多数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按病因及时治疗,均可治愈[3]。个别血清胆红素过高,若伴神经系统症状,就有遗留核黄疸后遗留(听力、视力、智力、牙齿四联征)或死亡可能,给社会及家庭造成重大危害,故为杜绝胆红素脑,要重视健康教育,围生期保健,防止产伤及感染,常规监测胆红素,积极阻断溶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参考文献
[1] 闫小红,刘云,李宗尚.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医刊,2012,39(22):99-100.
[2] 刘相英.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960例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医刊,2011,38(14):106-107.
[3] 李中梅.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1,06(25):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