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活血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及其对策分析

2016-12-28 12:41谭健初
中国医药导报 2016年30期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对策

谭健初

[摘要] 目的 分析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活血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及其对策。 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药物不良反应(ADR)共403例,采用集中监测的方法对我院ADR的发生情况进行监测,统计我院活血类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分布、现有活血类中药注射剂品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活血类注射剂所致ADR主要累及的系统或器官及临床表现等。 结果 403例ADR中,活血类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的患者共4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2%,其中男19例,女26例,年龄23~86岁,平均56.4岁,其中41~60岁者(17例)居多,占总数的37.78%。我院常用的活血类中药注射剂品种前5名包括输血宁、血塞通、血栓通、灯盏细辛、灯盏花素,发生率分别为0.31%、0.25%、0.14%、0.13%、0.03%。45例活血类中药注射剂ADR报告显示,其主要累及的系统有皮肤及附件损害(30.00%),主要表现为皮疹、瘙痒、斑丘疹;其次为循环系统损害(25.00%),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血压升高、心悸、潮红、水肿。 结论 我院活血类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集中监测获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不高,不良反应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且累及机体多个系统,其中以黄酮类为主要成分的舒血宁注射液使用最多。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应从综合干预的角度出发,加强应用知识的宣传,监管中药注射剂的质量,减少联合用药,并规范药品适用证。

[关键词] 活血类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对策

[中图分类号] R286;R2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10(c)-0079-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using status and its countermeasure of blood-activating TCM injections in Liutie Central Hospital of Liuzhou City (“our hospital” for short). Methods Total of 403 case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DR)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1 to December 2015 were collected. By the method of centralized monitoring, the occurrence of ADR in our hospital was monitored, the age distribution of patients with adverse reactions result from blood-activating TCM injections, the incidence of existing varieties of blood-activating TCM injections, and the main systems or organs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ADR result from blood-activating TCM injections were counted. Results Among 403 cases with ADR, there were 45 cases with ADR result from blood-activating TCM injection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11.2%, among whom, male had 19 cases, female had 26 cases, 23-86 years old, with an average age of 56.4 years, 17 cases of 41-60 years old patients were in the majority, accounted for 37.78% of the total number. The first 5 blood-activating TCM injections were Shuxuening, Xuesaitong, Xueshuantong, Dengzhan Xixin, breviscapine, the incidence of which was 0.31%, 0.25%, 0.14%, 0.13%, 0.03% respectively. The reports of 45 cases of ADR result from blood-activating TCM injections showed that, the mainly involved systems were skin and accessories injury (30.00%), showing rash, pruritus, maculopapule; the next involved systems were circulatory system injury (25.00%), showing chest distress, chest pain, elevation of blood pressure, palpitation, flushing, edema.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related adverse reactions obtained from the centralized monitoring of adverse reactions result from blood-activating TCM injections in our hospital is not very high, the main adverse reactions are skin and accessories injury, and multiple systems are involved, among which, the usage of Shuxuening Injection with flavonoid as the main ingredients is more frequency. Decreasing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should start from the view of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publicity of application knowledge, taking charge of the quality of TCM injections, reducing drug combination, and correcting the indication of drugs.

[Key words] Blood-activating TCM injections; Adverse drug reactions; Monitoring; Countermeasures

中药注射剂是我国于20世纪后期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形式的中药制剂,其利用静脉滴注、肌内注射或穴位注射等给药方式,避免了药物有效成分在肝脏的首过效应[1-4],生物利用度得到了极大提高,疗效好,见效快,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活血类中药注射剂是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中药注射剂,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诸如延胡索、乳香、没药等相关活血化瘀类中药精炼而成,具有通畅血脉、消散瘀滞、调经止痛的作用[5-6]。近年来,活血类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中药注射剂中的化学成分复杂,部分尚未明确,易出现不良反应,严重威胁用药患者的生命安全。为进一步规范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促进活血类药物的安全、合理、有效的应用,本研究对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活血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规律及特点等进行统计,并针对其不良反应给出相应的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药物不良反应(ADR)共403例,其中活血类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共45例。

1.2 方法

采用集中监测的方法,依据《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国家药监局颁布),设立专职药师。研究对象资料的收集由病床主管医生、护士、专职药师共同协作,其中主管医生及护士上报不良反应,专职药师建立并负责填写监测表,同时对不良反应的因果情况进行评判。

