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

2014-04-29 00:44夏丽李琼芬
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 2014年3期
关键词:产后出血护理

夏丽 李琼芬

【摘 要】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总结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54例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护理效果,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并总结护理方法。结果:54例患者无一例死亡,均治愈出院;护理三天后,30例宫缩情况良好(55.55%),21例一般(38.89%),仅3例患者宫缩情况较差(5.56%)。结论:子宫收缩乏力、前置胎盘、胎膜早破、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异常等均可引起产后出血,临床中需加强围产期护理和监测,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后出血率,控制产后出血量,促进产妇病情好转及子宫恢复。

【关键词】产后出血;原因;护理

產后出血是妇产科常见的病症之一,往往来势凶猛,严重危及产妇生命。现对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寻找产后出血原因,总结有效的护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54例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年龄25~34岁,平均(27.3±4.2)岁,其中初产妇39例,经产妇15例;出血量均>500ml,平均出血量(820.3±100.4)ml。

1.2 诊断与处理 如果发现孕妇阴道出血较多,应当仔细观察子宫收缩状态,发现患者子宫柔软轮廓不清,或者通过按摩之后发现子宫变硬,则可以判定是宫缩乏力引起的出血;如果胎儿娩出后半小时以上胎盘尚未娩出,伴有阴道出血,则可判定为胎盘滞留引起的出血;如果胎盘娩出后,阴道持续流血,另外胎盘母体面或胎膜有缺损,刮宫可得残留之胎盘组织或胎膜,则可判定为胎盘胎膜残留引起的产后出血;如果胎儿娩出后即见阴道出血,胎盘娩出后宫缩良好而阴道仍出血不止,实施阴道检查,发现宫颈或阴道壁有裂伤出血,则可判定为软产道裂伤引起的产后出血;若产妇有血液系统疾病或由于分娩引起DIC等情况,表现为持续性阴道流血,血液不凝,止血困难,同时出现全身部位出血灶,则可判定为凝血功能引起的产后出血。

1.3 护理方法

1.3.1 做好预防 异常产、并发症都容易造成产后出血,因而在患者围生期时应当做好健康宣教,尽量筛查高危产妇,根据情况在分娩前做好较为充分的针对性抢救准备。加强对高危产妇的重视,对其可能出现的各种产后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预防计划,从而对患者产后出血实施良好的预防和控制。

1.3.2 心理护理 孕妇在分娩后,身体和精神都已经处于疲惫状态,若发现产后出血会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产生恐惧感,不利于治疗。因此应当注意对孕妇的心理疏导,采用亲切的语言给予孕妇充分的安慰,对于抢救以及病情变化应当及时给予解释,逐步缓解其恐惧心理。

1.3.3 生命体征观察和处理 注意对产妇生命体征变化的观察,分析子宫恢复情况,并对出血量进行精确计算和记录,一旦发现出血迹象,应当立即报告主管医师,及时实施吸氧、保暖等一系列护理。

1.3.4 预防感染 产后出血孕妇抵抗力下降,极易发生产褥感染,应做好预防感染工作。确保床铺清洁平整,对其阴道流血量、生命体征、会阴切口进行严密监测;遵医嘱采用静脉输入抗生素对会阴进行冲洗,每天两次,确保会阴处清洁;检测产妇体温,产房每天进行紫外线消毒,适时开窗通风;饮用高蛋白、富含铁质及高维生素的食物,确保营养充足;确保充足睡眠,促进身体康复。

2 结果

本组54例产后出血患者经过相应治疗和护理干预三天后,观察患者宫缩情况,30例宫缩情况良好(55.55%),21例一般(38.89%),仅3例患者宫缩情况较差(5.56%);所有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没有发生死亡病例。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分娩期严重并发症,现阶段已经成为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大约占到分娩总数的2%~3%,其中又以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最为常见,统计显示,宫缩乏力性出血已经占据产后出血的7%~8%[1]。通过对本组54例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可知其中不同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为:①子宫收缩乏力。产妇子宫会在巨大儿、羊水过多等因素的影响下过度膨胀,拉长肌纤维,削薄子宫肌层,从而对产后子宫肌肉的正常收缩和收复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最终引发产后出血。产后出血会在产程延长和产后宫缩乏力的情况下增多,尤其是胎盘粘连等因素会延长第三产程,使产妇无法正常排出胎盘,从而对宫缩产生不良影响,这种情况就必须进行宫腔操作,使产后出血量增加,也使产妇感染的几率上升;②胎盘因素。前置胎盘、胎膜过早破裂等病理因素极易引发早产,加上产后子宫对缩宫素不敏感,产妇子宫具有较差的收缩性,极易造成产后出血;③软产道损伤。产后的出血量会在临床医师不够熟练的操作技术或较长的操作时间的作用下,因孕妇软产道损伤而增加;④凝血功能。产妇的凝血功能会在贫血、血小板减少等因素的影响下出现障碍,从而造成产后出血[2]。

加强对产后出血的治疗和护理有助于提升产妇生存几率和生存质量,避免充血性休克等危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全面掌握高危妊娠及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并对危险因素进行处理,对产前产时进行严格监测,若发现产后出血现象应给予恰当的预防治疗等。根据产妇不同出血性质给予相应措施止血,还应治疗其原发疾病,给予止血药物,补充容血量,纠正其失血性休克等,并做好一系列的预防感染。另外,对每一细节都应密切观察,不可忽视,尤其是做好产前预防、产时监测及产后监测等护理工作,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控制产妇产后出血量,促进产妇病情好转及子宫恢复,确保产妇健康及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蓝卫美.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31-32.

[2]王治惠.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J].当代医学,2011,17(2):116-117.

猜你喜欢
产后出血护理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不同给药方案对剖宫产术后出血产妇的心率及血压影响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探讨早吸吮早接触对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
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及预防
米索前列醇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产后出血的治疗作用研究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