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利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那么,作为教师,如何在新课改理念的引导下,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活动谈几点看法。
一、创设良好氛围,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学习者通过自己练习、探索、发现,所获得的知识才真正有效。”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1.创设自学氛围,教给学生自学方法
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自流,在学生自学前,教师应教给自学的程序与方法。
2.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让学生乐学
想让学生“乐学”,首先得有激发学生的诱因。自主学习需要一种内在的驱动力,这种驱动力能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
3.要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愿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大教育家孔子也认为,教学应“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在教学中教师应一视同仁,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学习的机会,都因有所进步受到老师的关注。
二、提供自主形式,关注自主过程
学习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才是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习惯的最佳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把自主学习的内容交给小组,在小组长的带动下对所学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真正让学生参与每节课的全过程。
三、鼓励自主学习,培养自主精神
学习者不会思考,不掌握学习的方法,单靠死记硬背来记东西,必然会失去学习兴趣。那么如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自主精神呢?这就需要老师有较强的课堂应变能力,应该区分出“学习探究气氛”和“乱”之间的差异,也就是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掌控。如果有同学开小差,我就會告诉他:课下你可以自由活动,但不要浪费上课时间。二是留给学生充裕的思考和活动时间,切忌走形式,挫伤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三是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学以致用”,使知识更加具体化。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习惯,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必经之路,也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更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挑战,教学观念的转变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三山寄宿制学校)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