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化设计探索

2014-04-29 02:16李蔺
西江月·上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抽象用户体验

李蔺

【摘 要】扁平化设计去掉了阴影、装饰线、渐变、纹理等设计元素,提倡简洁、平面化的一种展现方式,是近期被广泛运用的一种界面设计风格。在人们工作、生活节奏过快的环境下,需要信息通过更加直观、精确的方式呈现,而设计师有责任满足人们对于功能的需求,将界面、图标、板式、结构层级简洁化,使其更有条理性。本文从扁平化设计的渊源、意义进行深入的探索,剖析它与拟物化设计的区别和优势,为其更好的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及借鉴。

【关键词】扁平化设计;用户体验;抽象

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革新,人们对其审美性和功能性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界面的设计开始受到使用者的关注。界面设计的好坏几乎决定了产品的销量,因此,用户体验开始受到更为广泛的重视。扁平化设计从2012年开始陆续出现在各种电子产品的界面上,这种设计趋势与当时盛行的拟物化设计手法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无论是从视觉效果还是从结构逻辑上,都给使用者带来了全新的用户体验,以最简洁的设计传达有效信息,减少用户的认知障碍。这不仅是一种视觉设计风格上的转变,更是设计思维、逻辑、语言上的一次转折。

一、扁平化设计的渊源

在近期,扁平化设计受到了各界的高度关注,无论是从广泛应用的电子产品界面还是产品包装等方面,都不难看出,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正在更多的通过点、线、面来表达其设计理念。然而,这一理念也并不是设计师们的突发奇想,设计的扁平化发展是历史发展必然的趋势。

设计主流风格的发展趋势如同艺术流派一般,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其表达形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艺术流派经过了远古时期、中世纪哥特风格、文艺复兴时期、样式主义、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哈德逊河学派、拉斐尔前派、工艺美术运动、象征主义、写实主义、印象派、后印象派、纳比派、野兽派、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垃圾箱画派、七人社、现代主义、表现主义、轻骑士社團、包豪斯、立体主义、达达画派、未来主义、布卢姆斯伯里集团、超现实主义、构成主义、抽象表现主义、哈莱姆文艺复兴、黑山学院、波普艺术、欧普艺术、极少主义、激浪运动、印度河学派、禁欲主义、新表现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发展演变。整个过程是一个从具象到抽象的演变,同时也使得艺术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元化。平面设计亦是如此,18世纪形成的维多利亚风格,其造型庞大、饱满、装潢不拘一格;工艺美术运动利用主要来自植物纹样的自然风格、日本传统设计的装饰风格作为其元素,广泛的运用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设计风格;新艺术风格时期强调自然,装饰上突出曲线和有机形态,大量的运用曲线;立体主义风格时期,受到了塞尚思想的影响、多点透视方法的影响,更加重视设计师的自我理解和表现;达达主义风格时期,设计师们反传统、反常规,经常出现服装的版面和蒙太奇照片的电脑合成;超现实主义时期,更加遵循设计师们的心理状态,通过内心的真实想法去表现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俄国构成主义风格时期,来源于俄国构成主义运动,具有构成式的版面编排效果;风格派时期,形式特点更加的简单、理性以及数学统计的、从横直线的形式和单纯的原色运用;国际平面设计风格时期,力图通过简单的网络结构和近乎标准的俄化版面达成设计的统一;纽约平面设计风格时期,遵循功能主义、理性主义的高度次序性,且有趣、生动、活泼、引人入胜。[1]其中都体现了设计扁平化的发展趋势,这就出现了扁平化的设计。

二、扁平化设计的意义

近期,我们可以在微软以及苹果的电子产品中,感受到扁平化设计带来的体验。摒弃了传统的高光、阴影、3D立体效果,通过简化的、符号化的、抽象的设计元素来表现。

(一)开拓设计师思维模式

扁平化设计摒弃了传统拟物化的设计,更多的需要设计师对于构成和图形设计进行研究。拟物化的设计,可以真实呈现出所要表达的事物,其真实性和精致度都在不断的刷新、不断的提升。例如,诺基亚N95的界面,在通讯录、短信等一行图标中,可以明显看出拟物化的表现形式,设计师在追求一种真实的展现。但是由于硬件技术的局限性,无法使图像完美的展现,看上去还是有明显的像素点。

