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贫困山区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4-04-29 18:15杨开荣
亚太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贫困山区课外阅读习惯

杨开荣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对学生进行阅读培训,使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可开阔视野,提高成绩,开发智力。

在贫困山区,由于观念较落后,有些教师和家长严重地被应试教育束缚了思想。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的颁布与实行,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能力,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习惯,已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在二十多年的小学教学生涯中,笔者积累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注重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人们对某件事情感兴趣时他就会积极的探索,就会投入精力,心驰神往。小学作为语文阅读起步的初级阶段,阅读兴趣的培养对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首先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众所周知小学生年幼无知,思维能力相对低下,贪玩好动,对读书不可能顷刻间就“如饥似渴”,贫困山区的孩子,有的父母在外打工,有的寄宿在学校内,他们对老师的信任比起那些和父母住在一起的城里孩子来说,要强得多,加之小学生模仿性很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加强对学生阅读兴趣的熏陶。教师要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名人及身边的成才之道,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注重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贫困山区的家庭,大部分家长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就需要教师在做好自己是孩子心目中的阅读榜样的同时,学会取舍,舍得利用一定的在校时间引导学生静心阅读,集体阅读,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针对学生早上很早到校、中午在校就餐等情况,可就势组织“三读时间”:晨间利用早读“赏读佳词妙句”,文本中的优美片段;午间“休闲读”;晚上“放松读”等。每周开设一堂“阅读欣赏课”;学校也可结合实际情况多开设阅读课。如成立“读书兴趣小组”由专门老师指导等等,这样使学生渐渐寻找到读课外书的乐趣,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合理利用课堂教学,不断增强阅读能力

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贫困山区教学的实际情况,合理调配和引导小学生进入阅读学习的状态。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传授为主导。如何培养贫困山区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不是简单的教师讲和学生听、教师说和学生写。在课堂上教师要精讲多读。教师的导读艺术就表现在善于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拓展阅读思维的思维空间,在阅读理解和阅读迁移两个层面上培养他们的阅读创新能力。一个好的教师不是只会让学生跟着自己走,而且也要能把握学生的反应和情绪,顺势而导,让学生融进课堂去学阅读、去学习。

叶圣陶先生所说:“多读多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读是认识的过程,读是体会理解的过程,读是思考的过程,它将无声的文学化为有声有色的情境。只有我们认真读了,才能感受文章中优美的语言,才能体会语言中渗透的情感。因此,语文教师要花大力气抓好朗读训练,避免读错字、增字、减字,避免传统的唱读方式。根据文章体裁,按照作者思想,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读出童声童心,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语言的学习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学生在阅读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时,接触了大量的美言名句,一闪而过的美言名句只有熟记在心里,才能变成自己的财富,需要运用时才能脱口而出或涌流于笔下。所以要让每个学生都要准备好笔记本,在读书的同时做好读书笔记。尤其在阅读课外读物的时候倡导学生读书的同时拿着笔,把阅读中得到的名言警句、精彩篇章和精彩的词汇摘抄下来。并且要经常拿出来读。只有知识积累到一定的量上才会有质的飞跃。只有接触的东西多了才会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感触,理解能力才会上升,进而提高阅读能力。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在了解和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自学能力。贫困山区孩子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贫困山区教师应该克服客观因素影响,充分利用有利资源,因势利导,注重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只要方法得当、管理到位,学生们阅读的兴趣和自觉性必将大大地提高,阅读能力也必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猜你喜欢
贫困山区课外阅读习惯
聪明药
滇西贫困山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满意度现状
上课好习惯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浅谈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北方贫困山区的应用与推广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