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例老年房颤患者的心脏结构功能分析

2014-04-29 13:36丁胜楷黄海涛章美华甄彤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心脏彩超心房颤动老年

丁胜楷 黄海涛 章美华 甄彤

【摘 要】目的:对209例老年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老年患者心房颤动的心脏结构与功能变化。方法: 收集入住于在我科诊断为心房颤动的老年患者209例。对所有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年龄分组,分析老年房颤的心脏彩超特点。 结果: 209例老年房颤患者中,心脏彩超示左心房内径的大小和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大小在不同年龄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47)。结论:左心房内径随着老年房颤患者年龄的增大而增大,左室射血分数随着老年房颤患者的年龄的增大而减小。

【关键词】心房颤动;老年;心脏彩超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01153-02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近年来,房颤越来越受人们关注,其住院治疗在心血管疾病住院治疗中所占比例增加,1999年为7.65%,2000年为7.9%,到2001年增加至8.16%[1]。由于房颤的发病率高,危害性大,故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本研究通过对209例老年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老年房颤患者的心脏彩超变化。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收集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期间,年龄≥60岁,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心内科一病区的患者209例,全部入选患者均经过心电图或24小时心电图检查确诊房颤。收集患者资料,如性别、年龄、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心脏彩超检查结果。住院资料不全的排除之。

1.2 研究方法 根据患者的年龄进行分组 A组为年龄60岁~69岁的患者;B组为年龄70岁~79岁的患者;C组为年龄≥80岁的患者。

1.3 统计学处理 统计资料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率比较用x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临床资料 209例患者,其中:男100例,女109例;A组:年龄60~69岁的63例,B组:年龄70~79岁的89例,C组:年龄≥80岁的57例,平均年龄73.78±7.77岁。

2.2 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将209个病例按照年龄分成三组,比较三组之间:性别构成、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结果发现,在三组之间上述指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反映心脏结构的心脏彩超检查中,LAD的大小呈现C组>B组>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的大小A组最大,差异具有统計学意义(P<0.05)。

3 讨论

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根据我国不同地区自然人群中19368名年龄≥35岁成年人的横断面调查,经年龄调整后,我国年龄<60岁男女患病率分别为0.43%和0.44%,≥60岁男女患病率分别增长至1.83%和1.92%[2]。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房颤将成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在ATRIA研究中房颤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55岁组的患病率仅为0.1%,而≥80岁组的患病率高达9%[3],本次调查研究发现70岁以上房颤患者明显增多,与国际研究结果相符合。

房颤导致的主要病理改变之一为左心房扩大,是房颤时心房收缩功能丧失和心房缺血性增加的结果[4];而心房扩张又可以促进持续性房颤的发生。本研究中,心脏彩超示左心房内径的大小呈现随着老年房颤患者年龄的增大而增大,其中年龄≥80岁组的LAD最大。由此可以看出,左心房内径随着房颤患者的年龄增加而增加。根据Framingham心脏中心研究中,经年龄与性别校正后,左心房内径在最高四分位数(≥44mm)的患者房颤发生率是最低四分位数(≤35mm)患者的2. 5倍,左心房内径每增加5mm,房颤的发生率增加1.4倍[5]。左心房扩大后,心房肌易感性和应激性增加,容易形成易损期及容纳更多的折返子波,使房颤容易发生并且不易转复为窦性心律。这些研究提示左心房内径增大促进房颤的发生。另一方面,房颤本身也可以引起心房扩大[6]。房颤的时间越长,左心房扩大及损伤也越来越明显。由此说明左心房内径增大与房颤的关系是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

总之,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对患者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影响逐渐加深。

参考文献:

[1] Qi WH. Ret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in mainland China. Int J Cardiol,2005,105(12):285-287.

[2] Zhang S. Atrial fibrillation in mainland China: epidemiology and current management. Heart,2009,95(13):1052-1055.

[3] Go AS,Hylek EM,Phillips KA,et al.Prevalence of diagnosed atrial fibrillation in adults:national implications for rhythm management and stroke prevention :the AnTicoagulation and Risk Factors in Atrial Fibrillation(ATRIA) Study.JAMA,2001,285(18):2370-2375.

[4] Allessie M , Ausma J ,Schotten U . Electrical contractile and structural remodeling during atrial fibrillation [J] .Cardiorase Res ,2002 ,54(2) :230-246.

[5] Vaziri SM,Larson MG,Benjamin EJ ,et al.Echocardiographic predictors of nonrhenmatic atrial fibrillation: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Circulation,1994,89(2):724-730.

[6] Aronow WS.Management of the older person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J Gerontol A Biol Sci Med Sci,2002,57(6):352-363.

猜你喜欢
心脏彩超心房颤动老年
动态心电图及心脏彩超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分析
强心冲剂防治表柔比星联合化疗所致心脏毒性的临床观察
高龄非瓣膜病性房颤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ACS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抗栓治疗研究进展
经食道超声对射频消融术前房颤患者左房及左心耳血栓的诊断价值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心脏彩超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