1.3 用药不合理判定方法

参考2008年12月原卫生部发布的5种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为标准。

1.4 ADR因果关系的评价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中关联性评价有6级,具体为无法评价、待评价、可能无关、可能、很可能、肯定,其中后三项被定为不良反应的记录数。

1.5 ADR严重程度

轻度:患者能够有觉察,不用给予特别的处理,不影响患者的正常康复。中度:患者不能忍受,需及时行对症治疗,会对患者机体的康复造成直接影响。重度:危及到患者的健康安全,甚至出现死亡,需立即停药并给予紧急处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康复。

1.6 调查内容

详细记录患者的基本情况,认真填写《活血类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集中监测表》。内容主要包括,①患者基本信息:姓名、年龄、性别、体重、身高、使用的活血类中药注射剂品种、过敏史、入院诊断等,记录特殊患者,如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的情况。②用药原因:记录用药原因、使用天数、给药频率、单次剂量、合并用药情况等。③不良反应情况:我院活血类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分布、现有活血类中药注射剂品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活血类注射液所致ADR主要累及系统或器官及临床表现等。

1.7 数据统计

分别按照性别、年龄、发生率及临床主要症状等归类,利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

2 结果

2.1 我院ADR监测情况

把《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中关联性评价等级判为“肯定”“可能”“很可能”的报告计为不良反应,403例ADR中,活血类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的患者共45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2%。

2.2 我院活血类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分布

45例患者中,男19例,女26例,年龄23~86岁,平均56.4岁,其中41~60岁者(17例)居多,占总数的37.78%。年龄分布详见表1。

2.3 我院现有活血类中药注射剂品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我院常用的活血类中药注射剂品种前5名包括输血宁、血塞通、血栓通、灯盏细辛、灯盏花素,具体情况见表2。

2.4 活血类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系统或器官及临床表现

45例活血类中药注射剂ADR报告显示,其主要累及的系统有皮肤及附件损害(30.00%),主要表现为皮疹、瘙痒、斑丘疹;其次为循环系统损害(25.00%),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血压升高、心悸、潮红、水肿。见表3。

3 讨论

活血类中药注射剂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具有疏通血脉、攻逐体内瘀血,或能治疗瘀血病证作用的中药组方,通过精炼、提取、纯化等现代工艺制成的供注入人体的无菌溶液、乳状液或粉末状针剂[7-8],具有见效快、输注方便等特点,目前在临床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肾病综合征等疾病的治疗中广泛应用[9-11]。随着临床适应证的不断扩大,活血类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也陆续被报道,其安全性问题也逐渐受到关注。

3.1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我院上报的活血类中药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中,平均年龄56.4岁,其中41~60岁者(17例)居多,占总数的37.78%,本研究中女性稍高于男性。这现象可能与此阶段的人群原患疾病较多,使用活血类中药注射剂的频率会较大,且各机体脏器正处于功能减退趋势,对ADR 的耐受能力较差,药物代谢速度减慢,出现药物蓄积有关。这大概受疾病在不同人群的发病率和药品的使用率的影响。杨希凡等[12]检索近5年CNKI中有关灯盏花素注射液所致的ADR发现,21例ADR患者中发生在50岁以上的占85.72%,提醒临床应用时要特别注意中老年人群,对于生理状态差、耐受能力弱的要尤其关注。

3.2 活血类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类型

45例活血类中药注射剂ADR报告显示,其不良反应可累及机体多个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主要累及的系统有皮肤及附件损害(30.00%),主要表现为皮疹、瘙痒、斑丘疹。有资料显示,由过敏反应所引起的皮疹通常表现为皮肤瘙痒、丘疹、荨麻疹等各类型,且临床发生率极高。梁桂才[13]通过对近三年住院患者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使用中所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结果显示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药物热为主,且两者比例相当,本研究与上述研究基本一致。资料显示,血塞通注射剂带来的不良反应也以皮肤损害最为常见[14]。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中,疏血通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红花注射液、金纳多注射液、莲必治注射液等品种也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要表现[15],本研究与上述结论较为一致。

