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丽霞
【摘 要】目的:对开展临床药学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在2012年1月1日至12月30日临床药学开展前和2013年1月1日至12月30日开展临床药学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开展后退处方比例、处方更改比例、医患纠纷比例、药物不良反应比例均显著优越于开展前,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没有因临床用药导致重症不良反应和死亡病例。结论:在医院中开展临床药学能够有效地降低退方比例,减少更改处方比例,降低医患纠纷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于提高临床药剂师的工作责任感和临床用药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临床药学;处方更改;医患纠纷;药物不良反应
临床药学定义为药剂师应用药剂学、药物学、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相关知识同临床治疗需要相结合,以患者为中心提供安全有效的用药服务[1]。本文中对我院开展临床药学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对我院在2012年1月1日至12月30日临床药学开展前和2013年1月1日至12月30日开展临床药学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开展前我院药学工作仅仅进行常规的医院药物储存,处方执行和药品不良反应的处理。
开展后主要措施为:①药剂师参加临床查房,每天早晚参加医生的临床查房,对患者用药后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详细的记录,同时对每种药物在临床中的较多的不良反应进行详细的统计和分析,对存在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及时的上报。②建立用药档案,依据患者情况对特殊患者,例如严重药物过敏、用药效果欠佳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备案,便于患者在日后的生活用药和疾病治疗中进行参考。③在进行处方的投放和用药中同患者、医生及护士均进行及时沟通,减少在执行医嘱过程中发生错误和更改处方,或是对处方缺乏自信心,导致退方和处方的更改,引起相互不理解而导致纠纷发生。④开展用药咨询,在医院药房旁开设用药咨询窗口,对住院和门诊用药的患者提供用药咨询服务,对文化水平较低或是用药知识较少的患者详细讲解用药不良反应。⑤对我院药剂学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实施考核上岗的制度,同时严格执行交班制度,对在工作中出现的意外和特殊情况进行详细的记载。⑥定期在院里开展药学知识的讲座和培训班,并且印制和派发药物、药理学相关知识的小册子,帮助患者和健康人群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健康用药知识。
1.3 统计方法 统计学分析选用SPSS 11.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采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 2 结果 临床药学开展后退处方比例、处方更改比例、医患纠纷比例、药物不良反应比例均显著优越于开展前,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没有因临床用药导致重症不良反应和死亡病例。 3 讨论 医院是为病人提供服务的主要场所,医院药学服务的开展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相关部分,也是临床医疗发展的要求。我国逐步推行“医药分离核算”的改革制度[2],使医院与药品的直接经济联系逐渐趋于弱化,医院将要求药学部门集中更多精力用于向病人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要求药学的工作重点全面转移,改变药房单一药品供应模式,转变为向病人提供全程化药学服务,形成药学职能的根本转变[3]。它要求药师不仅要有为患者服务的崇高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形象,更要有为患者服务的精湛技术和知识底蕴。调剂工作过程中的药学服务,是与病人面对面的直接的技术性服务,它既体现了服务的技术性,也体现服务的社会性[4]。 本文中对我院开展临床药学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开展后退处方比例、处方更改比例、医患纠纷比例、药物不良反应比例均显著优越于开展前,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没有因临床用药导致重症不良反应和死亡病例。安全性较高,患者满意度较高, 综上所述,在医院中开展临床药学能够有效降低退方比例,减少更改处方比例,降低医患纠纷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于提高临床药剂师的工作责任感和临床用药安全性,显著增加患者和临床医生对临床药学的关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Haas C E, Eckel S, Arif S, et al. Acute Care Clinical Pharmacy Practice: Unit versus Service Based Models[J]. Pharmacotherapy: The Journal of Human Pharmacology and Drug Therapy,2012,32(2): e35-e44. [2]毛万岳,马存萍,王建军.临床药师在医院合理使用抗生素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7):151-152. [3]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1,2(8). [4]潘劉英.开展临床药学促进临床合理用药[J].海峡药学,2004,16(1):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