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志辉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3-0154-02
艺术教育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能够陶冶情操,使广大喜爱艺术的学生有了展示自己的舞台,本文我对声乐教学的一些经验介绍如下。
一、声乐教学的常用方法
(一)打开腔体。在我教学中首先强调的是打开腔体,即大家常说的打开喉咙。打开腔体最常用的方法是深呼吸。自如地深呼吸,感觉一股凉气顺着鼻腔进入(此时小舌头、软腭随之向上拉起),顺畅地通过后边的通道进入小腹站定,这样腔体就打开了。
这种状态是为了学生更容易体会整体歌唱的感觉。歌唱的主要通道是喉咽部以上、以下,即后边这个通道,这个通道上通鼻咽腔、头腔,下通喉腔、胸腔,打开腔体就是指打开这个通道。
在打开腔体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然"二字。我们只须用深呼吸的力量来打开腔体即可,任何多余的力量都是错误的,千万不可滥用力量。否则就可能发生一些常见的毛病,不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习惯。
喉咙打开的问题,在打开腔体的过程中同时得到解决。喉咙的位置随深吸气,同时自然放下,放在什么地方,这要凭教师的耳朵来听,来告诉学生应放在哪里。标准是,既能得到丰富的共鸣,又保持优美的音色,同时声音运用自如。深呼吸是打开喉咙的法宝,没有脱离深呼吸打开喉咙的方法。在发声过程中,吸着气的状态是保持打开腔体稳定来歌唱的最好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常错以为打开喉咙就是打开喉咙口,使喉咽部打开撑大,结果使喉咙底部没有打开,反而缩小。打开喉咙指的是打开喉咙底部。
(二)小腹支持
小腹支持所谓支持,就是把吸近来的气保持住,不让它跑掉,保持用吸气的感觉来歌唱。人们常说"歌唱的艺术就是呼吸的艺术",虽有夸张之处,但却说明了呼吸控制的重要意义。在讲如何支持之前,首先来说明吸气的部位,我们自如地坐在椅子上,双腿分开,两肘放在膝盖上,这时吸气,会感到吸的深度与力量是在腰围、后背、后腰,并且有膨胀的感觉,这就是吸气的部位。我们站起来也要找到同样的吸气部位。找到了吸气的部位,我们来说明为什么要用小腹支持?我们知道最常说的是横隔膜支持,我所说的小腹支持只不过是横隔膜支持的一种变相说法而已,目的是让学生更容易听明白。
小腹支持是这样的,保持吸气的状态,小腹微微内收,感觉声音是站在小腹上,小腹源源不断地供气把声音输送出去。小腹的支持可以简化为支点的支持,想象肚脐下的一点是一个弹性支点,聲音是靠这个支点的支持发出来的。
(三)呜母音状态
歌唱的共鸣是非常重要的,而头腔共鸣尤其重要。要想得到充分的头腔共鸣,最便捷的方法是借助于呜母音。呜母音是使声音通向头腔的最容易的母音。呜母音上部的空间感,就是头腔的位置。唱呜母音时,小舌头和软腭都是拉起来的,把声音唱到它们后边即可通向头腔。呜母音是意大利的声柱,学好了它,其他的母音也就好找了。我在教学中最常用的母音是呜、啊、噫,呜有向上发挥的本能,啊有向下发挥的本能,咦有向前发挥的本能。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一定要坚持自己的观念,能用呜带啊,用呜形成腔体状态,用啊拓展声音的宽厚,用噫形成声音的色彩。
这三个原则贯穿在我教学过程始终,学生的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是从这三个方面入手的,三者在教学过程中密不可分,切忌单打一,否则就不会形成完美的歌唱。
二、其他的一些想法
教授声乐,对教师来讲最重要的问题是教师一定要有清晰正确的声乐观念。教师要首先建立正确的声音观念,可以通过听录音、CD,看录像、VCD,特别是观看现场的音乐会,多听好的声音,多接触好的声音,培养自己的听觉,保持正确的声音观念。学生在开始阶段,虽按照教师的要求努力去做,但因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做不好,或者是做的很差,这时候教师要坚持自己的要求,不要因为学生现在做不到而改变自己的正确观念,否则会打破学生的业已形成的一些观念,反而使学生无所适从、不知所措,使学生的声乐学习产生严重的反复。教师不能坚持用自己正确的声音观念来要求学生,是使学生长期原地踏步,不能进步的重要原因。
三、作品演唱的数量问题
大量演唱作品是提高声乐技术的非常重要的手段。虽然练声一直是声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练声并不能解决所有演唱的技术问题,很多的技术、技巧是大量存在声乐作品当中的,因此只有通过演唱作品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变成自己的技术、技巧。演唱作品也是培养训练音乐感觉的最佳武器。作品的风格问题、语言问题、感情表达问题、民族习惯问题、民族审美问题,这些靠发声练习是不可能解决的,只有靠演唱大量作品才能得到解决。
教师在给学生留作品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留作品。中外不同国家、地区、民族有代表性的作品要大量的接触,既有一定数量的精唱作品,又要有一定数量的泛唱作品。使用的作品要有一定的难度、深度和广度。既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原地踏步,要实事求是。
综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希望能和同行进行探讨,为声乐教育的良性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