3.3 活血类中药注射剂不同品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我院常用的活血类中药注射剂品种前5名包括输血宁、血塞通、血栓通、灯盏细辛、灯盏花素,发生率分别为0.31%、0.25%、0.14%、0.13%、0.03%,这可能与中药注射剂内在质量不稳定等因素有关。一般而言,中药注射剂中某些成分如生物大分子或蛋白质等有一定的抗原性或半抗原性,资料中所用的舒血宁注射液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和白果总内酯、多肽、酚酸类、色素、树脂及挥发油等其他成分,这些物质不仅有免疫原性,又有一定的免疫反应性;贺葵邦等[16]通过检索,并统计与舒血宁注射液不良反应有关的文献,结果发现其所致不良反应可发生在整个用药过程中,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肤及其附件、循环系统损害,同时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也较高,严重者会出现过敏性休克。血栓通注射液主要有效成分为三七总皂苷[17],由于皂苷本身具有相应的刺激性,静脉使用时很可能会出现溶血反应等不良反应。

3.4 加强活血类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的对策干预

3.4.1 加强应用知识的宣传 普及患者及大众了解中药注射剂的给药途径及其相关效果,摒弃“中草药有病治病,无病防身”的传统观念[18],明白“是药三分毒”,其安全性等与传统的口服汤剂不同,清楚解释其安全性,深入加强 “注射剂”的概念推广。

3.4.2 监管中药注射剂的质量 开展对活血类等中药注射剂的专项行动,责令质量不合格的生产企业停产,提高药品标准,修订相关的中药饮片及中药材的标准,加大对市场上主要注射剂抽验的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19-20]。同时药品生产企业需不断改进 现有中药注射剂的代生产工艺技术,完善其质量标准及其说明书的使用,加强对中西药相互作用的基础研究及临床监测。

3.4.3 减少联合用药,规范药品适用证 严格参照药品说明书的操作或流程使用,由于多数中药注射剂都是复方制剂,成分复杂,尽可能单一用药,成分越简单越好。另外由于药品上市前的临床研究一般是较为广泛,不是针对特殊的个人或人群,因此针对老人和儿童的用药要尤其注意,任何超出说明书规定或未在说明书中明确规定的用药情况均应避免或减少,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中的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其配伍禁忌及辨证关系,避免超剂量、超浓度用药;注意实施对高危人群的临床用药监护,充分考虑特殊人群的综合因素;结合药理作用研究结果,有侧重点地使用活血类中药注射剂。

综上所述,我院活血类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集中监测获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不高,且不良反应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且累及机体多个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中以黄酮类主要成分的舒血宁注射液使用最多。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应从综合干预的角度出发,加强应用知识的宣传,监管中药注射剂的质量,减少联合用药并规范药品适用证。

[参考文献]

[1] 朱春丽,汪平莉.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2):3377-3378.

[2] 沈颖,吴泊.我院2010-2014年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5,35(3):382-387.

[3] 张晓敏,侯聪聪,崔蕾,等.63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1(9):754-755.

[4] 孙世光.中国已上市中药注射剂品种分析报告[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5,35(5):369-374.

[5] 马静,李学林,唐进法,等.中药注射剂的定位与特点[J].中国现代中药,2016,18(2):259-262.

[6] 蔡黎,朱磊.2013年某院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药业,2016,25(1):80-83.

[7] 周育兰,颜向华,王宗贵,等.80例活血祛瘀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分析与用药合理性评价[J].中国药师,2016,19(1):103-106.

[8] 李伟,武璐璐,姜华,等.中药注射剂过敏及类过敏反应体外评价方法的初步建立[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 11(3):416-419,423.

[9] 李会平,刘婧娜.2011年至2014年北京郊区某医院抗肿瘤中药注射剂应用分析[J].中国药业,2016,25(1):75-76.

[10] 龚晓淇,胡铁宏,朱雅军,等.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7):93-94,96.

[11] 林媛媛,杨悦.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调查[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4):179-181.

[12] 杨希凡,董宇,王晗,等.灯盏花素注射液临床应用安全性评价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1):98-99.

[13] 梁桂才.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临床研究[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1):39-41.

[14] 朱卫.213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15(11):1503-1505.

[15] 鞠春英.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9):102-103.

[16] 贺葵邦,卢海儒.42例舒血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J].医药导报,2015,34(5):689-692.

[17] 孔金荣.血栓通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0):153-154.

[18] 崔颖.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应用中的药学监护[C]//中华中医药学会2013年药房管理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53-55.

[19] 刘炜,彭丹梅,赖江丽,等.2014年度我院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35):5397-5398.

[20] 赵婷婷.药学干预对中药注射剂使用合理性的影响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2):227-228.

(收稿日期:2016-07-05 本文编辑:张瑜杰)

猜你喜欢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预测研究
我院526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不穿戴也能监测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