随着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拟物化的展现更加的细致。例如,iphone4的界面,人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每个图标的高光、渐变、阴影,设计师在绘制每个图标的时候,细节把握的都比较完整,费尽心思的还原每个物体的真实性,给用户带来了一个真实的用户体验。这给用户带来了很大程度的好感,并且用户会不断的要求界面能够更加真实。这其实是一个误区,第一,当真实度不断增强,并且根据硬件的发展达到极致的时候,用户便会产生一种厌倦的心理。因为它已经不能够满足用户的想象了,此时,用户的体验感便开始下降。第二,设计师一味的追求拟物化,使得大部分心思放在了如何表现其真实性上,局限了设计师的思维模式,使得设计缺少创造力。第三,拟物化的设计,无法很好的适应各种尺寸的界面,当尺寸过小的时候,不能完整的展现细节。

扁平化设计的出现恰好解决了这些问题,设计师可以无需理性的考虑怎样真实的呈现,而是可以相对感性的发挥自己的创造力,通过构成的原理、点线面的表达形式,通过合理的布局及良好的配色来展现界面的设计感。例如IOS7的界面,抛弃了阴影、渐变、装饰线等,运用最简洁的平面化的图形来向用户传达信息。现代社会,繁忙的工作及丰富多彩的事物,使得人们在生活、工作中会不断的接收各种信息,因此,设计师需要将拟物化图像符号化,用最简化的线条、色块准确表达必要信息。这就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通过极强的视觉表现能力和缜密的逻辑结合并抽象表达,准确的把握色彩心理特征、色彩层次,营造出完美的视觉感受及逻辑结构,有效的向用户传达操作信息。扁平化的界面设计及图标设计,能够尽可能大的展示主体物、主体内容,并且可以良好的适应不同屏幕的尺寸,其显示更灵活、更自由。

(二)增强用户体验

中性、平面、简洁,使用单一的视觉语言,可以使用户很轻松的识别、理解。[2]在屏幕有限的情况下,扁平化的界面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用户准确获取信息的阻碍。

除了图标、板式设计上的扁平化之外,结构的扁平化也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的原则。多数用户会有这样的体验:如果这里没有我想找到的东西,我便会离开。然而,精致的图案在此时也只能短暂的吸引用户,但无法保留忠实用户。结构层级扁平化使更多的信息可以同时展现在用户的眼前,给用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体验,这也更符合人们的需求。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应用分级过多,找应用时需要点击很多次,不清楚所需应用放在何处的问题。扁平化设计去掉了很多毫无意义的元素,在设计几乎快统一的现代社会,给用户带来了全新的视觉感受,同时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三、扁平化设计的未来

扁平化的设计将继续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设计的功能性,顺应时代的潮流。在这个生活节奏过快、对信息要求传递精确的时代,近一段时间内,应保持设计的扁平化设计理念。

随着产品的不断革新和用户群体的多样化,用户需求也会不断的增多,作为设计师,必须用最新鲜的设计语言传递信息,以满足需求日趋多样化的用户群。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Android-Design-4.0[EB/OL].

http://download.csdn.net/detail/liuxhao/4037171,2012-01-31.

猜你喜欢
抽象用户体验
对数学有效教学的思考
关于如何将“抽象”的初中化学课堂“形象化”的思考
中小学数学中各类数的意义
浅谈门格尔与罗雪尔关于方法论的对比及启示
基于用户交互式体验下的APP版式设计研究
手机阅读平台用户体验影响因子分析
O2O模式下生鲜农产品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浅谈用户体验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浅析吴冠中艺术作品中艺术的形式语言
外国美术史上浓重的一笔