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咏梅
【摘 要】目的:对产妇产后大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和纳雍县保健院四年内收治的产后大出血患者24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分娩方式、出血量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相关有效防治措施。结果:宫缩乏力是产后大出血的主要原因,占33.33%,其次为胎盘因素,包括前置胎盘,胎盘粘连,胎盘早剥,共占29.17%。而剖宫产产后大出血的平均出血量为(706.58±48.16)ml,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大出血平均出血量为(551.29±11.13)ml,相较而言前者较后者产后出血量多,由于产后出血而引发的失血性休克和子宫切除的人数同样较后者多。结论:具有产科合并及分娩并发症的产妇是产后大出血的高风险人群,需医护人员严格掌握剖宫产术的指证。
【关键词】产后大出血;临床诊治;疗效
产后大出血是孕妇在分娩期较易发生的一种并发症情况。这类情况的发生率达到百分之三左右,目前是造成我国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1]。由于在产妇分娩时测量指标和收集失血量有相当大的难度,在预测失血量指标中不够精准,导致实际产后出血率普遍偏高。本次研究就是针对产后大出血患者,选取我院近两年的24例患者进行分析,研究產后大出血的相关因素,从而为此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措施提供参考建议,过程及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和纳雍县保健院四年内的入院分娩的产妇1680例,剖宫产为20例。其中产后大出血有24例,占1.43%,经阴道分娩产后大出血为19例,剖宫产产后大出血为5例,产妇年龄范围21~38岁,平均(26.6±2.3)岁,孕龄25~41周,平均(37.4±1.5)周。
1.2 测量出血方法
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在胎儿出生后,在产妇臀下放置积血盘,收集产妇产后2h内的出血量,在医护人员将血送往病房后将无纺布垫在产妇臀下,以此测量24h内的阴道出血量。
剖宫产产妇在术中切开宫壁破膜后,用负压吸引器吸净羊水后取胎儿,护士将羊水量记录在案并收集术中产妇出血情况,在算出负压瓶内的出血量后清洗腹腔,术后按压宫底并清理阴道,将产道内积血量和负压瓶内的血量一同统计为剖宫产术的总术中出血量,在医护人员将血量送往病房后将无纺布垫在产妇臀下,以此测量24h内的阴道出血量。
1.3 统计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经由χ2 检测,比较用t检测。
2 结果
2.1 产妇产后大出血原因统计分析如表1。宫缩乏力是产后大出血的主要原因,占33.33%,其次为胎盘因素,包括前置胎盘,胎盘粘连,胎盘早剥,共占29.17%,而凝血功能障碍和软产道的损伤也不容忽略。
2.2 剖宫产产后大出血的平均出血量为(706.58±48.16)ml,而引导分娩产妇产后大出血平均出血量为(551.29±11.13)ml,相较而言剖宫产产后出血量较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量多,由于产后出血而引发的失血性休克和子宫切除的人数同样较后者多。
3 讨论
当胎儿出生后,由于产妇子宫肌肉的收缩会引起扩张的血管结扎,使得血流量降低,引起开放的血窦闭合,血月凝固进而形成血栓,以此避免产后大出血问题。如果因不明原因使得子宫肌肉收缩异常则会破坏缩复机制而导致大出血现象[2]。
在本次研究中,从表1统计分析显示宫缩乏力是产后大出血的主要原因,占33.33%,其次为胎盘因素,占29.17%,而凝血功能障碍和软产道的损伤不能被忽略。就具有产科合并及分娩并发症的产妇而言,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双胎妊娠、妊高征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会使她们成为产后大出血的高风险人群,同时也是医护人员在产后大出血中主要关注的一类人。近些年随着剖宫产的人数逐渐增多,产后大出血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在我院剖宫产统计中,人数大约占四分之一,我院针对此趋势,一方面加强剖宫产术的不断改善,另一方面对有合并分娩并发症的产妇在术前做周密的防范措施,如产妇上台前准备有效的宫缩剂及纱布,控制子宫切口的高低位置与大小尺寸,当胎儿出生后及时采用宫缩剂,针对切口裂伤的大量出血产妇及时采取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后缝合切口,减少术中大量出血情况。另外无指征剖宫产的孕妇增加也是促成剖宫产率不断升高的原因[3]。但是本次研究显示剖宫产产后大出血的平均出血量为(706.58±48.16)ml,而引导分娩产妇产后大出血平均出血量为(551.29±11.13)ml,相较而言剖宫产产后出血量较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量多,由于产后出血而引发失血性休克和子宫切除的人数同样呈现相关性。曾有学者提出剖宫产术本身就是产后出血的原因之一[4-5]。因此,剖宫产术的时机和方式选择是否恰当显得尤为重要,而医护人员的操作技术是否熟练,子宫切口撕裂和宫旁血肿是否存在,都与手术出血量息息相关,所以,需要医护人员严格掌握剖宫产术的指证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吴美英.援产后大出血的临床分析及预防[J].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15):61.
[2] 卢笑梅.援产后大出血的原因应对措施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7):224-225.
[3]张玉霞.12例产后大出血原因分析及治疗措施[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0,(2):113—114.
[4] 吴以荣.产后大出血的临床救治体会[J].中外医疗,2010,29(25):97.
[5]张凤芝.52例产后大出血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10):3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